勇士的箭
一個5歲的小男孩等待從夜市擺攤的爸爸回家。到了平常回家的時間都還看不到爸爸回來,心裡著急就跑出去找爸爸, 結果迷了路在路旁哭泣, 被路人送到了警察局。沒多久, 爸爸媽媽都趕來警察局。看到孩子趕快噓寒問暖..沒想到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肯認爸爸媽媽。原來孩子以為離家出走被警察逮捕了,害怕爸爸媽媽也被捉起來,所以不願意認他們。
還有另外一個小女孩,她想要媽媽買一個玩具給她,可是媽媽不答應。結果她就把媽媽平常上班帶的首飾藏了起來,無論媽媽怎麼威脅利誘都不肯拿出來。 一定要媽媽買玩具給她, 她才肯拿出來。後來媽媽沒辦法,帶了她上警察局。警察叔叔才一開口說”小妹妹..” ,她就嚇得全盤托出了。
這兩個故事中兩個孩子的個性有很大的差別。是的,每個孩子都不同,但是在主裡的管教原則是什麼呢? 上次蔡敏弟兄在“天路歷程”分享了詩篇127篇「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作為父母雖然好像園丁認真負責地澆灌,但唯有神叫他成長。 127篇的下半篇接著說「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一支好箭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銳利的箭頭, 筆直的箭身和穩定平衡的箭尾,這樣的箭才能射得又穩又遠,正中目標。若是把孩子比喻成一支箭,那麼聰明的頭腦是箭頭,他們的品格就是箭身,而身體就是箭尾了。
我孩子的成績有一點進步,我一開始很高興。可是慢慢的野心就變大,對他的表現越來越不滿意。感謝主,牧師在母親節的講道 「孩子, 你在那裏? 」讓我好好的反省。我以為我的孩子應該在哪裡呢? 不是應該在父的殿中嗎? 神的道把我又帶回到神的面前向祂認罪,也獻上感恩。
重視教育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只想把箭頭磨利而忘掉其他的部分,那麼很銳利的箭頭掛在彎曲的箭身上,或是失去平衡的箭尾上,那麼這支箭是無法使用的。良好的品格以及健康的身體是同等的重要。如果孩子一生不是走在主的道路上, 順服祂的教導,敬畏神,作為父母怎能保證這支箭射出去的時候是對著正確的方向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神把打造箭的責任交給父母。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來打造時候,就能看見他們依循神的軌道朝著祂的目標前進。
主內
林詩華 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