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看見佩松長老在電郵裡提醒組長們去聯繫自己的小組成員,準備在二月開始第一次的聚會時。自己心中也感到,新的一年也將要開始了! 是不是也應該在這一年開始的時侯,把握這個機會,讓弟兄姊妹也把事奉背後的目的、重點來一個方向定位呢?
大家都知道也明白“關顧工作與教會增長” 是緊密相連。但有時候我們會有一個偏差的慨念, 就是“關顧的工作”是要有特別的恩賜, 應該交由某人或某个部门來專門處理。這種想法也不算完全地錯, 但這種所謂“專門”的說法,只能局限在行政管理或策劃的層面上。而“全人的關顧”始終落在每一基督的肢體身上(卽各弟兄姊妹身上), 卽是踏踏實實、費力、費時、費心的長期战鬥的工作。
剛開始的“崇拜後陪談”便是一個例子。這個陪談工作其實有兩個背後的心意。一) 是確保新朋友(神安排給我們託管的)不會遭到冷落, 二) 催迫弟兄姊妹, 鼓勵他們學習與新人攀談(是一種藝術), 若果我們連與陌生人攀談都感到不自在或害怕, 我們還談什麼為主廣傳福音呢?
其實這個“崇拜後陪談工作”只是一小步! 我常在想“崇拜時間”對一個新朋友來說, 就好像她/他到了一個陌生的家庭作客, 家主人招呼她/他到前廳(客廳), 喝杯茶, 吃一點點心, 跟她/他寒喧幾句! 由於時間不多, 傾談的內容亦不會深, 彼此的認識也有限! 因此, 大家都可以理解, 若新朋友能夠再回來, 那必定是當天的講台信息很吸引他/她, 詩歌很舒服或會後的握手、問候很真誠, 親切! 以至她/他有回家的感覺!
當這個新朋友被誠意邀請到懷恩堂其中的一個小組時, 她/他第一感覺, 就是“我被認同, 被接納”,這就好比那個家主人, 再次邀請那個新朋友到他的家再作客。這一回不再是在前廳(客廳) 喝茶, 而是進入中廳(飯廳) 裡一起用饍! 吃的時間長, 話題亦多, 彼此的認識也深, 感情慢慢被建立起來!
當這個新朋友在“愛的小組”裡長期體會什麼是信仰的人生:–基督徒所信、所講、所行、所依靠的是什麼, 這新朋友離救恩的大門已不遠了。當新朋友悔改信主、受洗加入教會,他們必然會被邀請進入家主人的內廳, 在那裡一起細談、討論、禱告、承擔、彼此服侍, 這個已是他們的家 “基督身體” 了。
所以,親愛的組長、副組長們, 務要努力、扮演著積極、牽頭的角色。不單在小組裡協助、引導各組員們愛慕神的話語, 並認真切實遵行,也要格外看顧一些新朋友的關顧工作。 我们的小组组员也同样要积极配合组长,讓新朋友慢慢融入我們這個大家庭。天父必定祝福我们的工作!願主祝福及使用大家!
主內 Simon 弟兄
26/01/2017 澳洲國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