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婆今年已经93岁了,身体一直都很好,还可以自己做饭洗碗。在外人看来老人高寿,肯定活得很幸福。但其实外婆精神状态一年不如一年,最近甚至有了轻生的思想。我自从有了小孩,也明显感觉自己体力和精力不如从前,更不要提容貌的衰老。最近我对衰老和死亡的一些忧虑,其实摩西也经历过:“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诗90:9-10)
我们都知道与其追求青春永驻,长命百岁,不如追求有意义的生活,活泼的生命。这些在圣经中早就告诉我们了。“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感谢主,我们被主拣选,用我们的一生走这趟 信仰旅程。主为我们预备的旅程,有高山,有低谷,增强我们的信心和盼望来面对衰老和死亡。
在世上人们讨论衰老,更多是叹息,但主让我们看到的是成长。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带来的是智慧和属灵的增长。迦勒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书14:6-15)。在所有希伯来人中,唯独他独自将迦南人从分配给他的地土上赶了出去。他在85岁应该衰老的年纪,却取得了最大的胜利。他最后的年岁成了他最好的年岁。衰老的过程是经历神的旅程,它必将以独特的方式来荣耀神。有很多布道家和传道人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和神的见证感动了很多慕道友,让他们的生命因此被翻转,被神得救。例如,伟大的布道家大卫鲍森,已过耋耄之年仍然站在讲台上,他对经文解释的讲道对我们理解圣经起了很大的帮助。还有,刚刚过世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是英国教会的领袖,在她在位的70年里,她为主的服事,对信仰的坚定可以从她每年的圣诞致辞中体现。2000年的圣诞致辞中,她说到:“对我来说,基督的教诲和我个人在上帝面前的责任感提供了一个框架,我祈求在其中引导我的生活……我和你们许多人一样,在困难时期从基督的话语和榜样中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还有我们身边的燕玲师母和Mike长老,颐享天年的年纪却一直为教会的各项事务忙碌着。我相信,他们如此身体力行的为主做工,不光是使命和责任感,而是在其中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享受着主带来的极大的
满足和喜乐。
衰老和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部分,作为基督徒,我们的盼望之锚不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我们知道这世界不是我们最终的家,我们只是在这世上短暂寄居。基督徒肉身的死亡是打开进入新存在状态的大门。 “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说这样话的人是表明自己要找一个家乡。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称为他们的神,并不以为耻,因为他已经给他们预备了一座城。”(来11:13-16)。
求主让我们即使身体衰老,但灵里仍能继续结果子和见证神;让我们直面死亡,思考死亡时有新的领悟和灵性的深度。“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林后4:16)
主内
喻越 Yid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