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差遣我 – Lucy姐妹

開始校園事工已經4月有餘,在這期間雖然經歷些許疲憊,但是上帝在每一天的生活裡,都為我預備著超乎想像的祝福與喜樂。剛開始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但如今我每天都在期待上帝如何為我的生活帶來驚喜與感動。首先感謝神的是,上學期在QUT的服侍中,我們有機會遇見來自多國背景的學生,將神的名傳到更遠的地方,那些未得之⺠之地。我們團契漸漸多了來自泰國、越南、印尼、緬甸的國際學生,他們都不同程度的參與了我們的團契活動,甚至參加一對一查經。還有兩位緬甸和日本的弟兄,也加入了主內的大家庭。上帝預備的這些學生,讓我再次感受到大使命的迫切,也見證了上帝美好的祝福。看見這些學生提問許多關於人生、關於神的問題,讓我更加有動力也更加慶幸參與在上帝給我們的大使命當中。與這些學生傳福音的過程中,我見證了禱告的力量、轉變的力量,還有愛與陪伴的力量,也讓我在與上帝同工的過程裡更愛神,也更認識我自己。除了見證那些未曾聽過主名的人開始尋求祂,上帝更大的祝福,便是讓我看見⻘年傳福音的力量。就像以⻄結書裡,對乾枯的骸骨吹進聖靈的氣息,感謝主這學期讓我們的團隊擁有多位與我們一樣有傳福音負擔的學生領袖,我們在新學期的開始相互鼓勵成⻑,一起禱告預備下學期的事工。也感謝神讓我看見祂的話語在人生命上的建造,在這群孩子的身上,我彷彿看見當初上帝在我心裡做工的見證,藉著他們對主的熱烈追求,不斷地提醒我也鼓勵我在校園事工裡服侍的初心。在七月舉辦的年中營會裡,我特別見證到了幾位學生領袖對傳福音的感動和熱忱,他們因街頭佈道的機會重新燃起在校園傳福音的熱情;也會因為自己非基督徒朋友尚未認識主而著急流淚;甚至也會主動去關懷那些需要一起禱告的屬靈同伴。我看見上帝的心在這些年輕人身上彰顯,上帝藉著他們大大的要興起祂的國,這份參與在其中並與他們並肩作戰的感動,讓我在服侍的道路上充滿信心和活力,也請弟兄姊妹們繼續為這群學生還有我們的校園事工守望禱告。 最後,感謝神也在我的家庭當中預備了不同程度的祝福。雖然我的父母尚未明白我成為校園宣教士的心意,但是感謝神因著在服侍中經歷的見證,我越來越有勇氣跟父母傳講上帝,也逐漸能感受到父母因著我的見證得著感動的喜悅。最後我想用一句經文來鼓勵或許在傳福音或者參與大使命還未有那麼多自信的弟兄姊妹,如以賽亞書40:31裡神所承諾的:「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在我們每一個人生節點,會有一些時刻對自己是否能為上帝作光作鹽感到沒有自信,我也常常有。但是,上帝看重我們渴慕祂的心,也看重我們愛祂並愛世人的愛心,若大家願意從上帝的祝福中重新得力,便能如我一般每天奔跑而不困倦,沈浸在上帝滿滿的愛與祝福之中。主內Lucy姐妹

差遣我 – Lucy姐妹 Read More »

平安的意念 – 秀維姐妹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11)今年四月份在上教會的途中,在高速公路上有一輛車在超車併入車道的時候撞了我的車子的右前方,我當時的車速接近80公里/小時,另一輛車子顯然快過我的車速,因是輕微上坡,我的車子被擦撞後滑向路邊左側的擋土牆,車子的左側被撞得斑駁,右前方也被撞的凹了進去。當我安全停在路旁,下了車時,真的很感謝神,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後面兩輛車子立刻停靠路旁,問我還好嗎?有兩位女孩一直陪著我,幫我打電話處理,也願意做我的證人。我記得我當時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我一直對自己開車很有自信,在國外開車20幾年,從沒發生這樣的事,雖然不知所措,但是心裏的感謝大過驚慌。神知道我心裏的軟弱,成為我力量的盾牌。回想當時,若不是車子滑向路旁山坡的擋土牆,我的車子可能會旋轉,後果不勘設想!感謝神的看顧和保守,一般在澳洲車子發生事故時,人們通常不會先認錯,神讓我在慌亂的時候,定睛在神的救恩上,心裏沒有埋怨對方,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感謝神賜給我平安。記得當我坐上拖吊車離開前,對方向我說抱歉,承認是他的錯,就這樣,我坐上拖吊車平安抵達教會,並準時的参加服侍。當敬拜讚美結束後,我的眼淚就掉下來,那是一種感恩的心,神讓我在困難的時候,成為我的倚靠和幫助。 感謝教會弟兄姊妹的關心和代禱!「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4-7節)「堅心倚賴祢的,祢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祢。你們當倚靠耶和華直到永遠,因為耶和華是永久的磐石。」(以賽亞書26章3-4節)「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篇150篇6節)主內秀維

平安的意念 – 秀維姐妹 Read More »

曠野嗎哪 – 劉疆維(Vivian Liu)姐妹

2017年我在國內,有⼀天我的⼀位基督徒鄰居來我家做客,她⼿機⾥播放的靈修廣播《曠野嗎哪》吸引了我,我覺得裡⾯的講道觸動了我的⼼,從那以後我也開始聽《曠野嗎哪》。剛開始並不是天天聽,直到⽣活中⼀些讓⼈及其痛苦的事情發⽣,不知如何⾯對的時候,我⼜想到了《曠野嗎哪》。每次聽《曠野嗎哪》,我的⼼都得到極⼤的安慰,我的憂傷也得到了醫治。很多時候,當我遇到⼀些困難或棘⼿的問題,總是能在當天的廣播中找到答案和解決的⽅法。2019年4⽉,我媽媽來到我們在上海的家裡。有⼀天我和我媽為了⼀件很⼩的事情吵了起來,當時我媽因為⼯作不順利,⼼情很不好,⾮常易怒,我也說了⼀些氣話,我媽⾮常⽣氣,幾乎要和我決裂。為了能讓彼此冷靜,我只好帶著我⼥兒去住酒店。本來在這之前天天聽靈修廣播的,可是那兩天根本沒⼼情聽,每天只是盯著酒店的天花板發呆發愁,覺得⼈活著太難了。住在酒店的第三天早上,我打開廣播開始聽,結果聽到廣播⾥提起由本仁·約翰(John Bunyan)所寫的《天路歷程》⾥有⼀幕說,「天路客和他的朋友在暴⾵⾬中誤⼊了絕望巨⼈的城堡,被絕望巨⼈關進了地牢,然後莫明其妙得被打了,他們躺在地上動彈不得,那⼀天,他們整天就是連連嘆息、愁眉苦臉。絕望巨⼈不斷的勸說他們『既然活著這麼痛苦,何不⼀死了之。』天路客和他的朋友在那暗無天⽇的城堡地牢⾥灰⼼極了。到了⿈昏,絕望巨⼈發現他們還活著,打算第⼆天逼死他們。約在半夜天路客和他的朋友開始禱告,⼀直禱告到黎明。破曉之前,天路客摸到⼝袋⾥⼀把叫作『應許』的鑰匙,這把鑰匙⼀直放在⼝袋⾥,可以打開『灰⼼城堡』所有厚重的鐵⾨。於是他們拿著這把鑰匙,打開了厚重的鐵⾨,離開了『灰⼼城堡』。」我當時覺得廣播中所說的內容好像那幾天的我和我媽,我回到家,也給我媽聽那天的廣播,問我媽我們像不像那兩個被「絕望巨⼈」關起來的⼈?結果我媽第⼀次聽就被吸引住了,從那以後也開始每天都聽「曠野嗎哪」。2020年,我媽在國內的基督教會受洗。就是從那次經歷開始,我更清楚的意識到神真的在指引我。 靠著神的帶領,我於2021年10⽉31⽇在懷恩堂受洗。洗禮當天,當《如⿅渴慕溪⽔》詩歌響起,我的眼淚⽌不住地流。當天晚上,從《曠野嗎哪》聽到詩⼈⼤衛在詩篇56篇8節⾥的禱告,神有⼀個⽪袋,專⾨為祂百姓的眼淚預備。祂有⼀本冊⼦,記錄祂百姓所受的苦。他們受苦就是祂受苦。你要相信,你的眼淚不會是⽩流的。詩篇126篇5-6節,「神說,『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 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的帶⽲捆回來!』」感謝贊美主!感謝主的恩典和帶領!感謝主賜下天糧「嗎哪」,讓我的屬靈⽣命得到餵養和成⾧!主內劉疆維(Vivian Liu)姐妹

曠野嗎哪 – 劉疆維(Vivian Liu)姐妹 Read More »

全能的上帝是我生命的源頭 – 劉新華姐妹

願弟兄姐妹平安!感謝教會給我這次分享的機會。感謝弟兄姐妹的包容允許我分享我的見證。本人是小學生畢業證,並沒經歷國內初中和高中教育。當時因家庭困難,沒辦法上初中和高中,但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有讀寫障礙症,這是我活了四十多年不知道的事實。我得知自己有讀書障礙症是在墨爾本的時候,我的一位好朋友說起她女兒讀書障礙的症狀時,我才明白我小的時候不能自己讀書是因為身體問題所造成的原因。我有幸來到了澳洲,並且認識了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2017 年 7 月我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生命的救主,從此之後我被神的話語深深吸引,因為聖經中有我生命的答案,就這樣我帶著問題來讀聖經,我的讀寫障礙症也漸漸得到改善。記得我沒有認識主耶穌基督和讀聖經之前,我對文字是非常抗拒和抵觸的。每次讀書的時候,閱讀不到五十幾個字,我就感覺疲乏困倦和煩躁。但是記得我第一次手中拿到聖經時,我非常的興奮,愛不釋手飢渴的閱讀起來,從此讀經是我每天的生活。當時我只是一位陪讀媽媽,不需要工作,有大量的時間完全投入到閱讀聖經當中。我發現我閱讀聖經時沒有碰到任何閱讀的障礙,而且越讀越喜樂、越讀越興奮。歷經了兩年半多的時間,每天大量时间浸泡在上帝的話語里,不知不覺中聖經幫助我克服了閱讀的問題。但是當時我只能閱讀聖經才能持續不斷的前行,其它讀物我還是不能夠克服。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我已經很滿足了,神的恩典總是滿滿的。感謝上帝他認識我,比我認識我自己更加的多,而且更加真實。在 2020 年初,我經歷了從來不敢想象的決定,竟然申請了國際留學生的簽證。我的申請是神學院神學學士,但是學校因為我學歷的原因,只給了我一年修讀Diploma文憑學位的機會。校方的解釋是,如果我這一年成績能達到學院的要求,才可以申請修讀Bachelor學士學位。感謝主這一年里我通過了學院的考試,可以繼續讀書。在頒發文憑學位的畢業典禮上,我明白這一切都是上帝親自在工作,主耶穌基督看見我日夜努力的讀書,他知道我不是懶惰,而是我的讀寫障礙還沒完全康復,正常一本書別人讀三遍基本明白,而我需要讀十遍還不明白裡面在寫什麼,這是我軟弱的地方,是我完全無能為力的地方。然而我們的主什麼都知道,祂每日每夜陪伴在我身邊,以至於我彷彿看見每個夜晚或凌晨我的救主都與我同在,所以我學到深夜仍然不覺得疲乏,我學到凌晨,喜樂的心使我不知困倦。每到此時此刻我的內心感激不盡,因為知道我的救主活著。祂在我們當中行走,也幫助我在信仰的道路上學習到順服和盡本分是非常寶貴的功課。 感謝上帝我的神學學士申請校方已經通過了,⺫前我正在申請留學簽證,期待上帝的恩典臨到,盼望政府能順利的批下簽證。今年是我第二年的神學學習,我的讀寫障礙在慢慢的被修復中。感謝主使用我的軟弱來彰顯祂的能力,感謝主的大能叫一位小學生能直接升到大學生。上帝的話語是我一生要學習的功課。如保羅所說:「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羅馬書11:33)主內劉新華姐妹

全能的上帝是我生命的源頭 – 劉新華姐妹 Read More »

性格重整 – Ken 弟兄筆

近日流行多種性格測試,例如MBTI 十六型人格測試 1 ,在測試過程中評估個人的人格、生活態度及處事的能力,從而認識自己的潛能和發揮最佳的表現,幫助人在職業和社交的需要。人格類型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各有其優缺點,發揮好的部分,避免劣的部分。有人問:「性格類型是天生的嗎?可否改變?」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想改善自己的性格,都希望變得更和善、外向、穩重,對人更樂於行善,處事更認真謹慎。坊間有好些提升性格的策略,大多數採用心理經濟學 (Economics Psychological) 的取向 2 ,但在現實中會遇很大障礙 3 ,俗語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真的不可改變嗎?讓我們從聖經得著一些啟示,以弗所書4章20-23節説:「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 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對於未信主的人來說,性格上的缺陷很難改變,但對於信了主的人來說,人的性格非但可以改變,而且還可以每天更新。性格的缺陷是源於肉身的敗壞,加拉太書 5章19-21節列出肉身敗壞的行為:「就如姦淫、污穢、邪蕩、 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 嫉妒、醉酒、荒宴等類。」保羅指出人若不順著聖靈的帶領而只相信自己的努力,便會陷入失敗之地,不能承受神的國。性格的更新是得力於聖靈的帶領,加拉太書 5章22-23節列出基督徒屬靈的品格,順著聖靈而行的結果:「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保羅說明聖靈在肉身的爭戰其中所起的作用,在聖靈裡生命得勝,能効法基督,律己以嚴,待人以寬。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我們先要接納神所賜給我們的獨特性格,不要與別人比較 (加拉太書6章4-5),接納是改變的開始,讓我們的性格在基督裏被塑造更新,不讓神所賜給我們獨特的個性被污染和敗壞,讓我們活在神的仁愛、喜樂、和平裡;與人有忍耐、恩慈、良善;對己要信實、 溫柔、節制,結滿了聖靈的果子。現在讓我們你想想,我們可接納自己的性格嗎?在我們個人的性格上,我們有沒有發現特別的託付?我們願意讓它在耶穌基督裏被塑造,活出生命美好的見證嗎?願我們一起靠著神享受性格重整的生命旅程,榮神益人。 Ken 弟兄筆 1 Geyer, Peter. (1995). Quantifiying Ju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2 Borghans, Duckworth etal, 2008 JHR v43_n4.3 Am Psychol, 2019 Dec, 74(9):1056-1067.

性格重整 – Ken 弟兄筆 Read More »

好的無花果和壞的無花果 – 許志平⻑老

最近讀到耶利米書24章,作為身處亂世中的基督徒,感觸頗深!整章描述神給耶利米異象中看到的兩筐無花果(耶24:1),一筐是好的初熟的無花果,一筐是壞得不可吃的無花果(耶24:2)。神借這異象啓示耶利米,祂要看顧被迦勒底人擄去的猶大人,就如這好的無花果,使他們得好處(耶24:5), 並要眷顧他們,領他們歸回耶路撒冷,建立他們(耶24:6)。神也告訴耶利米,祂要賜那些被擄猶太人認識祂的心,要作祂的子⺠,並要一心歸向祂(耶24:7)。在耶利米的時代,很多假先知一直在傳所謂平安的福音,妄傳神會幫助猶太人打敗迦勒底人的進攻。然而這不是神的計劃,因為猶大⺩、猶太人的祭司首領、以及在耶路撒冷的人等,違背神的律法,敬拜別神,欺壓弱小,行事不公不義,好像壞得不可吃的無花果。可以想象,這些人如果真如這些假先知所預言的,神一直保守他們、留在耶路撒冷,這些違背神教導和律法的事依舊會不斷發生,他們離神只會越來越遠。因此,就如壞得不可吃的無花果,背離神的選⺠受神管教、被神懲罰、甚至被神拋棄的結局已定!然而神是信實守約施慈愛的神。正如耶29:11所記載的: 「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 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猶太人被擄到迦勒底,看似受盡苦難和屈辱。但神對待他們,就像對待好的無花果,要他們蓋造房屋住在其中,栽種田園吃其中所產的,也要娶妻生子,並為他們的兒女又嫁又娶,在那裡生養眾多,不至減少(耶29:5-6);並且70年滿了之後,領他們回歸耶路撒冷(耶29:10)。神讓猶太人經歷這樣的苦難和拯救,是讓他們像歷經曠野的先祖,再次認識並歸向他們列祖的神,就是掌管天地萬物的唯一真神!現今與猶太人被擄巴比倫的時代或多或少有些相似之處。基督徒和教會在這個悖逆的世界似乎是異類,受歧視甚至受打壓。我們基督徒和教會,只有緊緊抓住神的應許,心裡時時刻刻有耶穌,並遵循耶穌的教導和吩咐,行公義、好憐憫、與耶穌基督的靈同行,見證神在十字架上借耶穌基督的受死所成就的偉大救恩,見證聖靈在我們身上的奇妙作為和恩典,就會像耶利米異象中所見的好無花果,神的慈愛與恩典、平安與能力就不會離開我們。如果只是局限於教會的一方天地,對外沒有見證,虛幻於耶穌會帶領我們每個人和我們教會平平安安,就像那筐壞得不能吃的無花果,必定會遭到神的拋棄和世人的羞辱!惟願神帶領我們每個人在基督里成⻑,就像好的無花果!主內許志平⻑老

好的無花果和壞的無花果 – 許志平⻑老 Read More »

神呼召我事奉- Florence Leung

自2015年我畢業於布里斯班神學院Brisbane Sshool of Theology (BST) 神學學士(Bachelor of Theology)後,神呼召我事奉於Power to Change學園傳道會 ,以本地全職宣教士身份把福音傳至萬邦。從今年八月開始,我在昆士籣大學(UQ)校園將進入第七年的宣教工作。你㥃也認識我的丈夫Ken,我們也一起在UQ宣教呢!記得我在BST神學院就讀時,有一年的宣教周我們到大學宣教,我有機會跟一位越南生傳福音,後來他決定跟從主耶穌。當時,海外學生的宣教先鋒Darren建議我考慮參予學園傳道會的學徒訓練。宣教周後我反思,發現自己有門徒訓練、關顧和傳福音的屬靈恩賜。最後,我答應了他們。自2012年,我參與UQ大學宣教義工,在校園裏參與傳福音和門徒訓練。神給了我有負擔在這禾場把福音的種子撒在學生們的心中,使他們的靈命在基督裡成長。這樣,當他們畢業後回到自己國家,便可以裝備他們的人民。因這負擔,我畢業後,神呼召我事奉學園傳道會。我喜愛在UQ這福音禾場宣教,尋找失喪的靈魂和帶領門徒訓練。UQ的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很開放聽福音信息,所以,我可以以英文、廣東話或普通話向他們分享福音。若我走到外地,我要花上幾年時間學當地語言去傳福音。感謝主,對我來説,在校園傳福音比去當地傳福音更有果效。再加上我經過神學訓練,這讓我有信心向回教徒和佛教徒探討基督教信仰。另外一個讓我喜愛在UQ宣教的原因是我喜愛年青人,他們喜歡与我交談,面對各樣的思鄉病、弧單、個人情緒或學習困難,從而我為學生提供牧養和關懷支援。面對他們的需要,這也對我構成事奉的壓力,然而藉着聖經的真理,配合牧者的熱情,在聖靈引導下去幫助他們,解答他們有關信仰的問題,並從中讓主親自指引他們人生的目標。在這幾年宣教的工作,我已帶领超過30名學生歸信耶穌為救主,這是神的大能,神行了奇妙的事,一切榮耀歸給主。在信徒造就班,我經常會用這樣的異象去勸勉學生,「上帝想你將福音分享給你的家人和朋友;上帝願他們因信耶穌基督而得永生。」我門訓學生的目的是幫助他們在靈命上成長,建立基督的品格,並願意被差遣去完成大使命。我渴望看到受裝備的學生從大學畢業能繼續在他們所服事的教會裏建立屬靈運動。我幫助他們將在校園裏所學到的能繼續實踐在家園、工作和生活領域中。我也繼續跟進海歸學生,堅定他們的信仰,以及與家人和教會生活的適應。今年,隨著澳洲國際邊界的開放,有許多同學來UQ讀書。我跟進了幾位基督徒,在主裏進深成長和學習與人分享福音,也有慕道同學們來探討信仰。另有一組基督徒同學每周四跟我一起查經,給我很大鼓勵,我們一起探討經文和實踐。這幾位學生受訓後願意開新的查經小組,帶領慕道同學一起探討信仰。這對我來説即高興又捨不得。我向主祈求,主啊!若只有一個新朋友來,我的承諾不變。意想不到的意外是神將要賜的果子比以前更多 (腓4:6-7) ,神已經预備我去拯救失喪的羊群。在我祈求後的第二天,我經歷了神的信實,在3月24日我收到一位新朋友的訊息(乃在一周前認識不夠5分鐘來自香港的基督徒同學),對我説她願意今天跟我查經並帶一位慕道朋友來。我驚訝又感恩!那天,我們一起分享見証,探討信仰,這位慕道朋友就決志跟從主為救主。一周後,這位香港同學又帶了從澳門來的慕道朋友,直至現在,我們四人一起查經又參加Catalyst團契。到五月中,這位香港同學真是一位倍增者Multiplier,她又帶了一位印度同學來團契,後來這位印度同學又帶了一位非洲同學來團契,她們答應在下個學期跟我一起查經。這五位學生一起報名參加七月份的冬令會。這一切都是神的大能和恩典!求主繼續使用我在校園撒種澆灌,為天國碌勞,結更多果子。 Florence Leung澳洲學園傳道會 (Power to Change) 宣教士

神呼召我事奉- Florence Leung Read More »

Detour – Holly 姐妹

感谢主,在今年七月,我就要在TAFE开始室内设计Diploma的学习。这是我从小就梦想的专业,但走在这条路上,却实实在在经历了很多“Detour”。十岁那年,我都会在睡觉前盯着贴在床边用来防止蹭上墙灰的花园别墅照片,想象着房子内部的样子,住在这样的房子会是什么心情。五年级时,我第一次从《交换空间》这个节目中了解了室内设计师。看着两位设计师只用48个小时分别带队两个家庭改造彼此的家,我立志也要做一名可以为他人打造梦想家园的室内设计师。我还记得从那以后,我最爱玩的游戏之一就是用麻将围成各种房型图,还要在里面用麻将摆上各种家具,拿骰子当主人模仿一天的生活起居。初中一年级时,家里装修,帮忙设计和施工的是做家装的远房叔叔和堂哥。我在一次全家午餐时提到以后也想做室内设计师,堂哥便分享了他上学熬夜画图到流鼻血时的经历。父母一听他的经历便不愿意让我走进这个行业,他们心疼我一个女孩子会吃更多的苦。于是,我们开始了六年的拉锯战,我坚决要学,我爸妈坚决不同意,到最后连我的哥哥姐姐们都看不下去帮我劝父母,但最终也没能改变他们的想法。然而,我还是在填志愿的前一刻放弃了,听了父母的话,选择了财务管理专业。我在大学里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但正是这些让我越来越坚定自己不喜欢财务方向。于是,在大三时经历了各种挣扎考量取舍后,我决定来澳洲读会展管理。但正因为出国读书,我才有机会重新认识主,学习他的话语,在他所给予的恩典与保护中成长成熟。就当我以为会展是我的人生新目标时,2019年底突然爆发的疫情让我这个刚毕业的学生体验了什么是“毕业即失业”。在澳洲封城的那段日子里,我开始焦虑,希望赶紧找到一份工作,什么都行。最终,在丁老师的介绍下找到了一份家附近的内衣公司的打包工作,慢慢地,工作有了起色。但就当我以为可以稳定了,反复的疫情,回国艰难,同龄的朋友越来越少,无法融入澳洲圈子,看不清前路,这些种种带来的孤独感和焦虑抑郁开始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和态度,最终我还是失去了这份工作。在人生最低谷里,我参加了《三一原型寻见真我》基础工作坊,所有的负 面情绪慢慢释放,也在这个工作坊中认识到我的原型快乐,也慢慢理解我的经历中有神的美意。而在这个低谷里,感谢神给我更多的机会参与教会的服事。再后来,我开始跟着Catherine姐妹做整理。从听她的基础系统讲解,到参加她推荐的网络课程,再后来用自己的家练习,拿朋友的房间练习,跟着她开始正式去客户家,我越发看到我对这份工作的热情和决心。现在,为了以后在这个工作上有更好更多的发展,也在她的鼓励下重新走进学校系统地学习室内设计,希望让我们以后的工作除了有经验的加持,也有更专业的角度。从我第一次萌发做室内设计师的念头到现在七月要正式开始,一共过了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上帝多次开路,关路,绕路,也正是因为这些,我才能更明白神的旨意,也更坚定现在自己在做的事。我母亲在开错路或者需要绕路时,总会先来上一句“又可以看新风景了”。我们开车时也常会碰到“Detour”,又或者走错路,但只要我们的目的地不变,我们总会到达。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遇见“Detour”不用害怕,因为我们的目的地都是在天父那里,我们这一路,有他的恩典陪伴,就都是平安喜乐。主内Holly

Detour – Holly 姐妹 Read More »

撒入心田的甜蜜種子 – 何朱佩瑩師母

去年底回台灣之前,我特地在墨爾本停留幾天,好跟留在那裏讀書的小兒子多點機會相處。算一算,這一別又要八九個月才能見面,一方面心中以兒子獨立成熟為傲,一方面又不捨這樣漸行漸遠的分離,多麼希望能夠留下甚麼禮物給他!那段時間剛好何牧師也在墨爾本服事,於是有一天我們割下後院的韭菜,親子三人在燈光下、音樂聲中一起聊天、包著水餃。聊著聊著,兒子說他想起小時候對奶奶的印象:有一次(當時大概五歲吧),他坐在大餐桌上教奶奶下象棋;還有一次,坐在奶奶暗暗的房間裡,讀廣告紙給奶奶聽,他那時識字不多,卻為自己可以唸字給奶奶聽深感驕傲。他當時那麼小,這個畫面卻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晚臨行前包水餃的燈光、氛圍,讓他想起小時候那段美好的回憶,這對我們家人而言,就像[從聖經中尋見真我]一書中所說的「獨特的種子原型」。作者說,種子原型「包括了小時候的夢想、快樂的時刻、得意的情境……深刻的感動與內心深處的牽動等等」,它就像一顆種子,蘊含著極大的生命復原力,而且它是自我認同最穩固的根基。很感恩那晚我們得以抓住機會為彼此的回憶庫存放更多種子原型,也感恩有機會汲取記憶中的甜蜜寶藏來分享。是的,親愛的兒子,但願它們成為你身分認同的根基,成為你前進的動力,在未來也為你在突破困境時帶來快樂。並且在每個時刻都記得上帝透過這些經歷賜給你的救恩與引導!親愛的朋友,你記得哪些身為子女或身為父母的時候,親子之間的美好時光呢?這些時光如何成為前行的動力呢?每個人的記憶片段都不同,求主光照我們,讓每段回憶都留下上帝恩手的記號![種子原型]乃上主對每個人獨特之創造藍圖,是一種內心深處的呼喚,……都是獨特的,因為獨特所以不同,人在世上因此注定孤單,也因此,人類會彼此需要也渴望共融。~~[從聖經中尋見真我],第二單元引言主内何朱佩瑩師母

撒入心田的甜蜜種子 – 何朱佩瑩師母 Read More »

讀《2022年大齋節期靈修文集》有感

進入2022年,新冠疫情在各地此起彼伏,縈繞於大眾心裡的恐懼依然揮之不去。隨後俄烏爆發衝突,嚴重的水災襲卷了澳洲東海岸,接二連三的突發事件難免加劇社會上的焦慮情緒。隨著澳洲聯邦大選的臨近,政治上明爭暗鬥引發的爭論充斥著各種媒體,讓人不知所措。感謝昆士蘭華人教會聯合製作的《2022年大齋節期靈修文集》,指導我們在這特殊的日子里反思神的話語,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神的救贖計劃,提醒我們不要被世俗之見所左右,要持守真道。             當今發達的互聯網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各種便利,同時也為各種言論提供了廣泛、迅速的傳播途徑。特別是新冠爆發以來,各種未經覈實的所謂科學研究成果在媒體間傳播;很多所謂新聞報道是摻雜了一定程度的事實和更多的個人想象,似乎都想借著輿論的作用來左右人們的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爭論面前,我們無法靠自己有限的知識去分辨對錯,因為聖經告誡我們:「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9】。4月12日的靈修題目是《基督是  神的大能和智慧》,引用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1:18-31】。文中提到要相信神的能力,提醒我們「十字架的能力對相信的人帶來平安、喜樂和罪得赦免」。何牧師也曾提到基督徒和別人的不同之處就是有一份獨特的「喜樂」,一份來自神、不受世俗標準左右的「喜樂」。             4月15日(受難日)的靈修題目是《最殘暴、也是最輝煌的時刻》,引用的經文是【以賽亞書52:13-53:12】。文中提到「十字架下的世界的確是最殘酷、也是最輝煌的」,「……因為最輝煌的救恩之光,揭發了人心的醜陋,讓罪惡和逃避現實,露出了猙獰的面孔……」。就像四月初的時候,我們既看到地球上很多人因為天災人禍而無家可歸,也看到四名富翁以每人五千五百萬美元的價格開啓了一次私人太空游。十字架上的耶穌,彰顯了神的愛,救贖人脫離罪惡。但一直以來,世人依舊不斷地試圖用各種新奇的物質和精神享樂來填補無底的慾望。孫摩西在他的文章中提到「這些犯罪的動機和性質都相同,是人的貪心和不敬畏神的結果。因此聖經中的十誡仍能概括整個人類犯罪史中的所有內容。」             古人雲:識不足則多慮,理不足則多辯。神創造宇宙萬物,在祂沒有新事;基督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翰福音1:14】。只要我們堅信主的救贖和大能,就不會因缺乏安全感而多思多慮,也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強言爭辯。只要滿懷信心、耐心等候,時間會證明一切。就像2019年的大選結果就是一個相反於輿論傾向、驚艷眾人的「奇跡」。也再次證明一個真理:神要成就的事,無人可以改變。             感謝教會里有牧師、傳道、長老和執事,他們延續著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愛」,不斷地提醒、教導、扶持弟兄姐妹。也希望神能保守我專心仰望神,不要因為現實中的各種不如意,偏行己路,以致徘徊於曠野、被主遺棄。也禱告神的帶領,讓我們能平安渡過天路歷程中的「紅海」和「約旦河」,去到神應許之地。 主內 王晶姐妹

讀《2022年大齋節期靈修文集》有感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