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忙碌时,更别忘了祷告(庄丽师母)

忙碌时,更别忘了祷告 每年时间一进入八月,两个孩子就特别忙碌。学校里除了要交各门功课的大作业之外,各种活动像Open Days, 比赛和乐队表演等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大儿子这学期每晚睡觉的时间明显比以往要迟些,小儿子更是常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哎呀,我真是太忙了、太忙了!”尽管有时我们会跟他打趣说:“你小小人家倒忙得像是大总理一样!”可看着他早出晚归,着实心疼,巴不得能为他多做点啥。有一天见他有些发愁的样子,我就过去坐在他身边,问:“有什么妈妈可以帮你的吗?”本意是想问他要不要喝水吃宵夜之类,但他拉着我的手很认真地讲了一句:“妈妈,你祷告吧,就能帮我了!”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恩,感谢父神让孩子时时记得祷告的重要。 这再次提醒我自己,即使忙碌,也别忘了祷告!生活在现今时代的人们,几乎个个都是非常忙碌的。事情多压力大而产生焦虑的时候,哪怕做了基督徒的我们,有时也不免会试图采取各种办法以求尽快将事情做完,却忽略了祷告。我们忙于应付生活中的种种需求,以至于减少甚或没有时间去聆听神的声音并回应祂。 其实说到忙,我们的主耶稣是非常忙的。祂在地上三年多的服事当中,行走各地传讲天国的信息,在会堂里教训众人,去各处医病赶鬼,等等。然而在祷告这件事上主却为我们做了极好的榜样,再忙碌,祂还是看重与父神的交通。马可福音记载祂在忙了一整天之后,“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1:35)祷告是主耶稣从父神那里得力量的秘诀。神的话语也再三提醒我们要“不住地祷告”(帖5:17),“总要警醒祷告”(太26:41),“要恒切祷告”(西4:2),“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6:18),等等。 《祷告生活》一书的作者保罗·米勒说:“学习祷告,这不是给我们一个不那么忙碌的生活,而是给我们一颗不那么忙碌的心。”太过忙碌的生活会让我们盲目,以至看不清当行的路。而我们要感谢神在这喧嚣嘈杂的世代里,借圣经的话语告诉我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15)求神给我们恩典,让我们知道如何安静在祂面前,通过祷告与祂亲近。无论身处何处,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借着祷告为神建起属灵的祭坛,从祂那里得着属天的平安。 主内 庄丽 师母

忙碌时,更别忘了祷告(庄丽师母) Read More »

我的财宝在哪里?(陈佳恩姐妹)

我的财宝在哪里? 最近看到弟兄姐妹积极地为教会的退营义卖凑款,心里非常感动。每个人将自己的时间、才干、金钱献上。这也让我想起保罗在哥林多后书9:7 的教导 “各人要随本心所 酌定的,不要作难,不要勉强,因为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 其实我所拥有的都是从神而来。诗篇50:9-15「 我不從你家中取公牛, 也不從你圈內取山羊; 因為樹林中的百獸是我的, 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 山中的飛鳥我都知道; 野地的走獸也都屬我。 我若是飢餓,我不用告訴你, 因為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我的。 我豈吃公牛的肉呢? 我豈喝山羊的血呢?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上帝, 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 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 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 我拿什么献给神,献给教会,献给有需要的人呢?林后9:7 再一次提醒我,神喜悦一个乐意的心, 不喜悦勉强的心。每当主日奉献时,我都会想起小时后外婆从不忘记在周六晚上先预备好主日的奉献。她会很仔细地将新而无损的钞票放进信封里,主日崇拜她也从不迟到。那时候我就看到外婆对神敬虔的态度。想想有时自己忘记把奉献准备好,没有准时来主日崇拜,就感到惭愧,向神认罪悔改。 记得去年九月份神施恩怜悯我,让我转换到一个工作条件比较好的部门,圣灵藉着牧师的教导提醒我,当将初熟的果子献给神,心里就想把头两个星期 的薪水作为奉献给教会。后来又有些挣扎和舍不得。圣灵又再次提醒我,我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神的赏赐。 而且借着林后9:7的提醒,就凭着信心将神给我的还献与祂。顿时心里感到无比的平安与喜乐,心想花草树木神都看顾,祂岂不看顾我吗?「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赐给我们吗?」(罗马书8:32) 圣灵也提醒我主耶稣在马太福音6:21的教导:「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马丁路德在‘信心日引’灵休书籍里的一篇主题为“服事神或服事钱”说到:“我们所爱的,一定会追求,对它念念不忘,因为我们的心和思想都被它所充满。 ”奥古斯丁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状况:“我们所最爱的事物便是我们的神”。 想想看我的最爱是家人,工作,金钱,甚至是教会活动吗?这些事物是不是成为我的神了?求主怜悯提醒我,我的最爱是神,我最大的福分就是神。 主内 陈佳恩 姐妹

我的财宝在哪里?(陈佳恩姐妹) Read More »

爱和温暖的大家庭 (Rebecca 姐妹)

爱和温暖的大家庭 在澳洲当交换学生的这一年是我人生中的转折点。我在这里重新认识上帝,经历生命的彻底改变,过着与前二十年完全不同的、真正充满平安和喜乐的生活。 教会是耶稣的身体,对我而言,怀恩堂就是一个充满着上帝的爱和温暖的大家庭。我在这里受洗经历重生、参加慕道班、成长班、华人之家、主日崇拜。记得我受洗作见证的那天,在台上说着说着就哭了。其实我是一个很少眼泪的人,但那天想到自己是怎样经历上帝的爱和恩典,被上帝的大爱所感动。我好喜欢教会弟兄姐妹们准备的饭菜,那种熟悉的味道总带给我一种家的安全感。记得过春节时来教会与大家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弟兄姐妹们精心准备的表演,觉得好温暖好幸福。 这次Melody, J姐妹, Thea 和我为去Power to Change (以前叫Student Life) 在悉尼的福音培训营会筹款,再一次被教会对我们的爱和关怀所震撼。我们从未义卖筹款,很担心糕点卖不出去。义卖那天刚到教会就有一位阿姨预订十个红豆糯米糕。事后我们才知道那位阿姨的亲人都外出度假不在家,她买了那么多,只是为了支持我们,真的好感动。我想只有出于耶稣基督的爱才有这样的力量吧。糕点在半小时之内就抢购一空。我们也义卖咖啡,师母和佳德传道都带来咖啡机让我们现做咖啡;安光弟兄帮我们抬桌子… 如果没有弟兄姐妹的帮助,我们无法顺利完成义卖。两周义卖筹款共筹得$965,感谢上帝的恩典,感谢每一位帮助我们的弟兄姐妹,感谢每一个为我们祷告的人,感谢怀恩堂这个温暖的大家庭。 参加福音培训会收获很多。我很喜欢每天早晨的Worship,因为每天都是从敬拜和赞美上帝开始的。我也很喜欢Time along with God,那是每个人与上帝独处的时间。特别来宾Ying Kai 牧师和他的妻子Grace来自美国。几天的门徒培训我学到很多。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牧师说的 “Don’t ask for permission to share the gospel.” (分享福音不需得到许可)。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顾虑太多而错过了一些传福音的机会。Ying Kai 牧师说要抓住每一次传福音的机会,因为我们所等待的明天可能永远不会来,错过了这一次的机会就不再有下次了。我想到我的家人和朋友,虽然我会为还未得救的家人祷告,但我并没有意识到向他们传福音的紧迫性,我也没有那么迫切地想要给他们传福音。Ying Kai牧师让我醒悟过来,作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我们不是自己得救就完全了,我们更应该去广传上帝的话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福音,认识上帝。 在营会的最后一晚,我与朋友待在Prayer Tower为我能想到的每个人每件事祈祷。虽然要离开澳洲十分不舍,但我依旧感恩我在澳洲的这一年以MYC画上圆满的句号。离别虽然忧伤,但我知道无论我们身处何处,都有上帝将我们紧紧相连;无论我们经历着什么,都有上帝时刻与我们同行。 「你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不要惊惶,因为我是你的神。我必坚固你,我必帮助你,我必用我公义的右手扶持你。(以赛亚书41:10)」 主内 Rebecca 姐妹

爱和温暖的大家庭 (Rebecca 姐妹) Read More »

使命的延续 (赵佩松长老)

       使命的延续 时间过得好快! 明年就是我和庄丽来到怀恩堂的第20个年头了, 虽然有段时间我们不在怀恩堂, 但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 我们一直和中国学者座谈会, 就是现在的华人之家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1997年我来到怀恩堂不久就信了主, 很快也被邀请参加了座谈会的服事。我记得那时我会做的就只是每次早些到郑博士的家, 将客厅的临时地毯铺好, 然后将院子里的凳子一张张的拿进来, 摆放好,等聚会结束了, 再一张张摆回去。那时, 张镭弟兄和汤李永弟兄已经在座谈会事奉一段时间了, 每次聚会他们要开车转很久将福音朋友带到聚会的地方,座谈会的负责人Helen 姐妹会把每一辆接人的车的座位都安排坐满。 那时候Johnson 长老会常常来座谈会分享信息,Carol师母也常常在座谈会当中带领诗歌。 后来一些弟兄姐妹因为各种原因相继去了其他的教会, 特别是一些主要服事同工的离开给座谈会继续的举办带来了困难。 就是在那时候, 几位主里的长辈, 特别是郑博士,郑太太还有周妈妈都鼓励我们年轻的信徒担起服事的责任。 记得那一次张镭弟兄勇敢地起来担起了新一届的学者座谈会同工会主席的担子。虽然事奉的团队不一样了, 但是座谈会依然在每个月的第四个礼拜六接待着许许多多来来往往的福音朋友。那时铁让弟兄和 清羽姐妹, Tom弟兄和周群姐妹, 张镭弟兄和秀清姐妹都是服事团队里的中坚力量。还有那一班主里的长辈也都一样地坚守在座谈会的服事上。即使若干年后,当時的同工们再次相聚, 仍旧怀念当年一起事奉的甘甜。 2003年神将Gordon 长老和巍巍师母从美国带到了澳洲,带到了怀恩堂。 很有学生工作经验并且兼有大学背景的Gordon长老的参与使座谈会的发展有了新的转机, 他们对学生学者们极大的爱心付出换取了许多福音的果实。虽然有几年的时间我们没有在座谈会服事, 但神也借着这段时间让我们重新检视自己的事奉心态和事奉方向。 这期间我们并没有和座谈会完全隔断, 神奇妙的安排, 籍着周妈妈,周群姐妹和巍巍师母的不断邀请, 我们仍旧时常回到座谈会当中, 见证了这实在是一个神亲自祝福的事工。 2009年我们再一次回到怀恩堂, Gordon 长老希望我们继续在座谈会当中服事, 我很清楚知道这是神再次对我们的呼召。因为我发现不论到哪里,神始终将座谈会这个负担放在我们的心中, 座谈会也始终是我们的牵挂。我学到了一个很大的功课: 神的计划的实现, 就是一个使命的不断延续的过程。 正如今年我们教会宣教月的主题: 使命的延续。 回顾座谈会走过的20多年风雨路程, 只有神的大能才能兴起一班又一班的弟兄姐妹将这个传好消息给我们同胞的使命不断地延续至今。今天是宣教月的最后一天, 愿圣灵继续感动我们,再次将我们自己委身与神。在这个使命的延续中,神要兴起对福音事工大发热心的工人, 忠心地坚守这个使命并将其传承下去。你我愿意做这样忠心的人吗? 华人之家, 怀恩堂历史最久的本地宣教事工,期待并欢迎您的加入!

使命的延续 (赵佩松长老) Read More »

然后呢? (郭俊峰弟兄)

然后呢? Carol师母、WeiWei师母、Andrew弟兄等曾经整理了教会2008至2009年弟兄姐妹写的天路历程印刷成书。现在再次阅读当时的见证,特有感触。 第一篇见证是牧师写的“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里面牧师提到曾经坐飞机去乡下服事,回程时飞机上没有空位,但神扭转情形,不仅没有耽误牧师的行程,而且把牧师升级到头等仓。牧师提醒我们“困境考驗我們是否真正愛神、信靠神。你相信神不會讓祂的兒女白白受苦,並且神會把最好的賜他的兒女嗎?你願意在困境中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嗎?” Johnson长老的第一篇见证是“老师与学生”,提醒我们都是学生,需要不断以主耶稣为榜样,在神的话语上扎根,叫我们都“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 还可以看到很多弟兄姐妹的见证,借着这些见证,把时间又带回到曾经的我们,主恩下经历的点点滴滴。 也记得我“写”的第一篇见证,牧师邀请我写见证,我也答应了,可是时间到了,自己却空空如也,写不下只字片语。感谢牧师没有放弃,把我分享的读书笔记整理成一篇天路历程。我也就没有理由放弃,以后也就开始陆陆续续地写天路历程了。 每次要写天路历程的时候,总是在想:我应该见证什么呢,我应该如何见证呢?不是没有内容可以写,而是神的恩典太丰富,我的家庭,我的工作,我的侍奉。看见弟兄姐妹的见证,时常提醒我也蒙了同样的恩。回头看自己写过的天路历程,依然感恩。 不过现在看到自己写过的见证,更想问自己一个问题:然后呢?信主之后,天没有常蓝,生活中依然有风浪,有时面对波涛的时候,确实恐惧,不能自己。也许如马可福音第四章记载的一样,对主说:“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每次的结局也都一样,就如弟兄姐妹在天路历程里面见证的:耶稣平静了风浪,波涛“大大的平靜了。”门徒经历了主的大能,“他們就大大的懼怕”。我们也常常经历同样的事情,借着神的保守,我们渡过人生风浪。然后呢?我们的主确实是一个充满恩典的神,他在我们身上行了那奇妙的事。然后呢? 保罗在使徒行传第二十二章里面问主:“主啊,我当做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再看自己的天路历程,真的感觉到自己诸多亏欠。保罗信主后顺服主所派他所作的一切事。而我呢?每次主日我听道想溜号的时候,会注意到牧师都安静地坐在第一排的座位上面专心听道;当我主日崇拜迟到的时候,会看到到Johnson长老虽然身体辛苦,但他会提前来在座位上面预备自己;当我以各种原因,不想参加成人主人学的时候,会想到佳德传道继续在神学上面深造,而且家里有小孩,还在用心准备主日学的材料。感谢神,在教会里面预备了这许多美好的见证提醒我:神喜悦我们作祂忠心的仆人、顺服的儿女。 主内 郭俊峰 弟兄

然后呢? (郭俊峰弟兄) Read More »

‘假教師的真面貌’聽後感 (張正昂弟兄)

‘假教師的真面貌’聽後感 六月底牧師主日講道‘假教師的真面貌’中提到舊約假先知巴蘭的作為,聽完後給我很大的警愓,因我說自己是基督徒,但是我的言行是否和聖經的教導一致?還是和其他世人一般沒什麼差別? 民數記22章第1節記載:「以色列人起行、在摩押平原、約但河東、對著耶利哥安營。」摩押國的國王巴勒,看見以色列人向亞摩利人所行的一切事,就大大懼怕、心內憂急。於是想出一個法子打發人拿著卦金到了巴蘭那裡,去找巴蘭為他咒詛以色列人。然而巴蘭並未立即回絕巴勒的代表,反而因那卦金留他們當晚在他那裡住宿,他表面的理由是為求問神可以不可以去,事實上不用求問也知道不可!神憐憫他對巴蘭說:「你不可同他們去,也不可咒詛那民,因為那民是蒙福的。」巴蘭早晨起來對巴勒的使臣說:「你們回本地去罷,因為耶和華不容我和你們同去。」表面看來巴蘭是奉獻給神的人、遵行神旨意的先知。可是當巴勒王差遣更多更尊貴的使者應許巴蘭‘尊貴的地位’並且‘要什麽,王就給什麽’,巴蘭表面上很屬靈地說:「巴勒就是將他滿屋的金銀給我、我行大事小事也不得越過耶和華我神的命。」然而他若真的願意遵行神的命令,他就不會再次留使節團住一晚,且再次求問神明明禁止的事(民22:18-19)。他內心已因名位和貪慾而動搖了。神憐憫他,提醒他是神所呼召的先知位和貪慾而動搖了。神憐憫他,提醒他是神所呼召的先知,但如果他要聽巴勒王的呼召,就任憑他去吧!結果巴蘭扭曲神的話而選擇聽巴勒王的呼召,直奔滅亡的道路! 想想如果我是一個「心口不一」的人,如巴蘭一般嘴上談「屬靈的大道理」,然而 神終究能夠完全鑒察我的內心,衪清楚知道虛偽的敬虔表象下,隱藏了多少私慾。若我只說「屬靈的」話而沒有「屬靈的」的行為,這是無法變得更為敬虔的,也無法得到 神的喜悅。巴蘭「心中早有定見」,做表面上的禱告,假裝是在尋求 祂的旨意,但心中卻是要 神成全他自己所求所想的。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禱告,是否是強求 神實現我心中的願望,祂變成了我的阿拉丁神燈,而忘記是要全心去感謝神。 我自己做為基督徒應當知道,雖然世人們會因我們外表的謙卑和虛偽的虔誠,就相信我們是謙卑、虔誠的、但 神只會按照我們實際的情形鑒察我們的心,所以我們必須從心裡順服 神,敬畏 神,不要只用嘴唇尊敬 神,心卻遠離 神。 我們當以史為鑑:巴蘭自己死於刀下(民31:8)。他曾設計陷害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犯姦淫,再由摩押女子誘惑以色列人向他們的假神獻祭,惹神怒氣而受咒詛,以色列人中有「兩萬四千人」死於瘟疫(民31:16)。從巴蘭的歷史我們學習到要真實地遵行 神的旨意,不可自欺欺人,更不能欺哄神!因為「耶和華所恨惡的有六樣,連他心所憎惡的共有七樣,就是高傲的眼 、撒謊的舌、流無辜人血的手、圖謀惡計的心、飛跑行惡的腳、吐謊言的假見證,並弟兄中布散分爭的人。」(箴言6:16-19)。我們信徒當在每日的生活作息中更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 主內 張正昂 弟兄

‘假教師的真面貌’聽後感 (張正昂弟兄) Read More »

暂别与永别(王清羽姐妹)

暂别与永别 我从小见到个死蟑螂、死老鼠都会吓得大声尖叫。参加葬礼看到铺天盖地的花圈,听到呼天抢地的哭丧,我心里充满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不知道死是什么,只知道很可怕。平时一提到这个字,立刻被大人严厉打断,好像提了就会倒霉似的。长大后有一次去参加葬礼,看到一个年轻的妇人抱着丈夫的遗像失声痛哭。我开始担心我身边至爱的亲人有一天永远离我而去时,我也会如此绝望痛苦。 到澳洲不久大学帮我们联系一个友好家庭。他们一家人非常热情友好。我们常被邀请参加他们教会的活动。当他们的父亲病重,我们去医院探望时正碰上老人与牧师讨论他葬礼的选歌。老人的神情非常轻松,好像在讨论一件平常的事。我当时心里惊讶他怎么能这么淡定从容 ! 没过几天便去参加了他的葬礼。走廊摆满了老人生平的照片和有纪念意义的物件。整个葬礼更像是个对逝者的追思会,大家轮流发言怀念与他共处的美好时光,不时还会爆出一阵阵笑声。我可是生平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葬礼上笑。虽然在最后送别时,很多人挂着泪珠,充满了不舍,但整个葬礼平静安祥,甚至还很轻松,当时我心中不解。 信主后才明白,基督徒能坦然面对死亡,乃是因为耶稣已经为我们战胜了死亡。 对基督徒来说肉体的死亡来说不过是暂别,我们灵魂在信主时已重生复活,将来大家一定在天家重聚。我们有主耶稣的应许,耶稣再来时我们要领受不朽坏的身体。这话可信吗?主耶稣的复活和赐给我们的圣灵就是可信的凭据。因此基督徒只有暂别没有永别。 两年前参加了学者座谈会创办人郑太太的葬礼。当年郑太太家对我们这些异国他乡的游子来说就像一个温暖的家。每月底大家都期盼着去聚会,享用他们精心准备的晚餐,唱诗和分享。多年他们风雨无阻,带领许多人信主。葬礼中看着她躺在那里,我想起了她生前很喜欢的一首歌“谷中百合花”。她正像那美丽的花儿为主绚丽绽放,完成了天父的交托,歇了地上的劳苦,在众人的缅怀中永远与天父在一起了。 也曾在 St Peter 教堂参加小Isaac的葬礼。大家都穿上了Isaac   最喜欢的红色。那天下着雨,几百人的礼堂坐无虚席,一片红色。追思会跟大家分享了小Isaac最爱的歌和圣经故事,更向大众传递了福音带给我们的爱,力量与盼望。会后赠送了儿童圣经给小朋友们。有一天,我的女儿Olivia正看Isaac送的圣经,突然问我:「Isaac 是不是不在了?」我告诉她:「Isaac 现在正在天堂和天父在一起呢,再没有病了,又健康又快乐,开心的不得了。」 Olivia立刻嚷道:「我也要去!」 我说:「那当然,只要信耶稣,接受他做我们个人的救主,我们就都能去,只是每个人去的时间不同,等我们的时间到了,我们就去,Isaac 一定会在那里等着你,跟你说hello的。」 女儿响亮的回应:「好!」。 我很庆幸小女儿不像当年的我对死亡充满恐惧。她知道她是天父的儿女,地上的暂别之后,天父的儿女们终将在天家相聚! 主内 王清羽 姐妹

暂别与永别(王清羽姐妹) Read More »

数算恩典(金永刚弟兄)

数算恩典 每次动笔写天路历程的时候,总是到教会的网上把过去一年甚至两年的众弟兄姐妹写的见证分享翻出来,再细细品味一篇。由衷感叹神的作为真是奇妙,感谢主的带领和看顾,让我们每个神家的儿女经历了许许多多神的恩典! 我们2004年到澳洲,从学习、移民、工作、到信主和神赐给我们产业-健康讨喜的乐乐,真是事事都有主的丰盛恩典和奇妙作为!最近半年来,工作比较忙,出差也很多,老是感觉身体特别累,上腹部不舒服!当时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结石?前一段时间去找医生做了彻底的健康检查,验血结果发现甲状腺不工作,为了查明原因,去做了声,发现了一个10毫米大小的结节(nodule),然后又让我去做核扫描(nuclear scan)进一步诊断。当是我也有些担心,是不是不好的肿瘤,自已也不停暗自祷告,求主的保守!过了一周后,我又去见医生看核扫描的结果,医生说结果没有明显异常,服药补充甲状腺素就可以了!虽虚惊一场,我知道这必有神的看顾,也感恩神让我在这次身体检中及时地发现了甲状腺的问题! 神的恩典是奇妙的,如上面的保守是直接满足我的所求所想;但有的恩典是在经历苦难和不顺后才知道神的伟大作为!如我父亲信主。我父亲是老党员,信主的母亲多年给他传福音,他一直不肯接待神。2012年夫人生孩子的时候,父母来澳洲帮忙,到澳洲不久母亲身体不适住院,同时夫人也住院保胎,现在回想起来那会真是我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当时也埋怨过神为什么把那么多困难同时加在我身上?可是神有他的美意,在这个时候,牧师和师母及教会弟兄姐妹的代祷和关怀,使我父亲切身体验到来自神的爱。感谢神,我父亲在回国之前,在我们教会受洗信主。父亲信主三年多来,和母亲同心合一热心参加教会服侍,去年还被推选为教会执事(但后来因为超龄被取消了)。由于父亲的信主也带动我大姐一年多前的决志信主。虽然唐东待产期间的出血危险和我的母亲的心脏不适危险,曾让我们经历危险困境,束手无策。但是感谢神怜悯保守,父亲也因着这些事经历了神在人苦难中赐下的平安,因而转变信主。神所赐无价的救恩,远远超过我们的所求所想,真是感谢神! 现在我和妻子也每日切切祷告,求神赐给我们更多的儿女,乐乐有时也加入我们的祷告,说他要弟弟和妹妹。我们现在祷告有一颗平和的心,因为知道主掌权。我们交托主,如果主赐下祂所赐的产业,我们欢喜领受。如果神不答应,神必有祂的安排和作为。 主内 金永刚弟兄

数算恩典(金永刚弟兄) Read More »

成长(陈佳德传道)

成长 最近家里小孩有好多方面看出她在成长 —  首先是体重加重了,现在抱她不如以前那么轻松,比以前费力多了;接着是她不像以前那么好使唤,要抱她上车总得和她搏斗一场才能把她安置在婴儿座里;再来是她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范围已经扩大了,之前伸手动不到的地方,现在手一伸就轻而易举的动到了,当然这其中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所有的东西都推倒在地上,然后不顾及我们的反对声,一样一样的把掉落在地上的东西放在嘴里慢慢的仔细品尝。对一个小孩而言,成长带来新的发现,虽然成长的过程少不了被挨骂、碰撞和伤痕,有时甚至要病卧在家,但相比于所能察觉到的新的事物,这一切的委屈都是值得的。 对基督徒而言,成长又意味着什么呢?当然,我们对神的话语的认识应该是首要的,因为这是我们认识神的最佳途径。神透过他的话语向我们启示他自己,如果我们不认识神的话,我们无法更深一层的去认识神。其次我们也应该在生活上去认识神,透过发生在我们生活里的事情去察觉神的同在。然而,为什么很多基督徒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叹没有意识到神的同在呢?为什么很多基督徒做了基督徒多年以后都对神的话语越来越冷落呢? 回到家里小孩的故事,作为一个新手爸爸,当我看见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时,我心中充满着无穷的喜悦。我巴不得她能再长大一些、我期盼早日带她到公园去骑脚车、我计划等几年后带她出国去玩、我心中有太多想带她一起去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我盼望她在成长的过程里能更深的认识我,与我建立一个充满爱的父女关系。虽然这个成长过程必定会经历许多的争吵、甚至挣扎、伤痕、对彼此的怀疑,但我知道我对她的爱是不会减落的。我不希望她长大以后只记得我给她的各样条规和限制,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她能接纳和珍惜我作为她的父亲。 或许基督徒的成长也是如此,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向神发脾气,向神提出抗议,甚至怀疑神在我们的生命里的作为,但这一切都是一个健全关系所必须经历的。神既是又真又活的神,他又是爱我们的天父,他岂不知道我们的需要吗?他岂不更愿意我们与他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吗? 上主日,有几位姐妹完成了成长班的学习,她们对神的那份爱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求主带领你们在成长的路上继续向前迈进: 爱慕神的话语(诗篇119),与主相连(约翰福音15)并结出圣灵的果子(加拉太书5:22-23)。更重要的,与神建立那最密切的父女关系。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歌罗西书 1:28) 主内     陈佳德传道

成长(陈佳德传道)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