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保罗如何面对压力 (邵一轶弟兄)

保罗如何面对压力 日常社交的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将决定建立于身边的人会怎么想或是怎么说,而不是来自于我们的信念,那就是否会讨神喜悦。因为担心是否会被人嘲笑或背后议论。 身为基督徒的我,有很多时候会被别人误解的经验。比如去校园发福音传单被别人忽视。比如基督徒不能家人一起在清明烧香祭拜先祖然后一起享用祭拜的食物。 比如告诉朋友礼拜天早上没有空,因为要去教会敬拜神。比如和非基督徒的朋友一起吃饭时我作饭前祷告。 使徒保罗也经历了无数日常生活社交中的压力。比如一些犹太基督徒认为外邦人要受割礼要真正得救。然而,保罗却坚持福音与是否受割礼无关,继续宣讲基督的救赎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有些犹太人基督徒主张受割礼是源源流长的传统,认为外邦人基督徒如果这样行就更属灵了。可是保罗严正指出纯正的福音是不可加上别的内容的。他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欢心,还是要得神的欢心呢?难道我想讨人欢喜吗?如果我仍然要讨人欢喜,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 1:10 ) 保罗如果妥协,他会得到更多支持,如果不妥协,教会中这群犹太人将抵挡他,毁谤他不遵照圣经从亚伯拉罕到摩西长久的传统。尽管有压力,保罗很清楚自己担任基督福音的使者。当群体认可的主张与福音不合,他宁愿得神的认可。 保罗在哥林多教会受藐视,他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着称赞。」(哥林多前書4:3-5) 我的家人和亲戚都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无神论者。他们虽然不反对也不干涉我的信仰,但每次回国探亲时,在某些场合还是会感到隐隐的压力。这个时候,想起保罗的话就会给我莫大的鼓励。 我们是侍奉神的人,无论被别人接受还是看不起,诽谤或表扬,总有一天,“我们各人都必要把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罗马书12:14)。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考虑别人怎么想或者说,但最终,我们做事的目的是取悦神。我们希望当我们和他见面时,听到我们的救主称赞我们:“忠心良善的仆人!” 求主给我每天忠于主的勇气。 主内 邵一轶 弟兄

保罗如何面对压力 (邵一轶弟兄) Read More »

向下爬(陳佳德傳道)

向下爬 俗語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但是神給祂的兒女靈命成長的操練往往並不是向上爬,而是在向下爬的時候才取得成長的。一個只懂得向上爬的基督徒或許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為神成就大事,受眾人的讚揚,然而他在今世所得到的榮耀,恐怕只會加深他對名譽和權利的渴望,而非讓他的生命有真正的成長。相反的,如果基督徒願意向下爬,願意放下一切自己可以依靠的(比如:自己的能力、智慧、經驗、所能控制的),專心去做那最小的事,並做在那最不起眼的人身上,說不定當主耶穌再來時,主會誇獎他,因為他學了主的樣式。 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5-8節說:「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祂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是君尊的大祭司,是君王,是至高無上的神,但祂卻降世為人,成為舊約先知所預言的那位受苦的僕人,替世人捨命,做多人的贖價。耶穌選擇從至高之處,爬向地上的世人,而且還常常去尋找與那些 最卑賤,被厭棄的人,與他們相處。因此保羅勸我們,要學基督的樣式,不要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因為主耶穌基督自己就是這麼一位向下爬的救主。 回想這一年在懷恩堂的服侍,不難發現有很多時候我想的正是如何向上爬;想替神成就更大的事,想對身邊的同工和弟兄姐妹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想得到更多人的讚揚。然而每逢我覺得我做到或做不到這幾點時,往往留下在心中的卻只有害怕和憤怒。害怕當自己下一次能力做不到時得不到別人的誇獎,氣憤自己怎麼就無法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更氣憤自己始終無法脫去這纏繞著自己的失望和焦慮。求主憐憫我,救我脫離這圍繞著我的恐懼和驕傲,讓我專心注目主耶穌,專注自己是否學向基督的樣式,因為唯有神能叫聖徒的生命成長。 然而要學習向下爬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保羅說:「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利比書2:3) ,為什麼自己就總是看自己比別人強呢?當別人得到誇獎時,為什麼自己就在那裡嫉妒呢?當自己利益受到威脅時,為什麼第一反應就是要拿自己的權柄出來呢?為什麼總想著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呢?我想這一切的背後都發自於我對神缺乏信心,懷疑神能夠在我能力範圍以外完成祂自己的美意。原來要學習向下爬也是承認神的主權,相信神能夠在我(所說的和所做的)以外成就祂的工作。只有當我這樣去信靠神的時候,我才能真正撇下向上爬的慾念,選擇與主向下爬的決心。 主內 陳佳德傳道

向下爬(陳佳德傳道) Read More »

荣耀神或荣耀自己?(馬良駒弟兄)

荣耀神或荣耀自己? 距离天路历程交稿的期限日子越来越近,我正在为寻找一篇理想的见证题材而犯愁。有一天与主内的一位弟兄闲谈中提到此事,他却建议我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不妨全心向神祷告,寻求神的带领,让我为神作见证的目的单单是为了荣耀神,不是荣耀自己。这位弟兄的话当下给了我很大的提醒! 回想信主后,参与教会的事奉渐渐增多,经常满有一腔为主作工的热心,却不自觉的逐渐忽略了对神全然的交托和依靠,不再凡事先寻求神的心意,以致在事奉中变成过于追求个人的成绩,看重他人的赞赏,忘记了我们所作的一切本是为了荣耀神。如过不是合神心意,得主喜悦的事奉,怎能有永存的果效呢?当我从以神为中心的事奉渐渐移转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事奉,也为自己加增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 曾记得担任崇拜主席的初期,因经验不足,每次站在台上都十分紧张,压力很大,总是担心祷告是否理想,内容有否出现错误,所讲的言语是否适当,等等……..。有一次,冯秉诚牧师来教会宣教,会后与他言谈中,我向他表示感谢,说他的见证写得相当好,对我们信仰上帮助很大。但是冯牧师却面带笑容的对我说,不是他的见证写得好,而是主的道好,他的这句给我很深的印象。多年来,我都常常想起,它使我看到一位神的仆人,在全心事奉神的时候是如此的忠心良善,是何等的谦卑自己。 歌罗西书3:23保罗说:「无论作甚麽,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 他也在哥林多前书10:31说:「所以你们或喫或喝,無论作甚麽,都要为荣耀神而行。」 感谢神,借着神的话语提醒我,让我重新认识到我们一切都是本于祂,依靠祂,归于祂,我们一切都是从神领受的,没什么可自夸的。然而出于神对我们的爱和恩典,神亲自呼召我们参与神国的事工,让我们在他面前学习放下自己,全然信靠,按着神的吩咐,在忠心的事奉中与神同行,经历神的慈爱和信实,恩典和大能,应许和应验,这样我们的灵命得到不断地供应,得以成长为更丰盛的生命,就是彰显主耶稣荣美的样式,在生活中见证神的荣耀。这样我们就能荣耀神而不是荣耀自己。 主內 馬良駒弟兄

荣耀神或荣耀自己?(馬良駒弟兄) Read More »

同工会事奉印象(郭俊峰弟兄)

同工会事奉印象 记得多年前Gordon长老邀请我参加同工会的时候,我没有太多考虑就答应。回顾这几年的服事,真的是蒙神的祝福。如果当时犹豫、考虑太多,恐怕就失去这许多的祝福。 每次同工会都是由祷告和牧长勉励的话开始,提醒我们在一起服事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都是出于神的拣选和恩典。我们能与神同工是神的祝福,我们服事的前提就是放下自己,顺服神的旨意,欣赏彼此恩赐,搭配恩赐,建造教会。 曾经担任文书一段时间,一部分的工作就是记录同工会决议事项。刚开始服事的时候怕遗漏会议讨论事项,就用电脑录音,方便回去整理。可惜电脑录音效果不好,听不清楚大家的讨论,唯一能听清楚的就是开会时候阵阵的笑声。多年来同工会讨论的许多不同的事情,事奉的同工团队也有更动,但同工会的笑声一直都在。感谢神,赐给教会不仅乐意事奉的弟兄姐妹,更赐给我们事奉中的喜乐。我另外一项服事就是安排主日崇拜担任各样圣工的人员。本以为繁琐的工作,当看到弟兄姐妹开始服事时候的喜乐,看到弟兄姐妹在服事中的认真摆上,都提醒我学习做神忠心良善、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参加同工会与其说是服奉,更确切的说是被培训。在同工会讨论,虽然很少有争执,但不代表没有不同意见。比如在2013年CCCB教会五个堂会旧的中央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合五个堂会的发展,Mike长老提议了新的架构,重新分配五个堂会的人事预算行政决策。刚开始讨论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堂会争取分配到更多的好处。牧师用亚伯拉罕与罗得分地时看重恩情与亲情原则,因为全地都属于神,有神祝福就是美地。感谢神,藉着牧师的提醒,让我学习看重成就神的旨意和合乎属灵原则,而不是过多权衡自己堂会的利益得失。 参加同工会与其说是事奉,不如说是见证,见证神怎么样一步步带领教会,按祂的旨意和时间完成祂的计划。2006年我刚来教会时,参加崇拜的人数还比较少,只有两个查经小组。现在整理年会小组汇报时统计已有十几个团契小组。记得我刚来怀恩堂时,每次崇拜的音乐项目就是大家一起唱《生命圣诗》。当同工会讨论成立诗班时候,我感觉像天方夜谭。感谢神,使用Lin师母,Brandon弟兄和有恩赐的弟兄姐妹们的摆上,帮助我们用很丰富的音乐事奉敬拜赞美神。 我在同工会里面服事最深的印象就是相互搭配,毫不计较。比如我的英语不好,所以很多和英文堂的交涉或者英文的文档处理都是其他同工完成。又如教会每次有活动的时候,弟兄姐妹都会主动帮忙,没有人计较这应该是谁的服事,或者服事岗位的大小。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诗篇133:1-3 ) 」感谢神,赐给我们弟兄姐妹,同心合一地服事神,服事教会,建造教会 – 基督的身体、永生神的家。 主内 郭俊峰 弟兄

同工会事奉印象(郭俊峰弟兄) Read More »

得乎?失乎?(王清羽姐妹)

得乎?失乎? 我在儿童主日学服侍已快三年了。当时主日学需要人手,因Olivia在幼儿班上课,做为家长,我便被”抓壮丁”抓了去,并非是自己主动毛遂自荐的。 做主日学老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次上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准备教材或手工材料,要反复练习如何讲课才能吸引小朋友。不仅如此,还要常常自掏腰包去购买材料。看起来真的是费时,费心又费财。但几年下来不仅没觉得失去什么,反而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耶稣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象小孩子,断不能进去。“(路加 18:17)。直到教了主日学我才对这句话有了非常真切的体会。我发现不管顽皮的,还是乖顺的,或是从不同背景来的孩子,都有一双明亮无邪的眼睛。当给他们讲圣经故事和道理时,他们清澈的眼神里透满了对天父的话的全然相信,没有丝毫怀疑。心里不禁感叹给小孩子传福音可真比给成人传福音容易得多了! 孩子们不仅全然相信,而且一个个象基督小精兵,在众人面前传福音毫无胆怯和羞涩。 Olivia 在学校常会大声问同学或家长知不知道耶稣,去不去教会。 一次复活节前,我带她 在超市购物,当我正结账时,她站在不远处大声唱起了主日学才学的歌 “He died on the cross, for me for me, just for me…(他在十架受死,为我为我,正是为了我)”  一边唱一边还认真做着动作。清脆嘹亮的童音响彻了大厅,与周围浓浓的商业气氛形成鲜明对比。我突然觉得天父是不是借着一个小孩子的歌声来提醒周围熙熙攘攘一心忙于购物过节的人们复活节真正的意义。 给孩子们上课,获益最多的其实是自己。因为为了备课对圣经故事和教导思考的最多的正是自己,对上课内容最熟的也很可能是自己的孩子。因为每次都会拉着Olivia做陪练,几次练习下来,她对上课内容也就滚瓜烂熟了。我们在生活中很自然就用起来了。每次看到周围鸟语花香,我们会一起赞美天父的创造。每次吃饭我们会一起感恩天父每日给我们的供应。当女儿胆小害怕时她会说天父爱她,耶稣和她在一起等等。她在学校得的第一份奖状就是”乐观奖“。我相信这与主日学的教导是很有关系的。 另外通过与主日学别的同工的搭配让我更深体会到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而每个人都各为肢体,在基督里连为一体的道理。幼儿班一堂课通常要四个老师分别负责音乐,故事,游戏,手工等等,家长还要负责带水果茶点,课后还要打扫。每个环节缺一不可,大家都非常认真尽职,我们才得以顺利完成每节课。虽然有时很忙累,但特别享受大家在主里一起同心侍奉,互相支持鼓励的快乐。同时也让我从别的同工身上学到了如何拥有正确的侍奉态度。一次我因找不到合适的教材向主日学负责人Mel 发牢骚,她不仅没对我表示不满,还不断鼓励我,并不厌其烦的帮助我。其实她自己才是最忙付出最多的人,可她总是不停称赞鼓励帮助大家,反衬我的态度实在让我自己汗颜。这里还一定要提一下我们主日学的”常青树“ 秀维姐妹。她在主日学侍奉有很多年了,她同时还有崇拜音乐小组的侍奉。常常见她抱着吉它楼上楼下两头跑,非常忙碌。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平常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一大家子的饮食起居,周末本可以放松休息一下,可她仍坚持侍奉,不仅未有半点怨言,还满心喜乐。要换了我,早哇哇叫受不了了。从他们那里我看到了弟兄姐妹对侍奉的那份认真与喜乐,坚持不懈及在神,在人前的谦卑的态度。 其实不只是主日学的事工,教会还有好多别的事工象主日崇拜,学者座谈会,福音晚会等等,光靠一个人真的什么都做不了,都是靠大家互相搭配,默默付出才得以成就一件件事。我想这肯定也是天父希望看到的,我们在基督里按不同的恩赐,各为肢体又连为一体,彼此关爱一起建造一个合神心意的教会。 通过事奉让我丰丰富富的感受到弟兄姐妹互相的支持关爱,让我能更深的去亲近神,更明白的体会神的心意。到底是 ”得”还是 ”失” , 答案不言而喻。 主內 王清羽姐妹

得乎?失乎?(王清羽姐妹) Read More »

主耶穌的醫治(二):求醫者的正確心態(黃澤群長老)

主耶穌的醫治(二):求醫者的正確心態 上文提及,福音書中向主耶穌求醫的人絡繹不絕,病例更是五花百門:瞎眼,癲癇,癱瘓,痲瘋,血漏。。。情況幾可與現代醫院的急症門診比美。縱然如此,他們卻鮮有例外地都蒙主醫治,當中是否意味著有一種共通而正確的求醫心態? 耶穌對她(患血漏的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路8:34) 耶穌就摸他們(瞎子)的眼睛,說:照著你們的信給你們成全了吧。(太9:29) 耶穌說:你(巴底買)的信使你痊愈。(可10:52) 毫無疑問,主耶穌肯定“求醫者要有信心”。問題在於人很容易把神的話語斷章取義,無限上綱,結果出現“只要你有信心就必得醫治”或“你病不好就是因為你信心不足”這類似是而非的教導,把“人的信心”奉為靈丹妙藥,金箭銀彈,藥到病除,一擊即中。 事實告訴我們,不少病人得醫治,跟他們是否有信心扯不上任何關系。會堂裡手枯乾的人(可3:1-7),患水臌的病人(路14:1-4)和畢士大池旁的38年長期病號(約5:2-15),他們根本沒有主動求醫,更談不上帶著信心,他們的病卻一一蒙主醫治。屬靈先賢如使徒保羅,三次求主挪去他肉體上的一根刺卻沒有蒙應允(林後12:8),莫非我們也要給他扣上一個“信心不足”的帽子?! 要避免“有信必治,不治皆因信不足”這類歪理所帶來的內疚自責,怨神尤人的惡果,必須先搞清楚何謂信心。信心絕對不是獨立存在,人自身擁有的一種能量,在面對危難時只要把能量提升,就能“搖動神的手”化險為夷,滿足一己的意願。 聖經多番重复地告訴我們,信心是一種驅使人付諸行動的持久心態,只有當人再三被神的救恩深刻觸摸,清楚認識三一真神的完美屬性,同時看清自己帶罪的本來面目,才能在其靈裡萌芽生長,開花結果。 摩西一生可分為三個階段:皇宮裡的“我能”(出2:1-15),曠野中的“我不能”(出2:16-5:23)和出埃及時的“神能” (出6:1-14:31),他足足接受了八十年的磨練,心態被調整正確之後,方才獲授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重任。 施洗約翰被神揀選,在曠野傳天國的道,很多人都受了他的洗,但他的宣告是:他(主耶穌)必興旺,我必衰微(約3:23),所以他毫不介意自己的門徒去跟從耶穌(約3:26-27),甚至不惜為主拋頭顱(可6:27)。 同樣,兩個瞎子深信主耶稣能治好他們的眼睛,是因為他們洞悉“自己的不能”和“神能“,所以他們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們吧!(太9:27);而長大痲瘋的人來到耶穌跟前跪下來求:如果你肯,必能叫我潔淨。(可1:40)也是因為他深知自己有罪,更尊重全能的神有絕對的主權是否要醫好他。 行文之時,正值標靶藥療效未如理想,遂接受主治醫生見議轉為化療。面對種種可能的副作用和不明朗的療效,我再次默想並實踐“主必興旺,我必衰微”的心態:首先以屬天的原則為基準,尊重神有絕對的主權;然後從已得的位置來衡量,為過去一年與癌魔搏鬥的點點滴滴獻上感恩;最後站在全程的角度看人生,肯定苦難只是化妝的祝福,求主賜忍耐等待祂終極的美意。 主內 黃澤群長老

主耶穌的醫治(二):求醫者的正確心態(黃澤群長老) Read More »

『盟約之旅』感想(謝吳月雪 師母)

『盟約之旅』感想 當謝牧師提議我們參加聖地旅行團,我覺得到中東很沒安全感,特別害怕伊斯蘭國的暴行,但這是謝牧師長久以來的心願,就一口答應。感謝主,不但保守我們毫髮無傷回來,而且是一趟非常有意義之旅,聖經所描寫的人、事、物,不再只是印在紙上,我已踏過流奶與蜜之地了! 團員大部分是臺灣迦南會第一會堂的會友。每天早晨在遊覽車內先由牧者、長執輪流帶領靈修,謝牧師也被邀請在兩個早晨分享聖經信息。旅行團主題是「盟約之旅:與主同行」,從神與亞伯拉罕立約之地,經歷雅各,摩西,約書亞,士師時期,以色列立國,南北分裂,滅亡,重返,直到彌賽亞耶穌降生,受洗,傳道,受難,復活,頒布大使命的腳踪,涵蓋埃及、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 第三天在加利利海上搭木船,航行中的波浪非常漂亮,當我出神專心注視波浪時,自問如果耶穌要我與他海上同走的話,我有信心踏上水面嗎?我知道我一步都不敢踏上,內心很沮喪。但好像神提醒我回想當謝牧師15年前表示要提早退休進修神學,我第一句話就是:『那我們老了是不是要喝西北風?』謝牧師回答:『聖經說我們有衣有食就當知足,神會保守我們衣食無缺。』但我想世事多變化,可沒信心可以過這樣的日子。經過一段日子的禱告,神讓我明白我的偽善,只會為別人的丈夫被呼召全職服事感謝神,自己的丈夫被呼召就擔心!我順服神的帶領,而且開心地全力支持牧師的決定。15年來神賜給我們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而更大的福氣是神帶領我們到懷恩堂服事。八年來,我們看到弟兄姐妹們在主裡和睦同居,同心事奉,我們更是享受弟兄姐妹們對我們的愛,這愛是無價的。 旅程倒數第二天我們參觀了在畢士打池邊一棟紀念馬利亞母親的法國教堂,滿漂亮的建築,最特別的是,站在教堂的一個定點唱詩,不管你歌聲好不好聽,在那個定點唱,聲音都會變得餘音繞樑很好聽。當我們團員在指揮下唱“祝福滿滿”時,我感動得流下眼淚。試想,如果沒有瑪利亞順服上帝,冒著未婚生子會被石頭打死的危險,就沒有耶穌;沒有耶穌順服天父,降世且定意犧牲自己拯救世人,救恩也就不會臨到我們。我們這些蒙神恩典拯救的罪人,怎能不順服上帝?詩篇25:12-14『誰是那敬畏耶和華的人?耶和華必指示他應選擇的道路。他必安享福樂,他的後裔要承受地土。耶和華把祂的心意向敬畏祂的人顯示,又使他們認識祂的約。』這趟旅行,我學到最大的功課就是:順服。 旅遊最後一天,團員們在一起守聖餐。有位已經信主但拖延多年還沒受洗的姐妹,她在旅行中走過主的腳踪很受感動,也很珍惜團員們的彼此相愛,她擔心以後在天家不能和大家在一起,決定要受洗表達她的信仰,於是迦南會的牧者為她施洗。感謝主!   主內 謝吳月雪 師母

『盟約之旅』感想(謝吳月雪 師母) Read More »

從神而來的無憂生活 (王晶 姐妹)

從神而來的無憂生活 雖然聖經中早已明確教導世人應當敬畏并順從神才能獲取從神而來的智慧,但世人卻總想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作為基督徒的我也常常因為受到世俗錯誤觀念的綑綁而遵循世界的價值觀,以至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平添的諸多的煩惱。 前一段時間趕上新財年的開始,部門忙於提供各種報告、報表,忙得不亦樂乎。工作壓力的加大也加劇了同事間的矛盾的產生与爆發。我因工作分配問題對部門里的一個同事產生了抱怨,並且和周圍要好的同事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他們也紛紛替我打抱不平。他們的態度讓我忽然覺得自己不能太示弱, 於是找到了經理去抱怨,甚至做好了要反映到人力資源部門的準備。正當我躊躇滿志地準備據理力爭的時候,看到了一封同事傳來的郵件:“While we complain about bills, public transport running late, having to work too much etc, there are millions of people literally running for their lives to escape the war that has taken over their country.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how lucky we really are in the scheme of things.”(大意是:當我們抱怨生活消費、公共交通晚點以及工作繁重時,世界上卻有無數的人因為躲避戰爭而逃難保命。我們真應該覺得自己很幸運)。看到这封邮件,我顿时觉得很羞愧,放棄了要尋求所謂公平的嘗試。我想這是神借同事的郵件在教育我,也由衷感謝那些替我禱告的朋友。我在一开始就忘了憑藉禱告去交託,寻求從神而來的智慧去处理问题。『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神的萬能時時刻刻地顯現在他奇妙的作為中,只是我被世俗的錯誤觀念所矇蔽而沒有留心省察自己,以至失去了內心的平靜,平添煩惱。 最近讀到《民數記》,裡面記載了巴藍祝福以色列民的故事。巴藍面對利益的誘惑,明知神不允許他咒詛以色列民,却幾次試圖越过神的命令以成就自己的愿望。但最終神藉着一个想咒诅以色列民之人的口说出祝福的话,彰顯出人的计谋并不能越过神的权能。感謝神讓我讀到了這麽有針對性的經文。曾經讀到過一段話:“圣经有时给我们看见,人若是不肯顺服神,神是会许可他行自己所要行的路;但他必须发觉,他这样凭自己拣选,是要多吃许多苦的,他必然从经验中领悟,他顺服神的安排,会比较偏行自己所喜欢的道路好得多”。神是萬能的,他創造一切、掌管一切,他要成之事無人能改。但我又何曾徹徹底底放棄自己的努力而全身心地臣服于神的安排呢?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求告神,一旦度過危機進入安逸,就會放眼在世人身上,追隨世俗的標凖,憤憤于世間所謂的不公平。忘記了其實世人的很多困惱皆因自私自利、貪心而產生。 主耶穌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路12:15)。我應當在日常生活中留心省察自己,在當今這個光怪陸離、物慾橫流的世界中,提醒自己不要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而置神的公義于不顧。學會心裡真正接近神、敬畏神、順服神。『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 1:7)。希望我能在依靠從神所來的智慧過正確的生活。

從神而來的無憂生活 (王晶 姐妹) Read More »

祷告的难处 (丁荣刚 弟兄)

祷告的难处 成为基督徒后就开始学着祷告,但我觉得祷告真的是最难的。当和神独处,和神说出心底的话时,内心所思所想无法在神面前隐藏。如果对神没有信心就没法祷告,或者祷告也是流于形式。 今年我开始了自己的生意,真正做起来和想象的有很大不同,要面对很多困难和挑战。我很迫切地向神祷告求神帮助。有时似乎神听了我的祷告,有时似乎神对我的呼求置之不理。这促使我反省,我的祷告有什么问题吗?神究竟有没有听我的祷告呢? 耶稣说: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11:24)“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 我必成就”(约翰福音14:14)。很多人就抓着这句话,死缠烂打地向神求。我呢,倒没有死缠烂打,有时抱着求神怜悯的心态来祷告,求神解决我在这个世界遇到的诸多麻烦。祷告的时候,主要想的是有什么困难,求神来提供什么帮助。顺利的时候就不怎么祷告,遇到挫折就多祷告一下,交托给神,让神看着办吧。神可怜我就帮帮我,不可怜也就听之任之吧,有点无赖的态度。 但是,圣经的真理是平衡的。这个“只要信”就已经限定了我们所求的,与我们领受和认信的真理密切相关。同样,这个“奉我的名”已经预设了神意在先的逻辑。也就是说,我们如果不明白祂的旨意,我们就不可能有真正蒙祂垂听的祷告。所以很多只为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的祷告就变成了妄求。妄求就是不按真理求,按自己的意思求。约翰一书清清楚楚解释给我们什么是按真理求:“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  既然知道他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他的,无不得着。(约翰一书5:14-15)。 仔细想想,我的很多祷告都是以我为先的祷告。那不是祷告,变成了命令。在这种“我比神大”的祷告模式中,人与神的关系彻底颠倒了。神成了我的秘书,我以为知道我要什么,而且我要的就是最好的。神若不能按我的旨意行,就被“炒鱿鱼”(辞掉工作)。这不是得罪神吗? 耶稣说:“你们中间做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路加福音11:11-13)我所求的,从根本上说,是贪爱世界,也不信末世论。如果真的相信最终国度是基督的,权柄是基督的,荣耀是基督的,永远是基督的,那么为什么费尽心力,在这个世界多攫取一些东西呢?贪爱钱财或追求人的荣耀或怕人把自己怎么样呢?我希望的福音是在今世让我顺利,也能在来世得永生,哪个我也不想放下。祷告之所以难,还是因为两手抓,两手都要赢,是圣灵和情欲的征战。 神当然会看顾我们的生活所需,但却不会满足败坏我们的私欲。他所要我们的是明白神的心意,按照祂的心意来求,这样才不会让我们按照自己的意思求那些世界看为宝贵的东西。神要把上好的福分赐给我们,把圣灵给我们,引导我们进入真理,真正认识神,看耶稣基督为至宝。   主内  丁荣刚 弟兄

祷告的难处 (丁荣刚 弟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