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如何面对压力 (邵一轶弟兄)
保罗如何面对压力 日常社交的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时,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将决定建立于身边的人会怎么想或是怎么说,而不是来自于我们的信念,那就是否会讨神喜悦。因为担心是否会被人嘲笑或背后议论。 身为基督徒的我,有很多时候会被别人误解的经验。比如去校园发福音传单被别人忽视。比如基督徒不能家人一起在清明烧香祭拜先祖然后一起享用祭拜的食物。 比如告诉朋友礼拜天早上没有空,因为要去教会敬拜神。比如和非基督徒的朋友一起吃饭时我作饭前祷告。 使徒保罗也经历了无数日常生活社交中的压力。比如一些犹太基督徒认为外邦人要受割礼要真正得救。然而,保罗却坚持福音与是否受割礼无关,继续宣讲基督的救赎是本乎恩也因着信。有些犹太人基督徒主张受割礼是源源流长的传统,认为外邦人基督徒如果这样行就更属灵了。可是保罗严正指出纯正的福音是不可加上别的内容的。他说:「我现在是要得人的欢心,还是要得神的欢心呢?难道我想讨人欢喜吗?如果我仍然要讨人欢喜,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拉太书 1:10 ) 保罗如果妥协,他会得到更多支持,如果不妥协,教会中这群犹太人将抵挡他,毁谤他不遵照圣经从亚伯拉罕到摩西长久的传统。尽管有压力,保罗很清楚自己担任基督福音的使者。当群体认可的主张与福音不合,他宁愿得神的认可。 保罗在哥林多教会受藐视,他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己。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所以,时候未到,什么都不要论断,只等主来,他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上帝那里得着称赞。」(哥林多前書4:3-5) 我的家人和亲戚都是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的坚定拥护者,无神论者。他们虽然不反对也不干涉我的信仰,但每次回国探亲时,在某些场合还是会感到隐隐的压力。这个时候,想起保罗的话就会给我莫大的鼓励。 我们是侍奉神的人,无论被别人接受还是看不起,诽谤或表扬,总有一天,“我们各人都必要把自己的事在神面前说明”(罗马书12:14)。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考虑别人怎么想或者说,但最终,我们做事的目的是取悦神。我们希望当我们和他见面时,听到我们的救主称赞我们:“忠心良善的仆人!” 求主给我每天忠于主的勇气。 主内 邵一轶 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