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天父必給我們最好的 (主內 黃澤群長老 黃周乃琨師母)

天父必給我們最好的   想不到碰上多年不見的醫學院老同學,恰巧他是檢驗我的肺部照片的專科醫生。老同學難得相見,卻從他口中聽到晴天霹靂的消息——我得了第四期肺癌! 雖然專業知識告訴我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肺癌患者是非抽煙人士,但總覺得自己一向身體狀態良好,加上工作及居住環境沒有什麼空氣污染,吸二手煙的機會也是絕無僅有,所以連續咳嗽幾個星期,家庭醫生要我去照肺X-光時,心中估計最嚴重也不過是肺炎吧。 殊不知出現在X-光片上的是斗大的陰影和肺積水,進一步檢查更證實癌細胞已轉移到脊椎骨。死亡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值得害怕,因為我知道自己要去一個更美的地方;不過想到原本要和家人一起完成的美夢恐怕再難實現,以後Carol 跟孩子要走的路將會是何等艱辛和遙遠,還有對年老雙親和岳母帶來的沉重打擊,——–我需要回到永生神的應許: 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路11:11-13) 就算是地上不完全的父親,也絕不會把有害之物——不能吃的石頭,不潔淨的蛇,有毒的蠍子——給孩子,何況是愛我們的天父呢?因此我深信,患上癌症是經過掌管一切的天父容許才會臨到我身上,這不會是石頭,蛇或蠍子,縱然處境叫人難受,背後必定有祂的美意。 感謝神!祂已經賜了聖靈作為我的“保惠師”。在不久將來要面對的漫長治療過程中,就算最愛我的親人和主內肢體,也不能分秒與我同在,也不能真正體會我的痛苦;但聖靈卻是我隨時的幫助,祂會伴隨我走過死蔭的幽谷,保護我不至遭害。   正如我在教會營裡的分享,人生本不完全,也多有苦難,但面對百般的試煉我們仍然可以看為大喜樂,因為知道愛我們的主曾為我們親嘗人生各種各樣的苦難,保惠師聖靈更是時刻與我們同在,一步一步保守安慰,至終是要我們靈命得以成長,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我和我的家人都願意完全順服在神的主權下,在我要走完地上剩餘的天路,無論是长是短,時刻都能高舉基督,活出從神而來的信望愛;也願意弟兄姐妹與我們一同經歷神的信實,因為天父必給我們最好的。     主內 黃澤群長老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們,   這几天我們一家經歷了前所末有的"打擊",而且是一擼到底的。自從得知Johnson患如此重疾時,我們開始是難以置信,繼而是震驚,徬徨,悲痛,擔憂,檢驗報告沒有為我們帶來希望,而是一次次的失望。但是我們還是選擇了順服,而不去問為什麼.因為神必有祂的旨意,既使現在我們不清楚,但我們堅信祂是信實的,因為祂已告訴我們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為此我們要贊美感謝神,也感謝牧師師母和各位弟兄姊妹的安慰支持,有你們的同在,我們垮不了,一定能打贏這埸又長又硬的仗。讓我們一起同心合意的禱告,因耶和華一定聽取我們的懇求,祂必收納我們的禱告!   主內 黃周乃琨師母

天父必給我們最好的 (主內 黃澤群長老 黃周乃琨師母) Read More »

2014 教会营后感言 (趙佩松 弟兄)

2014 教会营后感言 怀恩堂2014教会营结束了。 当我们全家人刚刚回到家时,大儿子Samuel 就道出了每个人的心思,那就是盼望很快到周末,可以又回到教会见到亲爱的弟兄姐妹。教会营让我们真地尝了一回在地如天的滋味。 实在感谢神!两天的营会让我们都有机会重新认识和思考“与神和好,以神为乐”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真正意义。牧长们不仅为营会精心准备了有针对性的信息,还给弟兄姐妹留下了充分地思考,探讨和交流的空间。谢牧师带领我们从认识我们自己开始, 深入浅出地指出了‘与神和好’的必然路径; Gordon 长老启发我们如何能像马利亚一样以神为乐, 佳德传道提醒我们要在“微声”中寻求耶和华的面;Johnson 长老勉励我们在百般试炼中也要常存喜乐的心, 因为“主必看顾”。每一场信息都引领我们进入神更丰富和宝贵的话语,每一次分享讨论都见证了神的能力与恩典。安光弟兄的见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家庭与神和好之后的更新,也分享了他们所经历的神所赐下的喜乐。 Carol 师母的分享更见证了一个基督徒在面临苦难的时候, 因着对神的信靠就从神得到那出人意外的平安, 苦难变为了宝贵的试炼和人生的祝福。 营会不但供给我们属灵的佳宴, 神也丝毫不亏待我们的肚腹, 感谢姐妹们的爱心预备, 丰富多样的茶点让我们每个人都在餐台前流连忘返。 老实讲,这次营会我曾有过一些犹豫要不要参加,一方面早就知道这次Samuel是唯一一个大男孩, 在营会中可能会很无聊,他也屡次表示不想参加。另一方面,也觉得这次营会的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用这笔钱孩子们也许能过一个更快乐的假期。不过当我和庄丽意识到营会也需要我们的事奉的时候,感谢神,祂让我们顺服祂,尽管当时内心还是多少有些不情愿。神知道这一切,祂实在是有恩典有怜悯,就在最后的时候,神给Samuel预备了一个伙伴Alex。虽然营会只有三个大孩子, Cindy, Alex和Samuel, 但他们作为Group Leaders尽职尽责, 照看自己组内的弟弟妹妹,无论是在泳池中,球场上还是游戏活动时,大大小小的 孩子们就像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彼此相爱。 Samuel不但没有感觉无聊,还非常喜欢营会,同时也得到了锻炼的机会照看弟弟妹妹们。 不但孩子们享受营会,我也非常地享受和弟兄姐妹在一起的时光。我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感, 营会就像是天父为我们预备的天国生活的一个小小的预演,弟兄姐妹和睦同居是何等的美善!难怪营会最后一场信息,Johnson长老带领我们唱《主必看顾》的时候, 很多弟兄姐妹都相拥而泣。 这是与神和好, 作神儿女的幸福的泪水,是虽经苦难,神必看顾的感恩的泪水, 也是弟兄姐妹即将分别的不舍的泪水。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营会, 却让我们每个人经历了神满满的恩典和祝福,这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真心盼望下次营会能有更多的弟兄姐妹参加,让我们的教会领受神更大的祝福。   主內 趙佩松弟兄

2014 教会营后感言 (趙佩松 弟兄) Read More »

爱与被爱 (许志平 长老)

爱与被爱   晚上夫妻两人散步时,太太常说,我们教会有些姐妹真是好福气,可以让弟兄死心塌地毫无怨言地为家里做事,自己可以静静地躺卧在弟兄营造的爱河中,欣赏似地看着弟兄忙前忙后。我们在羡慕这些姐妹有这样的好福气,在敬佩弟兄有如此‘舍命’之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我们的婚姻生活以及日常基督徒生活中摆正爱与被爱的关系。 是的,这些弟兄能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效法并实践耶稣‘舍命’的爱,遵行圣经的教导,“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5),确实令人敬佩。作为被爱的姐妹, 圣经也有明确的教导,“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弗5:22)。这里的‘顺服’在原文不仅有‘顺从’‘听从’被动的意思,也有‘支持’‘帮助’主动的意思。原来神对夫妻的教导,是要我们夫妻彼此相爱,彼此支持。被爱的一方并非只是静静地享受,也要通过言行主动回应,支持鼓励配偶;爱的一方并非只是一味地付出,也当常常体会到配偶的体贴,感激和支持。 因此,在神所祝福的婚姻关系中,夫妻都应该能够感受到爱与被爱。不论是爱的一方,还是被爱的一方,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愿意效法主耶稣,争相为对方付出,支持彼此的服事与工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这样的生活见证,向世人真真切切地见证主耶稣的爱,无疑是神所喜悦,所纪念的。 这样的认识也让我联想到神的爱和自己的反应。神的爱是那样的主动,甚至用在十字架上完全的‘舍命’来爱我(罗5:8)。以前,悖逆的我心里刚硬,很难理解神这样主动牺牲的爱。现在作了基督徒,也知道并理解了,但很多时候只想从神那得些好处,只想躺在神的爱河中静静地享受。我们应当如何回应神的爱呢?圣经告诉我们:「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约一3:16-18)」。神喜悦神的儿女积极回应祂的爱。在我们弟兄姐妹之间,要用行为和诚实彼此切实相爱,彼此切实相助在我们的亲人和周围的朋友中间,不只是分享彼此间的思念与关爱,更要分享耶稣赦罪的爱,传讲耶稣死里复活的大能,述说我们得救的缘由和盼望。   主内 许志平 长老  

爱与被爱 (许志平 长老) Read More »

以神為榮耀的喜樂 (陳佳德 傳道)

以神為榮耀的喜樂        9月6日的中秋福音晚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像:劉棟兄獨當一面的主持整個晚會和自創的模仿秀、詩華姐自編自導和音樂小組參與演出的話劇、秀維姐帶領的兒童表演、Johnson長老分享的信息、Vivian和Jason扣人心弦的獻唱。台前精彩的演出,在歡笑聲中給出席的朋友們帶來無窮的喜悅,在平靜中把主耶穌基督叫我們“與神和好”的福音帶給所有的朋友們。 台前放心的演出,是因為知道在幕後有一隊弟兄姐妹也正在獻上他們馨香的事奉:海燕姐妹精心製作的投影、Melody和Lan的熱情歡迎、粵語之家的場地佈置、懷青的收拾、王晶姐率領的廚房清洗大隊、當然也少不了弟兄姐妹和朋友帶來的美味佳餚、林太的月餅、Unicell的水果、鐵讓兄煮的米飯、佩松兄設計的晚會單張、弟兄姐妹對福音朋友的邀請、更不能不提整個晚會的統籌Mark兄對每個負責小組的叮嚀和督促。從台前的表演到幕後的看管兒童,從前方的信息到廚房的清洗,整個晚會洋溢著一種佳節的氣氛,一種弟兄姐妹和睦同居、同心事奉的美景。如Mark兄晚會後的感言,“弟兄姐妹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詩篇一百三十三1)。弟兄姐妹在主里合一同心的擺上,不分大小的事奉,有什麼就做什麼,缺什麼就補什麼,為著高舉基督,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神。這樣的事奉,不但讓我們見證了“與神和好”的福音,更讓我們真正體會到何謂“以神為樂”。 保羅在羅馬書五章10-11節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在這節經文裡,“以神為樂”可以指“在主裡的喜樂”,也可以指“以神為榮耀”。這份榮耀(或喜樂)不在於我們能拿什麼特別恩賜來獻給神,也不在於我們所做的是不是最重要的崗位。這份榮耀,只在於我們如何回應耶穌基督的救恩,因為只有在耶穌基督裡我們得與神和好,以神為樂。神所看重的,不只是我們做了什麼來獻給主,神更看重的,是我們如何獻上自己來回應從耶穌基督而來的救恩。使徒保羅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以弗所書4:1-7)」當我們如此行,神就大大祝福。 弟兄姐妹,你有嚐到以神為榮耀的喜樂嗎?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常與我們同在。 主內  陳佳德 傳道

以神為榮耀的喜樂 (陳佳德 傳道) Read More »

神不虧待我們 (黃周乃琨師母)

神不虧待我們 詩人大衛說:“袮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袮以外”(詩16:2) 是的,身為天父的兒女,我們是有福的,因祂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美好計劃,祂要按照自已的方法來成就。神是全能全知的,所以祂一定有好辦法。然而,無知的我們卻往往自以為是,想用比神“更好”,更合已意的方法去達到目的,結果呢,事與願違,常常是陪了夫人又折兵收場。 歸根究底,問題的徵結就在於我們對神的信心不夠。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看錯地方了。當面臨困難時,我們的目光只看到困難,越看越難,越困約深,於是病急亂投醫,想用自已的方法,最快的時間去解決;我們沒有看到神,沒有靜下心來聽聽神怎麼說,更沒有問問神我們這麼做祂喜悅嗎? 二十多年前我和大家一樣,離鄉背井來這裡讀書深造,過著海外學生的緊日子。當時布里斯本剛剛開始有了第一份華人的社區報紙,我偶爾也為他們寫寫文章,一方面可以學以致用,一方面又有點收入。記得有一次老編要我寫介紹一個華人團體的訪問稿,一連三期,稿費也吸引,我一口就答應了。可是當我拿到進一步的資料時,才知道其實這個團體是有民間崇拜迷信的背景的。當時我就一下子懵了:寫不寫呢?不寫,150元的稿費就打水漂了,二十多年前那可是三週的房租啊。寫,我內心爭扎,沒有平安。當時我就向神禱告,我說神啊,我該怎麼辦? 我很想應這個稿約,其實沒什麼,它也不是拜什麼偶像,應該可以吧。如果不寫,那他們以後不再給我稿約了怎麼辦?感謝神,當天的靈修祂給了我這句話:“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10:23)我深信神知道我的需要,祂必供應,祂不虧待我,祂更希望看到我的忠心,於是我決定辭去了那個稿約。 當我在團契與弟兄姐妹分享這件事時,有位姐妹問我有沒有時間幫一位在昆大研究亞洲考古學的博士生翻譯一些中文的考古資料,不過稿費沒定。我說正好我沒有稿約在身,可以試試。當工作完成時,那位女士把一張支票交在我手中,我向神說哈利路亞贊美神!那是一張150元的支票。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把眼光放錯了,沒有定睛在能力的源頭神那裡。以賽亞書40:9說:“看哪,你們的神”,昔日猶太的百姓要認識神,今天的我們也要認識神。我們是屬神的人,但是我們有沒有真正認識我們的神呢?我們願不願意憑信心去經歷祂的大能呢?我們是否願意像使徒保羅一樣,順服神的方法:不拿掉他身上的刺,但賜夠用的恩典使他得勝。還是一意孤行,一定要神拿掉那根刺?當我們不看神時,我們的處境堪虞,看不見亮光,沒有喜樂;我們定睛在神,就會重新得力,經歷與神同在的甘甜,這也是神所喜悅的。 主為我的罪死,我為死而复活的主而活,凡事尊主為大,凡事順服忠心,討主喜悅,祂是信實的,祂的應許永不落空:“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主內 黃周乃琨師母

神不虧待我們 (黃周乃琨師母) Read More »

渐冻人 (郭俊峰弟兄)

渐冻人 最近网络上面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冰桶挑战赛,为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病人慈善捐赠的同时,也提醒世界关注这尚未能够医治的病症。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俗稱為漸凍人症,是一個漸進和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得病的人像被冰雪冻住一样,丧失任何行动能力,但这个过程不是迅速的,而是身体一部分、一部分地萎缩和无力。今天是腿,明天是手臂,后天到了手指,连控制眼球转动的微少肌肉也不例外。最终等待他们的是呼吸衰竭。不过,这一切都在他们神志清醒、思维清晰的情况下发生,他们清晰地逼视着自己逐渐死亡的全过程。仅在中国,就有超过20万的“渐冻人”。 前几天,在图书馆里面借了“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这是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的回忆录,故事講述一個人在職場上打拚的米奇,在電視上看到他最敬愛的大學教授墨瑞患了不治之症(ALS),不久于人世,深感惋惜,重新探望并在教授最後的三個多月裡,每个星期二討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包括愛、婚姻、家庭、饶恕、死亡等等。当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经历了教授身体功能慢慢的退化,生命无情地流逝。在这样的时刻,重新思考人生,会发现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太过重视的东西,变得无所谓。在书中,一次教授对他的学生说“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会死,但是没有人会把这当真。不然的话我们就不会这样”。如果用我们基督徒的话重新来复述,可以说:其实人们不知道有神,不然的话,我们就不会这么活。 一转眼,自己已经成为一个“老基督徒”了,但每当提起的时候,心里总有不安。因为我自己有两个女儿,一个12岁一个3岁,如果12岁的女儿身量长得像3岁的女儿,不知道我们这做父母的要多担心。我相信神也是这样担心我的成长。 记得巍巍师母曾经在整理我们天路历程的时候总结说大家最多引用的经文是罗马书7章18节:“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似乎这段经文给我们良心上面很大的安慰,让我们在软弱上面有了“共鸣”。我们常常停留在这句话上,感谢神的“善解人意”。不过牧师也常提醒我们,不要停留在圣经里面所提出的问题,要关注神为我们的解答。就像神一次次差遣先知,责备以色列人,但神最后神都会给“选民”预备道路,而真正的道路就是主耶稣。当我们从罗马书继续读下去,保罗在罗马书7章25节说: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 圣经里面说”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 4:16】虽然我们的身体符合这个世界的律,日渐毁坏,但是神却让我们的内心一天新似一天。神要我们的内心一天一天成长,不要让我们的灵被世界冻住。   主內 郭俊峰弟兄

渐冻人 (郭俊峰弟兄) Read More »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張正昂弟兄)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每次團契查經都能讓我得以反省自己過去的作為,而神的話如同一面照妖鏡,讓我看到自己在信主和未信主前的行為以及對人、事、物的看法有何不同。更深層的反省自己,信了那位真神,那位願在十字架上為我的罪而死的神,自己是否還是三心兩意的讓以前的老我回來掌控我的行為?成為信徒之後,我是否有在神的話語中成長? 在上次準備團契查考 “神的故事,你的故事” 第11 課“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時,我有很多的感觸和領受。這一課是以羅馬書第三章為主,其中第24節「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求贖,就白白地稱義」讓我再次看到唯有聖潔的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和捨身成為我的贖罪祭,我才得以在神面前成為義人。同時也想起以前未信主時,我一直相信我能依照自己的善行去補償抵消認為我所犯的罪,當面對死後的審判時,我應該能上天堂,這樣的認知在認識主以後全被推翻了。聖經說「你們要追求聖潔。人非聖潔,不能見主的面」(希伯來書12:14),我豈能用善事去遮蓋我的惡呢?我現在明白我的自義。 羅馬書3:9-12「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麼,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連一個也沒。」在神的眼中,世上的人都是罪人,但神的救恩不只給猶太人,也包含我和全世界的人。讀到此,心中對神這份的救贖計劃真正感動,若沒有讓主耶穌成為我這個罪人的中保,我的生命無法得到救贖。 這一課最後藉由保羅在羅馬書3:27-28「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說明了從神接受這義、這稱義的途徑是信心。對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因為信心的效驗是取決於信心對象的真實性,這段經文也再次堅定我心中確信的對象是那一位從死裡復活的神,而不是廟宇裡的關公、菩蕯或者是路旁的土地公,這些都是由人手所造的偶像。而且希伯來書11: 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心中銘記警惕自己須更像主也才是呼應對神的信心,也懇求神增添我力量,使我有更大更多的信心,繼續與祂同行前方的天路。感謝神!   主內 張正昂弟兄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張正昂弟兄) Read More »

务要传道 (张镭 弟兄)

务要传道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2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这教导我们传福音的时候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还要用心。有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乘客,每次乘坐我驾驶的公交车时,都要给我留下福音单张,单张虽小,却包括了福音和救恩的机要内容。下车时,总是对我说,“God Bless You!”。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还有这样的负担和责任,要将福音和救恩传给他人,甚至一个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说明这个老人把福音和救恩看得何等宝贵和重要。反省自己,过去在向亲人们传福音的时候,实在没有专心。常常谈论世上的事务多过谈论属灵的事,也很少专门腾出时间,认真专注地把完整的福音传给他们。 相比前面提到的老人家,我给亲人讲福音的时候,时常感到不自在,支支吾吾,且不全面,因为我在家是最小的,似乎只应该我听他们而不应该他们听我。这不是以福音为耻嘛!保罗在罗马书1:16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我应该以保罗为榜样,以福音为乐,放胆传耶稣基督的福音。 最近,我们举家回中国探望病危的母亲,蒙神的怜悯,给我们有机会在母亲生命最后的关头再次向她老人家传福音。感谢赞美神,母亲这次清楚地表示她愿意相信耶稣,使她最后能够安息主怀。回想过去十几年中曾回国探望母亲数次,虽多次与她分享耶稣的福音和神的救恩,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没有把向亲人们传福音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没有传福音的紧迫感,总觉得他们都好好的,不着急,还会有时间、还会有机会,下次见面还可以再传。我母亲晚年身体一直不错,活到九十二岁也从未用过拐杖,在家一切自理,无须人照顾,全家人都觉得她起码会活到百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心里没有紧迫感来向母亲认真地传福音。母亲此次患病来得突然,而且病情急转直下。我们在澳洲得知她的病情后,非常担心母亲的得救问题。若不是神的怜悯,她很可能失去得到神的救恩的机会。如果母亲没有得救,就意味着我们这次与她永别。现在母亲已经得救,我们今后还会在天家再次相聚。这是何等美好的盼望! 弟兄姐妹,如果你的亲人还没有信主得救的话,希望大家从我们身上学到功课,不要再拖延向你们的亲人传福音,抓紧每一个机会给他们讲救恩的真理,让他们尽早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做他们的救主,成为神的儿女,回到神的家中,一起事奉敬拜爱我们的神。亲人们信了主,我们就在永恒里会与他们永远在一起,否则就是永远的分离。向亲人传福音是我们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最好最有意义的工作和义务,这是神藉着保罗给我们的嘱咐:「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5)」你我还了多少福音的债?   主内 张镭  弟兄

务要传道 (张镭 弟兄) Read More »

耶稣所传的福音 (丁荣刚 弟兄)

耶稣所传的福音 最近读了美国麦种传道会出版的“耶稣所传的福音”,书中对耶稣所讲的福音清楚又直接的解释,和现在很多流行的所谓福音,真是天差地别。很多流行的福音缩减为一个简单又吸引人的信息:耶稣是一位慈爱的救主,很有耐性地等罪人来“接受”祂(或邀请祂进入他们心中)。祂立刻就赐下永生。但这种“简化福音”都不提耶稣明确指出永生之路是小的,只有少数人能找到;永生之门是窄的,只有少数人能进。耶稣呼召群众时也明确指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耶稣要人悔改认罪,跟从祂,如同“奴仆”一样完全顺服“主人”的旨意。“奴仆”是一个讨人厌的观念,以至于很多圣经译本把它软化翻译为“仆人”。然而基督是主,门徒是奴隶,要完全降服主的旨意,这是跟随祂的人首先必须和祂建立的关系。无论在信主前还是现在,总是觉得这要求挺吓人的。耶稣难道就不怕把人都吓跑吗?确实,有些原想跟随祂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后就退却了。但耶稣不怕人会被这些严厉的要求吓跑。祂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 天父的旨意很明确:藉着三千四百年前以色列人在旷野靠着天上降下的粮存活这个神迹,预表神子耶稣基督成了肉身降世,祂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祂是“生命的粮”,使一切信祂、跟从祂的人得以存活,进入永生。那些拒绝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不明白这位肯为奴仆舍命的主人,是要把世人从“罪的奴仆”救赎成为“主的奴仆”,然后经由门徒顺服天父旨意的操练,转为“主的朋友”! 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的吩咐,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奴仆,因奴仆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3-15)」遵行天父旨意是门徒一生的操练。主耶稣警告那些自认为得救,却不顺服神的人:「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 这本书让我看到那些“流行的福音”想把福音中扎心的信息软化,好迎合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我重新思考耶稣所传的福音,促使我在神面前反省:我是口称主啊主啊,却不遵行主的旨意吗?我侍奉的动机为何?为满足自己的还是神的心意?我肯下功夫来查考明白神的话吗?有没有曲解软化福音的信息?求神怜悯,能靠着圣灵走信靠顺服祂的道路。   主内 丁荣刚弟兄  

耶稣所传的福音 (丁荣刚 弟兄) Read More »

祷告中的信心 (张晓龙 弟兄)

祷告中的信心 很多基督徒在饭前、早晨晚上祷告,而且在特别需要神帮助的时候也会祷告。但是,我发现自己在还是很难做到完全的仰望交托,以致难以经常体验与神沟通所带来的平安。不过当自己技穷,真正认识到事情无法自己掌控,而完全放下自己来到神的面前,神总是赐我出人意外的平安,并托着我一路走来。 荒漠甘泉中写道,我们失了信心的祷告,等于否认神在圣经上给我们的应许,也否认神在我们心中给我们的一声“是”。这种祷告表示我们的心没有安息,没有安息就是不信祷告的答应。不知道弟兄姐妹们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境况,经常在祷告中跟神说,我全然交托,但是祷告后,依旧想用自己的聪明和办法来解决问题,总想在绞尽脑汁时,神忽然让我灵机一现。不过这种灵机貌似从没出现过,反而在心中给自己增加不少的负担,和焦虑的情绪。我现在想想,其实我就是对神的应许没有信心。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 11:24)」神在圣经里面已经清清楚楚告诉我们,这个信心的重要性。虽然我也读圣经,但是我自己经常因为在圣经话语中扎根不够稳固,已经得到神的应许,却仍旧抓住心里的担子不放。不过上帝真是很怜悯我,让我这样软弱的人,在诸多事情上,都得到保守,例如,移民申请的顺利,有个好机遇找份不错的工作,工作变动让我免遭裁员等。这些事情上,开始自己都用尽个人招数总是不如意,神动工时总是在我放下自己,完全用信心依靠时。 上帝所赐往往不一定是我所求的,但是却都比我期望的要更好。当我回想神在我身上的恩典时,信心总会大大加增。所以,我觉得祷告中信心的增长,不单单需要多吸收神的话语的养分,而且要多数算神的恩典。这样,让祷告的生活和圣经的话语相互应证,能帮助我们建立在祷告上的信心。希望我们弟兄姐妹在彼此生活中多分享共勉,让祷告中的信心得以更加坚固。   主内  张晓龙弟兄   主编注释:马可福音 11:24上文耶稣教导门徒要信服神,照着与神立约的应许祷告,求神把圣殿成为万民祷告的殿,不要像祭司长和文士等宗教领袖不信从神,把圣殿变贼窝,以至以色列如同原来应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却是虚有其表,有叶无果,白佔地土,惹神愤怒,让其连根枯干,被列国灭亡。门徒应警醒祷告,当主再来时,那些信服神,祈求救恩的门徒终必得救,如同撒迦利亚书14:4描述橄榄山裂开,让耶路撒冷剩余的居民可以从山谷有一条出路迅速逃生,因耶路撒冷被万国攻取。撒迦利亚书14:8应许神拯救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启示录22:1描写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圣城内一道生命水的和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神的应许必然成就!

祷告中的信心 (张晓龙 弟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