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我的故鄉 (道書林弟兄)

我的故鄉 去年聖誕節我們去了Sydney的一個教會與當地的華人朋友們及弟兄姐妹們一齊慶祝聖誕節。那天, 教會的弟兄姐妹預備了很多豐富多彩的節目及食品, 與當地的華人朋友們分享節目。在輕鬆和愉快的氣氛中帶出了福音信息。那天應邀來的朋友們願意接受神預備的救恩。 聖誕節的晚上,飯後我們出去散步,看見掛在天空的月亮,心中就想起了李白的詩: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聖誕節雖然不是一個中國的節日,卻也是西方家庭和親人相聚的節日。那天, 在Sydney 的朋友們, 他們會思念他們的故鄉嗎? 故鄉應該說是我們歸屬的地方, 那是不是我們出生和長大的地方? 對我來講香港是我的故鄉。在那裡,有我的童年的學校,我的故居,及許多美麗的回憶,香港應該是我的故鄉。但是,香港變了,學校改變了,故居也不見了,現在,往事只能回味,香港對我是一個陌生地方。 對於另一些人他們記憶中故鄉的片段還存在,思念故鄉時還可搭飛機回鄉探望親人享受親情,或者舊地重遊,重溫舊夢。 聖經希伯來書11:15-16指出:人若想念地上的故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可是有信心的人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有信心的人已經用信心的眼睛遙望這座神為他們預備的城。 使徒保羅說: “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 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作萬事的, 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 (以弗所書1:11)。“聖徒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以弗所書1:18)。 感謝神, 我們有如此豐盛的基業, 在神的兒女來說, 神預備的基業就是我們屬靈的歸屬的地方,永恆的家鄉。我們知道, 在已定的日子, 我們會在屬靈的歸屬的故鄉與主永遠同在。這屬靈的故鄉,永遠不會改變的。 那天,在Sydney接受福音的朋友們, 已得到神所預備的基業-永遠的故鄉。哥林多前書9:23 「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希望我們繼續傳福音, 幫助更多的人與我們同享天上更美的家鄉。   主內 道書林弟兄  

我的故鄉 (道書林弟兄) Read More »

信心與經歷 (張曉龍 弟兄)

信心與經歷 每個基督徒都應當具備信心,但是信心又是每個基督徒不斷去經歷、學習、成長的功課。 回想剛剛信主那一會兒,我的信心主要來自於聖經裡的見證,弟兄姐妹的見證分​​享。不過,這些都和自己生活沒有真正的連接,當自己真正遇到難處,需要自己依靠神的時候,信心就軟弱了。 “上帝是不是聽了我的禱告?禱告真的有用麼?”這樣的問題經常會出現在我心裡。 記得我剛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一直向神禱告,希望能進入我期望的設計單位。但是神卻沒有按我所求的來成就,而給了一份我最不喜歡的現場監理的工作。當時心裡就很失落,自己的信心也跌入低谷。不過上帝真是有憐憫、有慈愛,他總是通過弟兄姐妹給我鼓勵;在工作與生活上也不斷激勵我。我開始發覺,其實這個工作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糟糕。然而,就在我慢慢放下自己的期望,學習順服的時候,神就把一份我一直喜愛的設計工作放到我的面前。 2013年澳洲工程界受經濟下滑影響各公司大裁員。我禱告求上帝保守我的工作。上帝雖然不是按我所求的把我留在原來部門,但是卻通過轉換部門使我避免了減少工時,甚至是裁員。在買房的過程中,神也奇妙地讓我們買到全家都滿意的房子。同時要感恩的是賣房的中介也是主內的弟兄。他熱心地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 買房簽約後,又面臨提早解除租約,有一段期間找不到承接的租客,很擔心一邊交利息,一邊又要交房租的重擔超過我們的能力。雖然在過程中我的信心還是會起伏甚至軟弱,但感謝主,售屋主願意延後交屋日期,而原住處也租出去了。當全家經歷神體恤我們的軟弱,神仍按神的時候成就事情,我們就學習到信心是基於神的信實可靠、神的應許,而不是我們對環境的感覺。 馬可福音4:35-40記載門徒的信心與經歷: “當那天晚上,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到那邊去吧。」門徒離開眾人,耶穌仍在船上,他們就把他一同帶去;也有別的船和他同行。忽然起了暴風,波浪打入船內,甚至船要滿了水。耶穌在船尾上,枕著枕頭睡覺。門徒叫醒了他,說:「夫子!我們喪命,你不顧嗎?」耶穌醒了,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耶穌對他們說:「為甚麼膽怯?你們還沒有信心嗎?」” 每一次的經歷都是操練我看到自己的無助和神的信​​實憐憫,我逐漸從信心的嬰孩慢慢地有所成長。耶穌說:「不要怕,只要信!(馬可福音5:36)」讓我們在人生風浪中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不斷經歷這位平靜風浪、醫治疾病、使人復活的主!   主內 張曉龍 弟兄

信心與經歷 (張曉龍 弟兄) Read More »

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謝榮昌牧師)

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 2013年和一群弟兄姐妹聚集在高樓公寓舉行年尾感恩會,也等候欣賞跨年煙花。在倒數聲中“十九八七——-”迎接2014年。午夜已到,一朵朵燦爛煙花劃過星空。火樹銀花,五彩繽紛,有時如萬箭齊發,絢麗壯觀。”WOWWW”大家不禁地大聲叫好。煙花過後,只剩片片煙霧,幾分鐘前還在叫好聲中,不久就成過眼煙雲,此景只待成追憶。2013年不也煙消雲散了嗎?如何數算已經不屬於自己的日子呢? 2014年開始了,如何數算自己的日子呢?摩西在三千多年前,曾貴為宮廷王子,四十歲人生大逆轉,逃亡到曠野代人放羊,可說跌入谷底,。 八十歲被神呼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又在曠野走了四十年。摩西在荒野中不能上網,一定有時間常常仰望星空,也常常看到流星劃過星空,燦爛一時就消失無踪。摩西作詩說“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詩90:10)”馬年到了,按虛歲我六十四歲,雖然心裡還年輕,但已經不是“小馬”了。按摩西的算法,我應該是“老馬”,而且快要成為“飛馬”- 便如飛而去。 摩西用四種方法數算自己的日子: 第一是數量上的“短”。第二是性質上的“勞苦愁煩”- 人生遭遇如大水衝擊和烈日罩頂。第三是內涵的“空”。如果摩西想抓住的是宮廷王子的生活,那已成空。如果摩西想抓住的是年輕,那已成空。如果摩西想抓住的是地上的日子,那也很快就要成空。第四種數算方法更是驚悚:一生年日用完以後,人就不再能數算自己的日子,而是要面對上帝數算我們怎樣走過地上的日子-人一切罪孽隱惡都無所遁形。“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詩90:7-9)” 摩西作詩呼求上帝“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上帝指教摩西用四種方法數算自己的日子,使摩西得了智慧的心。原來上帝給我們悔改的機會、歸回上帝的慈愛!當我們曉得上帝審判的權勢,也按著上帝該受的敬畏來敬拜上帝,那麼我們與神和好,回到上帝的居所,上帝使我們飽得上帝的慈愛,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這就是以神為樂。 2014年未必是一切平順,馬到功成。可是我們知道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得著智慧的心,知道即令遇到苦難,上帝會照著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當上帝翻轉我們的困難,顯現上帝的作為時,上帝的祝福不只在我們身上,也祝福我們因敬畏上帝所作的工,並且祝福世世代代。  主內  謝牧師

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謝榮昌牧師) Read More »

數算主的恩典 (雷秀清姐妹)

數算主的恩典 2013年即將要過去了。回顧一年走過的路,感謝天父從歲首到年終一直看顧保守我們。他豐盛的恩典充充滿滿地供應著我們。我回想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居住。去年九月份搬家到西區,我們本打算在那裡住幾年。為了準時交租,我在日曆上把2013年整年要交租的日子都劃上了符號。當時也不知道先生的公司會搬遷到離西區很遠的Eagle Farm,也沒想到大女兒能考入布里斯本州立中學。租屋的地點會花費許多坐車開車的時間。我們想都不敢想在北區買房子,因為曾有銀行估計我們無法借到需用的款項。沒想到神為我們開路,有一天我們的銀行經理主動找我們談,結果説可以貸款給我們,而且出售屋子的老夫婦不願公開開放屋子讓人參觀,要打電話預約才讓參觀。價錢差不多就是銀行的貸款!我們還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神已知道祂兒女的需要,為他的兒女預備新居了。耶穌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馬太福音6:23)」“耶和華以勒-神必有預備”,我們確實經歷了。我們只要凡事藉著禱告交託予神,神必按他自己的心意賜福他的兒女。 另一件事情在兩個星期前,我九十五歲高齡的外婆安息主懷。外婆年輕的時候已聽聞福音,卻因著環境的緣故沒有接受耶穌作她個人生命的主。主憐憫她,在晚年的時候再次與主相遇,相信接受了主。外婆去世時是何等的安詳,就像睡了一般。三十年前,我的外公離世時,我們全家還沒有信主。我的媽媽思念外公,整整哭了好幾天。這次外婆離世,我心裡非常擔心媽媽會受不了打擊,就頻繁地打電話安慰她。出乎我預料,我媽媽很平靜,因為她深知外婆已在樂園裡,現在只是暫時分離,將來會有期在天家,與主永遠同在。因為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翰福音11:25)」這就是神給我們信徒莫大的恩典、盼望和允許。感謝主! 2013年,神在諸多重要的事上給了我們恩典,我們不忘記數算每日他給我們的恩典。神啊,“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詩篇16:2)我們日日忙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篇127:1)”神給我們的是超乎我們所想所求的。 詩歌《數算主恩》唱出了我的心聲: “當你掛念世事如同挑重擔,當你背負十架覺得苦難堪,若把主的恩典從頭數一數,必能叫你驚訝主奇妙看顧。”我越數算主恩,我心越甘甜。   主內 雷秀清姐妹

數算主的恩典 (雷秀清姐妹) Read More »

我怕放假 (陳佳德弟兄)

我怕放假 看到自己十二月份的日記簿突然空了不少覺得有點不知所措。平時習慣於忙碌的生活, 被會議和作業填滿的時間突然空餘出來,心裡反覺得不自在,立刻就想找點事情做來把它填滿,希望可以過一個充實的十二月。很快的日記簿裡又出現了幾個要做的重要事項,甚至又是多過我能在一個月內所能做的事情了。心裡雖然莫名其妙的踏實起來,但是仔細想一想,到底為什麼自己這麼怕給自己有更多的時間不做事呢?如果假期是給我們休息的時間,為什麼我這麼快又把它填的滿滿的呢? 我想其中有兩個原因。首先,我的安全感是乎來自這所謂的忙碌中。在忙碌的時候,我可能做了很多事情,這樣我在和別人談話時可以坦然地說我在忙於工作,就不會顯得自己無所事事。或許我以為這樣可以換來別人的認同,認為我是一個非常勤奮、有所作為的好基督徒。但是實際上我卻給自己加添了不少的壓力,也將這額外的壓力加在家人和周圍的人的身上。另一方面,我其實也真的很害怕自己無所事事,因為那種沒事做的感覺真的很可怕,會覺得自己很沒用,很無能,像個廢物一樣。 馬太福音十一28-30主耶穌對門徒說: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求主幫助我,讓我學習兩件事: 第一,做為主的門徒,我要學習到主耶穌那裡,因為在他那裡我可以得享安息。我需要在我的日記簿裡多餘留時間,不做任何事情,只單單到主面前來。這也正是主耶穌的心意,他願意我來得享他的安息。 其次,也只有當我到主面前時,我才能學習負主的軛和學主的樣式。我原本做不到的,現在靠著主我做得到,因為不是我在做,是主自己在做。主所託付於我的工作,不再是一個重擔,我也不需要去讓別人以為我在做很多事情,相反的,我可以坦然的安息在主裡面。因為主的軛是容易的,主的擔子是輕省的。 聖誕假期就在眼前,盼望弟兄姐妹不要忙於把假期時間給填滿,多餘留一些時間給主耶穌,那段時間可以什麼都不做,只到耶穌面前來享受與他同在的安息。相信主必大大祝福那一段與他相遇的時間。 主內   佳德弟兄

我怕放假 (陳佳德弟兄) Read More »

“守望者”, 還是“被守望者”? (卜昀弟兄)

“守望者”,還是“被守望者”? 上個主日牧師講道的時候,提到上帝立先知以西結作“守望者”- 要吹角警戒以色列民:“他聽見角聲,不受警戒,他的罪必歸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便是救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以西結書33:5-6) 我不由就走神了,想到教會裏面、自己生活中的幾位“守望者”: –  牧師。自己懶散懈怠的低潮時光,常常是牧師的提醒開導帶我走過; –  Mary。一想到Mary可能到師母那裏“告狀”,我就不敢“放肆”; –  中國學者座談會中的一位姐妹。從6年前我第一次來懷恩堂,到最近一次,在我的記憶中,就從來沒有缺席過。 沒有嚴厲的話,甚至都沒有說話,但他們每次在那裏那時的出現,都是對我的“警戒”。有一段日子我的生活當中,刀劍變成了溫水,若是沒有這些“守望者”,我怕是像在一鍋溫水中遊泳的青蛙,失去警戒,不知跳脫危險,等火漸漸加強,不知不覺已經被煮熟了! 我感謝他們、敬重他們。“守望者”也是很酷很美的畫面。但是再想一下,我不喜歡當“守望者”這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我時不時就缺席學者座談會)記得有一次,我和Mary與朋友聚會,我從逗孩子玩,不知不覺成了baby sitter了。大家聊得熱鬧,我卻得跟著孩子屁股跑。這只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要是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被“綁”在一件事上、一個位置上,我怎麽能堅持呢?還是做那個小孩子好,求上帝透過他的“守望者”來看顧我。我求“被守望”,所以禱告的時候常說:求主保守我的心懷意念… 而越求“被守望”,就越容易覺得自己沒有被看顧。以致於年初的時候,覺得上帝已經不管我了,敬畏上帝的心冷淡了,很少讀經和禱告。若不是妻子的焦慮和催促,能夠一起和牧師、師母幾次的分享、查經、禱告,都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這段低谷。 難道不能只做“被守望者”嗎? 拉回自己的注意力,聽到牧師提到另外一段經文:“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示錄12:11)這經文,已經給了我答案! 主內  卜昀弟兄

“守望者”, 還是“被守望者”? (卜昀弟兄) Read More »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鄒慧萍 姐妹)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聖誕節快到了,也比平日裏更多想到“要感恩”。我回顧信主以後的經歷:神沒有計較我的小信,一路以憐憫和恩典來帶領。 剛信主讀“出埃及記”的時候,我心裏還嘲笑那時的以色列人,為什麽他們那麽輕易就埋怨神,為什麽那麽快就忘記了神的恩典:他們在埃及看到神降十災使埃及王法老不得不釋放以色列人,逾越節的經歷記憶猶新,怎知他們離開為奴之地不久,看見埃及的追兵就懼怕、出口埋怨摩西「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他們剛經歷海水分開的神跡過了紅海,才在曠野走了三天,就發怨言沒水喝;出埃及才二個月十五天,以色列人在曠野又發怨言沒肉吃,於是神從天上的賜的嗎哪和鵪鶉…他們忘了感謝神已給的恩典,只看見眼前的困難,整天想的是神沒有給他們所要的。甚至得不到自己所要的,就想再回去埃及當奴隸。 過了這些年,我再也不敢嘲笑以色列人了,反而以為警醒。我不也時常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才領受了神的恩典,轉頭就忘記了,開始抱怨神沒有賜給我的,埋怨神讓我遇見的困難。我還記得,剛信主以後,我就申請到來澳洲留學,家庭教會裏的弟兄姐妹都幫忙禱告,等收到簽證後,我從一開始的感恩很快就變成了發愁,我在澳洲連一個認識的朋友都沒有,怎麽找地方住?總算找到暫住的地方,到了澳洲又發愁怎麽找長久一點的地方住…上帝一次一次奇妙的帶領,卻也讓 我一次一次的感恩然後再犯難。神終於讓我在人生中碰到了難題,讓我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回顧自己信主以來神奇妙的帶領:祂帶領我在中國的家庭教會參加了許多查經和訓練;之後來到了澳洲,找到了我們的教會;畢業以後,順利地拿到了綠卡,留了下來;這時神也帶領了牧師和師母也來到了我們當中;有教會裏弟兄姐妹的關心和情誼。感謝神,在澳洲賜給我溫暖家庭。要感謝神,這些年裏,賜給我許多祝福,也讓我經歷困境,讓我成長。他對我不離不棄,即使在困難的時候,我以為他離開了的時候,他仍然在保護著我。 我明白前面的路程並不平坦。但是聖誕節再次提醒我,主耶穌為我們降生。神愛我們,甚至把他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還有什麽留下不給我們的呢?求上帝保守我做一個不忘本、知感恩的兒女。 主內    鄒慧萍 姐妹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鄒慧萍 姐妹) Read More »

小孩子的样式 (庄丽 姐妹)

小孩子的样式 曾听到这样一句话:“去问问孩子们吧,他们刚从上帝那里来,他们知道一切。”  这令我想起耶穌曾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 3)」耶稣要众人回转变成小孩子谦卑、单纯、信赖、愿意听从教导的样式。今年弟兄姐妹们在婚姻小组中分享如何按照神的心意养育小孩时,也常感慨从孩子那儿都学到了不少东西。最近我从两件小事,再一次学习了信靠交托的功课。 一个晚上先生因为有事晚上没能回家吃晚饭。我和两个孩子吃过晚饭之后,孩子安静地做作业,我也抽空整理一些文件。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十分急促的“嘭、嘭、嘭”的砸门声(有门铃,来人却没按),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很吓人。小儿子一下站起来跑到我身边,颤声道:“妈妈,我害怕!是不是坏蛋呀?”尽管当时我心里也犯嘀咕,觉得来者不善,但仍然拉着他的手安抚他,说:“别怕!有妈妈在!”仅这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即刻由害怕转为全然的放松,肯定道:“OK,妈妈在,我不怕!” 另一次是带孩子们去滑冰,大儿子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崴了手腕,当时手痛得一个劲儿地抖,头也有点发晕。孩子担忧地坐在冰场边上问我:“妈,我不会有事吧?”在确定没伤着骨头之后,我肯定地安慰他:“不会的!妈妈帮你揉揉,慢慢活动活动就好了。”听了这话,孩子放心地笑了…… 这两件事都让我感叹: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是何等大!当你告诉他们“没事”、“别怕”的时候,他们总是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每当遇到困难、麻烦、危险时,他们会选择完全交托给大人。反观我自己,虽然信主很多年了,理论上知道 神是值得信赖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我的益处。但在遇到具体的事情时,对神的信靠仰望有时真的还不如一个小孩子那么纯然。 今年景气较差,先生诊所的生意较往年清淡。我心里就开始着急了,想东想西的。神藉着腓4:19保罗的祝福提醒我:「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箴3:5-6也提醒:「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感谢神,神是富足的,祂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 神喜悦我们不存一丝杂念全然的仰望。信靠,顾名思义就是:相信和倚靠。我既相信神,却未能全然倚靠祂,真是小信了。只能再次来到神面前,求神怜悯我,赐给我如小孩子一般单纯仰赖的心,把自己完全地交托给神,就像小孩子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爸爸妈妈一样。 因为我知道“ 神向我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耶29:11)祂为我预备的始终是最好的。 主内 庄丽 姐妹

小孩子的样式 (庄丽 姐妹) Read More »

向目標邁進 (林詩華 姐妹)

向目標邁進  11月牧師開始為我們上釋經講道的課程。牧師勉勵學員們不論是對人傳講神的話語,或者帶領查經班,或者講台服事,都應該按著釋經講道操練的方法預備。牧師指定每個學員都要讀幾本書,並且寫讀書心得,使用投影機在訓練班上報告。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全民讀經法」。書中提到美國蓋洛普調查, 有82%的美國人相信聖經就是神的話,  超過一半至少一個月讀一次聖經,  卻有一半的人無法說出任何一卷福音書的名稱。只有少於半數的人知道登山寶訓是誰講的! 我不能嘲笑書裡提到的這些人。感謝神,感謝牧師,  我在教會裡有很多學習聖經的機會,如果不是牧師提醒, 今天我也還說東方“三”博士。在讀這本書作功課之前, 我也認為把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丟入獅子坑和火坑的是同一個王。 我們都知道透過讀經的才可以使我們的靈命成長, 成熟, 結出聖靈的果子,但是為什麼不讀經?本書列出了幾個理由: 認為聖經裡提到的事無法在現代生活中運用;認為聖經太難, 不知道該怎麼讀。認為讀經是傳道人的工作, 我們只要禮拜天聽聽講道就好;認為 沒有時間;對聖經有懷疑; 覺得查經沒興趣。 的確,聖經是需要我們花時間去研讀,去查考,去思想,去尋求神話語裡豐富的寶藏。我們在學校研究學問,也一樣需要努力學習才有成果啊!箴言2:4 「尋找祂, 如尋找銀子, 搜求祂, 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忙碌的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抽出時間來作聖經功課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我經常在工作或者是作家務的時候, 心裡就開始著急書念不完。讀書的時候也會分心想著我等一下要趕快去洗衣服, 肉要拿出來退冰,感覺蠟燭兩頭燒。奇妙的是, 心裡雖然焦急, 覺得應該是作不到了, 事情也是一件一件的完成了。 上課的時候, 牧師給我們看一大堆參考書, 大家都傻眼了。讀一本寫報告就快要了我的命,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書是要怎樣才能啃完? 牧師笑著問我們「老鼠面對一大塊起司是要怎麼吃呢? 」當然是一小塊一小塊,慢慢的吃, 只要持續不斷, 一點一點的啃, 總有一天可以吃完的。 在這過程中, 我雖然覺得不可能, 作不到, 快要不行了.  但是想到牧師願意花費八個週六的時間, 花費精神來為我們上課真的是神的恩典。每個禮拜天能夠來敬拜神, 聽道也是神的恩典。能夠參加成人主日學, 查經班也是神的恩典。在教會能夠服事也是神的恩典。不然一天也就過去了, 一年也就過去了,一生也就過去了! 管理專家Jim Collins提出一個“20 mile march”的概念:20英里等於32公里,一般人一小時可走4公里, 每天走8小時就是32公里,因此我們要立定目標, 每天不管天氣好壞, 心情如何, 總要朝著目標前進32公里,日積月累,就會到達。親愛的恩主一定加恩加力添智慧給我們去完成目標,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主內

向目標邁進 (林詩華 姐妹) Read More »

在主裏面有平安 (王晶 姐妹)

在主裏面有平安  從去年年初開始,我上班的公司進行大幅改組。這期間看到、聽到了形形色色的行為和言論。有些人因為在將近退休之日拿到一筆豐厚的離職金而竊喜,但大多數人因失去工作而傷心。公司最近又實施了一些內部改革,引起了很多議論。再加上媒體的關注,引起各種傳聞。我曾經很擔​​憂過。但神的帶領,現在心態平靜了很多。 神教導我:正如人會因為沒有熱能而感到冷,人也會因為沒有正確的信仰而感到空虛,進而受外界的影響。因為各種慾望而平添諸多不必要的憂慮和煩惱,因為世俗的樂趣多是短暫的,虛空的。作為基督徒,主耶穌給我們許多可以感恩喜樂的事。 首先,我知道神的憐憫白白地賜給我們救恩:以弗所書2:8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我們既然信了神,就當照神的話語去做「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 16-18)。 接著,我可以經歷被主的喜樂滿足:通常我們在順利的時候,自然會喜樂;但要在不順利的時候也做到喜樂不是一件自然的事。可是主耶穌要我們經歷祂的能力。保羅說:「弟兄們,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已經近了。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這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4-7)。」神旨意的奧秘只對願意順服真理、行真理的人顯明。你們行真理就被明白神的旨意。 最後,我可以因得益處而感謝: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中,我們會面對一些自己無能為力的事,這時藉著禱告尋求主的指引和幫助,相信自己面臨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上帝的掌管之下,上帝可以轉化我們的困境成為對我們有益,因為「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8:28) 。我們理當也為得益處感謝神。心存感恩會讓我們遠離驕傲自義和自憐苦毒,心情就比較不會起伏變化。 約翰福音16:33 「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裏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感謝主幫助我在主裡有平安。 主內 王晶 姐妹

在主裏面有平安 (王晶 姐妹)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