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歲月靜好 (唐东 姐妹)

歲月靜好 2009年底就盼望有孩子,这个看似天经地义的事对我和永刚来说却有如“mission impossible”。对神的信心摇摆不定,祷告时嘴上感谢神,心里却埋怨怀疑:圣经不是说让我们生养众多吗?为什么迟迟不给我们? 牧师师母对我们说:「要学会交托,等侯神的安排,而不是去命令神如何如何,因为神知道什么是最适合我们的,什么时间是最美好的。」然而,起初每次祷告说交托,心里却是另外一个声音。渐渐的,这另外的声音一点一点小了,祷告后内心真的有了平安。2012年复活节好消息来了,信心的操练也拉开了序幕。 怀孕初期三个月不时有小出血,信心随着起伏。十二周唐筛结果1:160高危指标,加上另一个1:39的超高危!遇到这状况胎儿将停止发育而流产。做唐筛的前一天是周日。Johnson长老讲道讲解路加 18:40-43「耶稣站住,吩咐把他领过来;到了跟前,就问他说:“你要我为你作什么?”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耶稣说:“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瞎子立刻看见了,就跟随耶稣,一路归荣耀与神。」周一当医生告诉我们唐筛结果的时候,我脑子里瞬间一片空白。突然,长老的讲道闪过脑海“耶稣说: 你可以看见,你的信救了你了”。 师母曾问我们,无论孩子出生健康与否,我们都愿意爱神赐给我们的产业吗?如果愿意,就不需要做羊水穿刺,以免增加伤害孩子的风险。是的,一切都是神的美意,我们决定不做羊水穿刺。回家立即打电话给牧师师母,电话中牧师给我们做了祷告,我们的信心从未有过的坚定,一切交托给神。读到诗篇139:13-16更是无比的安慰: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 十九周一切指标都好,但胎盘低位前置,恐怕孩子长不大。不过医生说还有希望长上去,到后期仍然不好机率只有1/200。二十六周超音波显示孩子个头没有问题,但我就是那个1/200,而且是高危妊娠的三级胎盘前置!六天后突然大出血住院,两个月里状况不断,几乎都住院。11月4日早晨五点突然大出血,六点仍出血,因为情况危险,我的产科医生被召回主刀。牧师师母清早来手术房等候室为我和医护团队祷告,并陪永刚守候在手术室外。感谢主垂听祷告,手术顺利,Aaron平安降生。医生已准备很多血袋,如果流血不止,就立即输血动手术切除子宫,但手术出乎意料的顺利! 早产的Aaron消化能力不好,第二天住进了保温箱,靠插胃管进食。三个礼拜作了五次X-Ray,其中两次是钡餐。做完最后一次钡餐确诊,要等到晚上才能知道结果。我整个下午抱着Aaron,不知将要面临什么。手术吗?孩子还那么小,全麻手术如果他醒不来怎么办?醒过来后遗症怎么办?脑子里就像灌进了糨糊一样,泪也一直在流……祷告,还是祷告,我能做的只有祷告…… 晚上外科医生详细询问Aaron出生前后的状况后,认为是因为Aaron出生那天我大出血,身体应激性紧张影响孩子,使他暂时消化紊乱,多抱抱他,给他力量和温暖,慢慢就会好起来的。第二天Aaron真的好转了,出生后的第18天终于开始吸奶,不需要胃管。11月23日和我们一起回家了! 诗篇37:5「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他,他就必成全。」 箴言3: 5-6「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 早晨的阳光铺洒进来,看着甜甜熟睡的Aaron,多少的劳累都在此刻融化了。Aaron从在我腹中扎根,到平安降生,成长,无不是神的恩典怜悯。岁月静好,因为有神的眷顾守护!感谢牧师师母和教会众兄弟姐妹的关爱! 主内 唐东 姐妹

歲月靜好 (唐东 姐妹) Read More »

主来乃召罪人回家 (董海燕姐妹)

主来乃召罪人回家 初信主时常常只有看到他人的罪与他人的不虔诚。记得有一个从海外来短期交流的慕道朋友,我总是抱怨她的不虔诚,因为在主日崇拜时大家都站立唱歌,而她自顾自得坐着。就因为这样,一次在南堂举办的布道会,本来师母说好Lilian姐妹可以带我和那位慕道友,我竟拒绝与她同搭一辆车,后来还又麻烦巍巍师母联系张镭弟兄特别过来接我,给教会的弟兄姐妹带来不便。到了布道会的现场,又见那位姐妹在大家都站立唱歌时静坐不动,我对她更不满了。 后来,在听牧师、长老们的讲道中,以及在教会成长班的学习与团契查经中,我渐渐意识到自以为义便是莫大的罪。知道自己是罪人,认罪悔改也许不很容易,但不知自己的罪,反而自以为义是非常可怕的。耶稣说:「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要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5:32)。    在一次怀青团契查经时,我们学习”主耶稣的死与福音”,我们看主耶稣被定罪最后被钉十字架的影片,然后分析其中所出现人物当时的心态,其中有一个题目是大家自己反省,然后思考并分享如果自己当时在现场,也许会充当哪个角色。感谢神,那天牧师在我们中间,指出也许我们会是那仗势欺人的兵丁,嗤笑殴打耶稣。也许我们会是那只要吃饼得饱的神迹却不要救主的群众,呐喊施压给巡抚彼拉多,迫使他释放作乱杀人的暴徒巴拉巴。也许我们是自私不义的巡抚彼拉多,怕群众作乱、自己官位不保,竟将无罪的耶稣钉十字架。也许我们会是那在十字架上死不悔改,还要侮辱耶稣的罪犯。也许我们会是那曾信誓旦旦与耶稣同死也在所不惜的彼得,后来在压力危险之下三次不认主。感谢神,祂差爱子耶稣基督来到我们中间,爱我们赦免我们,将我们寻回,让我们再次拥有神尊贵儿女的身份,从此不再被罪恶捆绑。 我顿时明白了这个简简单单的角色扮演题目之后更深刻的意义,再次提醒我们是主将我们这些原本不配的罪人亲自寻回,并用他宝贵的生命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将我们从罪恶的权释中赎回,再次回到神的家中。 路加福音6:42「你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这假冒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是的,我正是因为自己眼中有梁木,才会时时处处看见弟兄姊妹眼中、的刺。感谢主亲自拯救我这个自以为义的罪人,给我时间、给我机会看到自己眼中的梁木,认识自己的罪,认罪悔改再次成为神尊贵的儿女。 主内 董海燕姐妹

主来乃召罪人回家 (董海燕姐妹) Read More »

假如主耶穌在今日的澳洲 (文天若 姐妹)

假如主耶穌在今日的澳洲  前幾週牧師講道時解釋以弗所書 2:13-22「基督為房角石」的意思,指出「房角石」不是現在常見的刻字留念的房角石,而是作為建築的根基,且為所有石頭基準的大石頭。詩篇 118:22-23「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這是耶和華所做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路加福音20:17耶穌反問文士和祭司長明白不明白「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的意思?牧師在受難節講道時也指出,最熟悉聖經的祭司長文士和法利賽人致力於維持猶太教傳統,嚴防踰越他們自定的規矩,卻對神子的臨在視而不見,把基督的救恩當成非除之而後快的威脅。 有一篇文章說:假如主耶穌在今日的澳洲,他可能會是個tradie(工匠),開一輛後面載著工具的ute(小工程車)。他走進了一家教會,在主席歡迎新朋友時自我介紹為Jessie Davidson。只見來人手指粗糙,皮膚黝黑,明顯不是個文質彬彬的學者,也不是個專業人士,既不像能負責投影片,更不會加入四部合唱。大家表面上親切地叫他Jessie,卻暗暗的輕視他,覺得他不夠格。 再說,他身邊那十二個如影隨形的嘍囉也教人難受得很。他們好些都開炸魚薯條店,還有個政客,亂七八糟的。Jessie帶到教會的朋友品流複雜:在賭場工作的、澳洲土著、離婚再婚的、甚至連同性戀的也有!更過分的是Jessie經常和他們一起吃飯!在一所充滿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的教會中,真是格格不入! 後來有人發現Jessie的出生日期距離他父母的結婚日期僅六個月!長老道:「Jessie是罪的惡果!」又發現Jessie原是難民,年幼時隨父母躲避政治迫害而逃到澳洲。執事道:「這些船民排隊不進來,來了又領取社會福利,還諸多抱怨!」更有人傳說Jessie十二歲時曾離家出走,害他父母開車四處找,最後發現他和神學院的老師學生一起討論聖經。有些人說「少年人當好好唸書,多花時間準備考試,以後搞專業,作社會楝樑。老了有空無聊時在去讀聖經吧。」 有一次查經時,Jessie打開以賽亞書唸道:「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又道:「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好些弟兄姊妹希奇他的恩言,但對Jessie道:「你又沒有專業水平,你懂聖經嗎?」又有人對Jessie說:「這是所學者教會,也許別的教會較適合你?」耶穌嘆息道:「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認我,我就與你們無關了。」 今天澳洲教會享有富裕的生活和高教育水平,會不會也隨著世俗看重外貌和地位?會不會也缺乏謙卑憐憫與敬虔?會不會也容易自以為義?馬太福音11:29 「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願我們以耶穌的樣式為根基房角石。   主內 文天若 姐妹

假如主耶穌在今日的澳洲 (文天若 姐妹) Read More »

勇士的箭 (林詩華 姐妹)

勇士的箭 一個5歲的小男孩等待從夜市擺攤的爸爸回家。到了平常回家的時間都還看不到爸爸回來,心裡著急就跑出去找爸爸, 結果迷了路在路旁哭泣, 被路人送到了警察局。沒多久, 爸爸媽媽都趕來警察局。看到孩子趕快噓寒問暖..沒想到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肯認爸爸媽媽。原來孩子以為離家出走被警察逮捕了,害怕爸爸媽媽也被捉起來,所以不願意認他們。 還有另外一個小女孩,她想要媽媽買一個玩具給她,可是媽媽不答應。結果她就把媽媽平常上班帶的首飾藏了起來,無論媽媽怎麼威脅利誘都不肯拿出來。 一定要媽媽買玩具給她, 她才肯拿出來。後來媽媽沒辦法,帶了她上警察局。警察叔叔才一開口說”小妹妹..” ,她就嚇得全盤托出了。 這兩個故事中兩個孩子的個性有很大的差別。是的,每個孩子都不同,但是在主裡的管教原則是什麼呢? 上次蔡敏弟兄在“天路歷程”分享了詩篇127篇「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作為父母雖然好像園丁認真負責地澆灌,但唯有神叫他成長。 127篇的下半篇接著說「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一支好箭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銳利的箭頭, 筆直的箭身和穩定平衡的箭尾,這樣的箭才能射得又穩又遠,正中目標。若是把孩子比喻成一支箭,那麼聰明的頭腦是箭頭,他們的品格就是箭身,而身體就是箭尾了。 我孩子的成績有一點進步,我一開始很高興。可是慢慢的野心就變大,對他的表現越來越不滿意。感謝主,牧師在母親節的講道 「孩子, 你在那裏?  」讓我好好的反省。我以為我的孩子應該在哪裡呢? 不是應該在父的殿中嗎? 神的道把我又帶回到神的面前向祂認罪,也獻上感恩。 重視教育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只想把箭頭磨利而忘掉其他的部分,那麼很銳利的箭頭掛在彎曲的箭身上,或是失去平衡的箭尾上,那麼這支箭是無法使用的。良好的品格以及健康的身體是同等的重要。如果孩子一生不是走在主的道路上, 順服祂的教導,敬畏神,作為父母怎能保證這支箭射出去的時候是對著正確的方向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神把打造箭的責任交給父母。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來打造時候,就能看見他們依循神的軌道朝著祂的目標前進。 主內 林詩華 姐妹

勇士的箭 (林詩華 姐妹) Read More »

神的恩典够我用 (张镭 弟兄)

神的恩典够我用     上个月波士顿恐怖爆炸发生之后,报上登出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神在哪里?”。人常把事件的发生怪罪于神。人常常看不到 神的恩典,却将出于人的罪的事件归咎于  神。人就自以为义,看不见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罪。 灾难来就说神为什么这样、神为什么那样?病了,就问,“神为什么让我这个好人患上这种病?”贫穷,就问,“为什么比我不如的人比我更有钱,住的房子更大?”我信主前后一段时间,这些问题常在我思想里出现,因为来澳州后的头几年,我觉得自己很不顺利,到处碰壁。眼看周围很多我觉得不怎么样的人都比我过得好、比我顺利,心里自有愤愤不平的感觉,而没有认真全面地反省过自己的人生。 过去,我只是为一些顺利的事来感谢  神,比如说拿到居留权、找到好的工作、获到学位、有幸福的家庭等,而我习以为常,想当然的事,在我已经麻木不仁,很少在祷告中为这些事感谢  神。直等到自己三年前患重病中主对我的保守,才开始看到  神的恩惠恩典是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我的。在病中,八天没有进食,五天没有睡觉,简单的吃东西、睡觉,对我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牧师来探访的时候建议我默想及背诵诗篇。我背诵了好几篇之后,睡眠逐渐恢复正常。 从诗篇中我领悟到:我的一切都是出于主的恩典。《诗篇》第三篇5节说,“我躺下睡觉,我醒着,耶和华都保佑我。”英文《圣经》中‘保佑’一词用的是‘sustains’,意思是‘供养、维持、扶持、支撑’。若不是  神的恩典,若不是  神‘保佑’我,我将立刻失去生命的气息,寸步难行。我能吃能睡,能起卧,能行走,能思考,能做学问,能工作,能认识   神,能爱  神爱人…..都是出于 神的恩典。 神已经将最好的赐予了我,就是那全备的救恩,永恒的生命,与神和好的关系,天父儿女的名份与地位。我在世上所有的一切,乃是 神给我额外的恩典。神给我所有的这些恩典,都是我不配得的,但神都赐给了我,神的恩典是何其大啊!如今,我对神不再有,也不应该再有任何埋怨,而只应该对天父的恩典存无尽感恩的心。 所以,《圣经》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 (give thanks in all circumstances),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章16、17、18节)这就意味着我要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环境中,都要感谢  神,因为  神的恩典高于天、深如海,数算不尽。所以,主对使徒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章9节) 愿与弟兄姐妹共勉,一起来天天数算神的恩典,将一切的荣耀归于  神! 主内     张镭 弟兄  

神的恩典够我用 (张镭 弟兄) Read More »

與主同活 (謝吳月雪 師母 )

與主同活 六年前曾經從墨爾本到Toowoomba及懷恩堂作見證的Kim姐妹,約一年多前她左眼角邊長了腫瘤,經開刀化驗結果是良性的,但醫生很謹慎的在手術後也進行電療。當時複查結果很好。誰知今年初她覺得全身骨頭痛,越來越嚴重。照CT Scan發現癌細胞已侵蝕全身內臟及脊椎骨了。醫生說無法治療,估計只有幾個月的存活。 當我聽到這消息時,心裡非常難過,有點無法接受,只能跪下來為她禱告。當我在憂傷中禱告時,突然意識到:『為什么我的禱告像是一個沒有盼望的禱告?我們的神不是給我們永生盼望的神嗎?』。 我繼續禱告,不知不覺中,竟轉為懷著感恩的心讚美賜我們永生的上帝,整個心境就完全反轉,由憂傷變為盼望。我們的盼望不只在今生,卻是永永遠遠的,這盼望基於耶穌基督犧牲的愛和復活的大能。 禱告幾天後,打電話給Kim丈夫潘弟兄,他說他要弟兄姐妹為Kim禱告時,不要只求醫治,也要求主的旨意成全。他說他的兩位親戚,因為看到Kim對生死的態度很淡定,已決定信耶穌了。我定了當天來回的機票回去Melbourne探望Kim,她在病痛死亡的威脅下仍然喜樂平安,不像個癌末病人。Kim與大家分享她的心情: 心靈在微笑裡 喜樂在捨棄裡 新生在痛苦裡 我們都在基督裡 Kim姐妹4月30日安息主懷,當晚潘弟兄打電話告訴我:『Kim說是神呼召她躺在床上為祂作見證』。他哭著說:感謝神,Kim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禱告吧!” 帖前5:8-11『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因為我們的神不是豫定我們受刑,乃是豫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他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著、睡著,都與祂同活。所以你們應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    主內    謝吳月雪 師母   後記:宇宙光雜誌發行的『光譜月刊』2月號新書分享版中 簡介“ 走進希望的門”一書。該書敘述美國赫斯牧師得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是一種急劇惡化的癌癥。在醫院獨處的時候,赫牧師才體悟到,平日裡讀經並且牢記經文有多么重要,因為當你無力打開聖經也無法啟動收音機時,唯有在心中大聲朗誦經文。沒有什么比神的話語更能帶給我們屬天的信心。面臨死亡,赫牧師全然渴望主的同在,『千言萬語還不如主耶穌一個同在的安慰』。赫牧師終於在靈裡深刻了解到這一點。神的話每一句都是信實的,當我們牢牢抓住,我們才能超越眼前的一切絕境,看見神為我們指向的真理。  

與主同活 (謝吳月雪 師母 ) Read More »

得鱼 (张雪松 弟兄)

得鱼 我住处附近就是Brisbane River。最近看到很多人在河边钓鱼,于是自己也跃跃欲试。先跟别人学习如何钓鱼。从准备鱼竿、鱼线、诱饵,到学习如何绑线、抛竿,没想到钓鱼的学问还挺多。站在河边,看着往来的汽车和船只,等待着鱼儿上钩,精神很放松。 至于说到捕鱼的收获就不一定了,运气好的时候会有不错的收成,而有时则连续几天都一无所获。收获颇多的时候,就兴高采烈;没有收获的时候,就很不甘心。这时候贪婪和虚荣就开始作怪了。越没有收获就越发想钓到鱼,总觉得等这么久了,鱼儿很可能就快上钩了,于是说服自己再多钓会儿;而真钓到了,可开心了!这时又会对自己说,瞧!运气来了,鱼群来了!怎么能这会儿收兵呢,就会希望收获更多,补偿已花费的时间。 如果看到别人钓到了大鱼,可羡慕了,就更希望能多待会儿,等待大鱼上我的钓钩。逐渐的,我花在钓鱼上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太太适时的提醒我说:“上帝的预备是足够的,如果上帝要你钓到鱼,在你计划的时间内你就会得到它。如果上帝认为不是时候,即便你再多驻足也是枉费。凡事祷告,求一颗平常心吧。”真是一句话惊醒梦中人,就像箴言14:30说的「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钓到鱼了,应该感谢神的恩赐;没有钓到鱼也要感谢神,不论鱼多鱼少,通过钓鱼让我放松了精神,为什麽我的心越来越贪得几条鱼,或者别人钓到大鱼,我也要钓到大鱼呢? 想到近期听牧师和牧长的讲道和教导,提到一些发生在社会上的事情。有些人,已经很富裕,想要变得更有钱,结果走上了歪路,变得一贫如洗或进了监牢。 没钱的人想要变得有钱,不择手段想占有别人的财富,最后也进了监狱,家破人亡。箴言22:2说「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财富都是上帝所托付我们管理的,因此不论多少都要感恩。如果太看重财富,箴言23:5 警告「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欧美日几次经济风暴就是例证。如果人虚荣心大,贪得无厌,甚至走上歪路,就带来愁苦。提摩太前书6:9–10「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想到近期听牧师和牧长的讲道和教导,提到一些发生在社会上的事情。有些人,已经很富裕,想要变得更有钱,结果走上了歪路,变得一贫如洗或进了监牢。没钱的人想要变得有钱,不择手段想占有别人的财富,最后也进了监狱,家破人亡。箴言22:2说「富戶窮人在世相遇,都為耶和華所造。」财富都是上帝所托付我们管理的,因此不论多少都要感恩。如果太看重财富,箴言23:5 警告「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嗎?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欧美日几次经济风暴就是例证。如果人虚荣心大,贪得无厌,甚至走上歪路,就带来愁苦。提摩太前书6:9–10「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耶稣教导门徒要积存财宝在天上。基督徒认真学习圣经,积极传福音,真诚关怀帮助人,忠心管理神托付的恩赐和财富,就减少心思意念沉迷于眼前的利益和诱惑。主耶稣呼召:「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得人如得鱼。」门徒也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马可福音1:17-18)。愿我们都回应主耶稣的呼召!   主内   张雪松 弟兄

得鱼 (张雪松 弟兄) Read More »

恩情二十载 (黄周乃琨 師母 )

恩情二十载 中国学者座谈会的主要对象是从中国来澳的留学生和他们的家人。更贴切地说, 这是一个是一个爱心满满的大家庭, 因为这个团契就是在家庭开始的。 二十多年以前,布里斯本的华人教会廖廖可数。当时却有相当多从中国来的的海外学子。那时有一位主的仆人刚巧来访布市,他看到了这些海外朋友心灵上的需要,便提出了成立一个专门向他们传福音的平台。不过考虑到当时有些朋友对上教会听道可能还有所顾虑,所以就建议在家庭举行比较合适。可是,在谁的家呢?长期开放家庭招待大批“陌生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当时一对很爱主的姐妹毫不犹豫地开放自己的家庭。就这样,学者座谈会成立了,每月一次,风雨不改。负责安排交通,邀请,膳食,陪谈,带领等等的弟兄姐妹各就各位,同心合意,月復一月,年復一年,转眼间聚会已经超过二十个年头了。 回想学者座谈会成立至今,如果不是神的恩典让我们經歷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如果没有一群爱主的弟兄姐妹无私的付出,在神的爱中彼此的扶持,包容,忠心的坚守岗位,这条事奉的路真是举步维艰。记得当时单是吃饭就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因为每次来的人数都是个“未知数“,煮多了,浪费,煮少了,怕吃不饱。聚会人数每次平均都有数十位,超过百人也是常有的事。每次聚会家里无论是客厅,饭厅,过道,房间,甚至楼梯上都是座无虚席的。每次聚会结束,大家都回去休息了,主人家和同工们就总动员———清理现场!感謝神,圣灵也在这个团契大大动工。神不断把信主人数加添给我们。现在我们许多同工也是在当时立志信主的! 早期的学者座谈会除了短讲,接着还有分组讨论。参与事奉的同工们很踊跃,每一两位同工负责带领一个小组,参加的朋友在小组里面会提出一些对圣经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对讲员短讲的领受,或者一些生活上的体会等等。大家很坦诚地一起分享,讨论,常常要“超时”进行,完会后还意犹未尽,回味无穷呢。 座谈会让我们有机会散播福音的种子,将永恒的盼望带给我们的同胞。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我们就不会有机会在异国他乡认识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是神的爱把我们连接在一起。虽然这二十多年走过来有憂伤,有失落,有低沉,但更多的却是欣慰,喜乐,和欢呼。道路虽然不尽平坦,恩典却无处不在。在座谈会中得救信主的朋友有许许多多,虽然有些弟兄姐妹已经不在我们教会,有些回国了,神祝福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心事奉。至于那些听了福音,还没有接受的朋友,我们也深信福音的种子到了时候一定会发芽,成长,到了收割的时候,我们将一起欢呼,喜乐。 林前15:58 「所以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动摇,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二十多年以前神赐给了我们教会一个向中国同胞传福音的平台。今天学者座谈会这个爱心团契的大门仍然向福音朋友敞开,宗旨始终如一:传福音,救灵魂,分享神的大爱。 主内    黄周乃琨  師母

恩情二十载 (黄周乃琨 師母 ) Read More »

不惑與知足 (黃國城 弟兄)

不惑與知足 自从受洗以来已经快两年了,今年也步入“不惑之年” 四十岁。孔子從人生经验的积累學習功課,不再輕易被各樣的說法迷惑。但对我来说,真正让我不惑的是主的教导。主的教导讓我有清晰的人生方向,有单純思想和生活,这两年以来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清晰,生活的体会是越来越快乐。 同时也没有忘了抓住机会向亲朋好友,甚至是陌生的人传福音,这种动力来源于对真理的领悟和体会。和国内朋友宣教多了以后,发现他們很有興趣了解圣经的教導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较。 有一次读到提摩太前书 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这句话和国人的一句名言“知足常乐”似乎很接近,甚至有人据此认为基督教和其他的宗教学说实质上是同一回事。但细想之下,什么是知足?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标准,我爷爷奶奶那辈子的人会常常提起有衣食,因为那时生活穷困,結婚能有老三大件-自行車,缝纫机、手表,就很高興。接著再下一代結婚就要新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现在結婚的三大件则要有车子,房子,存折。 回想移居到澳洲这片新大陆生活要比以前生活的地方好,但終日勞碌,總想把生活條件更提高。但2011年1月14日的一场洪水,讓我們經歷了財產泡水,全家遷延的滋味,也更珍惜家庭團聚的福氣。世界上許多地區一场地震,一次经济危机,一場洪水就会让人拥有的一切財產在一瞬间失去。 圣经明确教導我们应该为有食物,有衣服,有住的地方(衣有衣蔽之意,包括住所)感到满足。而人們卻常為和人攀比,或為投資損失,或為職務薪水沒達到自己的期待而不快樂。當社會把物質文明當作人生幸福最高指標時,人反而活得很累,也常為錢吵架或親人反目。这也证明了圣经给我们的智慧,远在人自己构建的文明之上。 馬太福音6:31-34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主供应给我们的,往往是远不止衣食,更要讓我們富足而不加上無謂的憂慮。例如我全家信主以来,多添了一个小孩,如果我們沒有主的教導,就會很擔心经济上缺乏不足。但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成為我們的力量,而且很奇妙的,經濟来源也奇妙地得到了增加,正好夠用,感谢主! 马太福音25: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感恩珍惜管理主所賜的財物,主耶穌稱讚我們是忠心良善的僕人,還要把許多事派我們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主耶穌的快樂(马太福音25:23)。 主內 黃國城 弟兄

不惑與知足 (黃國城 弟兄) Read More »

蒙福的儿女 (龔望舒 姐妹)

蒙福的儿女 以前总为自己向神要这要那的,而且多是随自己的意。比如说看上一个男生,也不管他是不是基督徒,或者品格是不是良好,就是第一眼看上了,就向神要!使劲跟神祷告,也不管这是不是符合神的心意,结果可能是你得到他了,但是你得到他之后的结局和过程并不美好,反而是自己很受伤害,又反过来埋怨神为什么没有阻挡。 怎么样才能祷告的事都成就,又可以喜乐地享受祷告的结果呢?我第一次深刻认识到这个问题,是今年1月,我和姥姥、姥爷去小姨妈家玩,姥姥和小姨也都是基督徒。第一晚过后,姥姥神色很疲惫,她说早上6点才睡着,然后只睡了1个小时,我知道她一向睡眠不好,但是那天我听了心揪得很难受。那晚我跪在床前祷告,哭着使劲求,“天父求你快让姥姥睡着,让她一觉睡到大天明”。第二天我问姥姥“姥姥,你睡得好吗?”姥姥说:“好啊,早上被一泡尿憋起来去厕所,问你姥爷几点了,你姥爷说7:30了都”。我当时开心的跳起来! 之后姥姥问我“为什么你祷告,神就听你的,我祷告,神老是不给我答案呢?”我其实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那天我看到雅各书5:13-16「你们中间有受苦的呢,他就该祷告;有喜乐的呢,他就该歌颂。—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聖經告诉我两个方法来祷告,一是作义人祷告,二是懇切的祷告。 前几天小姨說有一個教會其中一个姊妹也信主了,但是还是经常犯一些罪,她也有很诚实的跟我小姨讲,我小姨痛恨这个姊妹讲的这些罪,便直接的问那个女的“你是真的悔改了吗?你悔改了,你干嘛还做这些这样的事!我看你是没真悔改!” 我听到这就觉得很刺耳,虽然说的不是我,但是我也觉得不好受。我又不知道该如何跟小姨说,因为也许严厉也是对的。 那个周日我便在教堂里为她祷告,我说“主啊,我小姨现在在照看你的两只小羊,但是她也许太过严厉了,神,我想请你帮她,给她方向来帮助人。”翻开圣经,加拉太书6:1「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我就把它发给小姨,她也觉得很受益处!感谢主! 有次我在学校读书累得要命,又觉得很难过,因为课业的不理解,那天6pm才下课,一路上坐车坐到平时转车的地方,腿都软了。当时,我还得去商场买咖啡,之后,发现我平时坐的的公交车停在那里,我很沮丧,我想,我还得买咖啡,公交车肯定一会就走了,唉,又得坐火车回家了,可是火车站离家很远,还得走很久。我就当时想,如果我从商场出来的话,车还在,神,那该有多好啊。我就去买咖啡了,20分钟后,我出来,那车还在!我急忙上车,发现那车竟然又是免费的,然后接上我之后,它就开走了。 当时我眼泪就出来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困难上帝不是不知道,他都知道,他在陪我回家呢,因为他知道我很累,他也一定知道我学习上的种种困难,他会陪着我的,帮我一个一个克服的。 每次看约翰福音都会很感动,约翰福音15:16「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主爱我们,照顾我们,栽培我们,生出好多好果子来!就是听主的道,行主的道, 结出果子来。加拉太书5:22「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 主內    龔望舒 姐妹  

蒙福的儿女 (龔望舒 姐妹)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