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分享

见证神的爱
分享主的作为

所有恩典,上帝早已預備 – Lucy 姐妹

2022 年到 2023 年於我而言,是經歷上帝、與神同工、見證神的恩典,最令人難忘的一年。年初成為宣教士,見證校園團契裡的國際學生從原本的 20 幾人,到年末超過 50 人的感恩聚會;年中參與組織營會、帶領學生查經,見證一些人從原本的追尋神,最後接受神,愛神,服侍神;許多學生從原本的信神,成長成為神積極傳福音的小天使;年末回到台灣,更是讓我感受到了上帝恩典的早已預備。回台灣之前,可能很多人聽我分享過,我對回台灣的期待和害怕的心情。從大學開始離家,從未在家裡待超過 2 週的我,要在睽違 8 年之後帶著我新的身份回家。沒錯,身為家裡唯一的基督徒,回家之前的我雖然在澳洲經歷無數恩典時刻,見證無數上帝做工,仍會為回家一個月的旅程感到擔憂。比如我要如何向身邊朋友傳福音,如何將靈命軟弱的朋友連結到適合他們的教會,如何跟父母家人解釋宣教士是什麼樣的工作,各種我需要用神的眼光去面對的煩腦和未知讓我感到不安。但是感謝神,最終回家的路,萬事都有祂的預備,也讓我用神的眼光重新刷洗了關於家的定義。感謝主剛好 SLE 的一位弟兄來到台灣當交換生,我們在台灣碰面期間,我帶了幾位朋友與他一起吃飯,我們聊生活、聊教會、也聊到關於很多神的恩典,在那之後我的朋友們有機會與他在台灣找到的團契連結,也在某個我們一起登山看夜景的晚上,我們相互為彼此守望禱告,上帝的預備真的讓我充滿感恩,神,使萬事互相效力的恩典。在那之後,我的朋友們開始對我的信仰產生興趣,更多地問我關於教會、關於基督徒、關於神的問題。感謝主,也預備了這樣的恩典在我的家族裡。我的阿姨、表弟妹雖然不了解我的信仰,但卻尊重並且喜歡聽我分享那些與他們不一樣的價值觀和我信主後的生活經歷,尤其是阿姨,更是多次的贊同我分享的關於福音的信息。父母對於我成為一位宣教士, 也從原本的無法理解至今接受我是一個基督徒,並承認我正在做著非常有意義的事。最有趣的小插曲是一次我與爸媽的旅行,他們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帶著我要去三座廟宇拜拜,我原以為這是他們要我選擇順從父母還是順服神的小陷阱,但意外的他們卻非常尊重我的信仰,只要我在外面等他們。甚至平安夜和聖誕節,特別關切我有沒有去教會,也會問我回來有沒有找到教會可以去。神,真的非常渴望我的家人們也能夠感受到祂的愛吧!我是這麼相信著的,因為我也在過去最讓我感受不到愛的「家」裡面,看見他們有多麽需要神的福音和愛來治癒一切。感謝主雖然我回台灣的時間真的非常短暫,卻在這些日子裡看見上帝早已預備的奇妙作為:朋友們在團契裡經歷神,找到歸屬;家人們開始對耶穌感到好奇,看見我因著身為上帝兒女的身份而不一樣;最終我也改變了過去對家的偏見,開始學習用上帝的愛,去愛曾經我覺得不愛我的家人。也請各位弟兄姊妹跟我一起,為我們尚未得救的家人禱告,並相信上帝也早已在這項看似困難的任務裡,為你預備了滿滿的恩典。 主内Lucy 姐妹

所有恩典,上帝早已預備 – Lucy 姐妹 Read More »

「新年的安息」- 陈佳德牧师

忙,是现代人的生活标志。无论我们目前的生活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能找到各种原因让自己不停的忙下去。作为教会的群体,我们也常常因为有太多事情要做但却没有时间去做而感到焦虑和羞愧。实际上,忙,是社会带给教会的观念,这观念导致基督徒把自己的价值等同于我们能做多少事情。“能者多劳”,无意中也带给我们错误的信息,以为我很忙就表示我很重要、我有价值、我是配得的。有趣的是,在华人的观念里,我们今天如此的忙碌都是为了希望以后能有时间享福。我们以为只要我今天能付出足够的努力,我必能在将来得到应有的回报,而这回报就是有时间休息。 主耶稣基督教导我们另一种休息的方式,这是一个更好的方式。主耶稣给我们的休息方式就是在主里的安息(马太 11:28),不是因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或完成了多少工作后才能休息,而是单单因为主已经完成了祂的工作而导致我们能休息。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来到主的面前(诗篇 23:1-2),从祂的安息中去生活。 旧约提到的“安息”(Sabbath),意思就是停止(to cease)、休息(to rest)。安息是我们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动,用这段时间刻意的停止一切的工作,停止说“我要”,停止忧虑,停止引起或提出更多的意见。安息是神对我们的邀请,让我们来享受与祂同在的时光(诗篇 34:8 ;希伯来书 4:9-10),并有信心知道我们之所以能休息是因为神坐在宝座上掌管着世上一切的活动。 然而,我们今天还守安息日吗?虽然教会不提倡我们回到旧约律法时代持守安息日(申命记 5:12-14),耶稣自己也不教导门徒持守安息日(马可 2:23-28),但我们可以用操练安息来帮助我们来到主的面前来享受与主同在的安息。 以下是几个操练安息的建议: 你也可以以家庭单位的方式来操练以上的安息,如:全家人一起停下来(即使那一刻会很混乱),告诉儿女为什么我们要安息(停止、休息), 有一段无手机的时间给彼此,一起以生活为乐(出外、用餐、一起准备晚饭),和家人一起以主为乐(一起去教会、祷告) Be kind to yourself,如果以上的尝试都失败了,没关系,继续信靠神,继续操练安息。 新的一年开始了,这一年里,你能“做”和“不做”什么,让自己有更多安息的时间呢?主内陈佳德牧师

「新年的安息」- 陈佳德牧师 Read More »

见证信心 – 道书林长老

马太福音28章,记载了主耶稣对祂门徒的吩咐:“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吩咐你们的,都教导他们遵守。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 (马太 28 : 18-20,和修本) 感谢神,怀恩堂依照主的吩咐,在 11 月 27 日为李文悦姐妹和侯海波弟兄施洗。崇拜的时候,佳德牧师邀请了两位要接受施洗的弟兄姐妹,站在会众的前面,然后佳德牧师向他们问了一些信仰问题,文悦姐妹和海波弟兄都用清晰和肯定的声音回答:“我愿意。” 当牧师问这些信仰的问题时候,我自己也在问我自己这些问题,我的心也用清晰和肯定的声音回答:“我愿意。”我响应了文悦姐妹和海波弟兄的回答:“我愿意。”我内心深有感触,我说:“我愿意,主啊,我愿意跟随您。”我回想到四五十年前我接受洗礼的情况,我情不自禁地留下眼泪(虽然我马上擦去,不让他人看见)。我是在 Melbourne 唐人街的一个华人教会接受洗礼的,那个时候,我还在 Melbourne 念大学,为我们施洗的牧师(我和我的双胞弟兄一起受洗),也邀请我们站在会众的前面,然后他用英语问我:要不要一生接受和跟随耶稣基督为我个人的救主?然后我们用英语回答说: I do (我愿意)!事隔差不多 50 年后的今天, 我的回答也是一样:“我愿意,主啊,我愿意跟随您。”时光飛逝,我的生命有了巨大的改变,周遭环境,已然面目全非,我的身体今非昔比, 记忆力也每况愈下。如今澳大利亚的社会,已经不再是当时的那个社会了。感谢主!虽然时移世易,经历了重重巨变,加上记忆力退化,但我並没有遗忘我对祂的诺言,反之这诺言与当天许下诺言的情境,仍然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嗯!能够如此承守诺言,我应该感到自豪, 也算了不起吧? 绝对不是!!可不可以自我夸耀呢?绝对不可!!保罗说:“要夸耀的,该夸耀主。”(林前 1 : 31,和修本) 是的,不是我承守我的诺言,是神承守祂对我的应许!是祂每一天爱我,鼓舞我;是祂每一天施恩典,感动我,是祂每一天引导和带领我,是祂每一天饶恕我,激励我,是祂每一天供应我,保守我,是祂每一天保护我,坚定我;是祂每一天的信实,鼓舞、感动、带领、激励、保守我的回应–我的信心!!“我愿意,主啊,我愿意跟随您,因为您一直在保护带领我。”我的属灵生命能够维持下去,是因为祂每天的信实,使我不得不信靠祂。 耶利米先知说:“因耶和华的慈爱,我们不致灭绝,因祂的怜悯永不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您的信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福分,因此,我要仰望祂。’”(耶利米哀歌 3 : 22-24,和修本)我感受到耶利米先知的感受。 主说: “看哪,我天天与你们同在,直到世代的终结。”(太 28 : 20,和修本) 主内道书林长老

见证信心 – 道书林长老 Read More »

肢体之爱,基督之爱 – 许志平长老

自从我们确定返回中国大陆工作,教会的牧师、长老、同工和弟兄姐妹们就不停地关心我们、提供建议和提醒我们要注意的事情!临行前的一两周,弟兄姐妹们帮助搬家具、处理杂物、找人维修房子、出租房子、亲自看望探访、为我们的行程切切祷告、并最后送到机场。在大陆隔离期间甚至到达深圳了,弟兄姐妹们还在不停地询问关心。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在忙碌和不停的行程中,着实感受基督里弟兄姐妹无私的爱!隔了三年的疫情,重新回到国内,经历了层层的加码,屡屡的核酸,心里有很多的忙乱和愤懑,但是确信神是我们的依靠,有弟兄姐妹们为我们祷告,所以我们心里还是满有平安的。 我真的感谢我们的神,让我们可以享受这样基督里的肢体之爱!好似 20 年前发生在我们离开美国来布里斯班的那段时间。我清楚地记得,我们一家人上车准备离开住地的那个下午,好多的弟兄姐妹们和朋友们(一些也信主了!阿门)来送我们。感谢神,赐给我们彼此相爱的心和能力,因为耶稣先爱我们,又赐圣灵帮助我们,使我们这些基督里的肢体,爱心发动的时候就可以行动,彼此扶持,彼此造就,履行基督彼此相爱的命令,彰显神的荣耀。正如保罗所描述的:“你们就是基督的身子,并且各自作肢体”(林前 12 : 27)。 要使世人知道我们是耶稣的门徒,我们还要将基督的爱分享给更多的世人,使他们也能得享基督的爱。回想当初我们还在做罪人、做世人的时候,是基督的使者将基督的福音,要使世人知道我们是耶稣的门徒,我们还要将基督的爱分享给更多的世人,使他们也能得享基督的爱。回想当初我们还在做罪人、做世人的时候,是基督的使者将基督的福音,就是两千年前耶稣在十字架为我们的罪舍弃自己生命的爱,传给我们,使我们得以信靠耶稣就是基督、我们每个人的救主,并且现在可以享受基督里的肢体之爱。现在基督已经将这样的责任托付我们,借着我们的教会和我们每个人的职场,将基督耶稣的福音传给身边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成为基督的身子,互为肢体,在天路旅程中同行,并一同享受基督的爱和肢体的爱! 主内许志平长老

肢体之爱,基督之爱 – 许志平长老 Read More »

主恩永不变- Holly 姐妹

因为父母不得不在外地工作以及我必须在老家读书的缘故,我从五岁起就和父母分开居住了,我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那最早的一批留守儿童,比这个词出现的还早。正因为如此,我时常认为我们的关系并不像其他家长和孩子一般亲昵,我们的感情,是靠着当时每周一次的电话和寒暑假来维系着,而我对他们的了解,更多是源自身边亲戚的分享。 于是,妈妈在我心里的形象,是一个虽然在家里排行最小,但却是最能干的一个,是一个急性格,做事果断、有智谋有情商的女强人,一个值得依赖的人。我们家甚至包括我的表哥表姐们的人生重要决定,都有我妈妈的“提点”和“协助”,大家也都很依赖她。但时间久了,总会发生一些摩擦和矛盾,当表哥表姐们甚至我们作了什么未与她商量的决定,妈妈会气上一段时间,觉得她的一番好心不被重视,她也会很不客气的表达出来,为此,我没少听她和姨妈舅舅们的争吵以及她的抱怨。再后来,妈妈开始参加各类爱的教育、心理辅导培训,希望可以更好地陪伴并教育我的妹妹们。这些课程的理论和生活里的鸡飞狗跳,把妈妈的脾气磨没了,然而效果治标不治本。每一次在妈妈打电话来诉苦时,除了提醒她要读经要祷告(是的,妈妈也是基督徒),我好像什么也帮不了,但妈妈每次都找理由推脱。于是,我多么希望上帝可以派一位姐妹给她,陪她一起重新回到主身边。 感谢主,机会就这么来了。青春期孩子的心事很难猜,妹妹们的“不懂事”再一次让妈妈心疲力竭,而这一次,妈妈终于松口愿意和一位主内的姐妹聊一聊。于是,在郝瑞姐妹的带领下,我们如今有了一个每周一次的读经小组。看到妈妈每天的经文分享和祷告,从刚开始的寥寥几句,到现在可以占满了一整页的祷告和分享,我看见妈妈从无止尽的焦虑里,一点一点的被释放,一点一点的柔和谦顺,而让圣灵的感动时刻充满她。在上一周的读经时间里,妈妈也分享了她的生命见证,那里面包含了神满满的祝福和恩典,也让我明白,神的恩典,真的是从未离开过我们。最近妈妈也会常常给我发信息,对我说“耶爱你,妈妈爱你!”感谢神,这可是我从妈妈那边听见的最温柔、最平安、最舒心、最不会被我质疑的爱的话语了! 箴言 3 : 5-6“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是你的道路平直。” 感谢主,借着我们家近日的各种烦恼和争吵,让我们重新回到你身边,重新认识你,让我们开始数算你的恩典,聆听你的教导,让我们将眼光从世界重新转向你。你也借着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明白唯有专心仰赖你,认定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你也让我们明白,无论何时,你都未曾离开过我们,而使我们与你疏远的,是我们对世界的贪恋和企图用自己聪明解决问题的愚昧。 愿我们无论何时,都铭记主的恩典,在面对困难险阻时,也不忘记让主作生命的掌权者! 主内Holly 姐妹

主恩永不变- Holly 姐妹 Read More »

我的见证:自我悔改、父亲关系 – 侯海波弟兄

我虽然出生在基督家庭,在主日学中长大,并从小就知道,家里一有什么事就会跟从母亲一同跪在上帝面前祷告,向主耶稣祈求。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变得叛逆,离开父母后踏入社会,跟随“世间潮流,放飞自我”。遇到事情只想靠自己,靠自己最大能力去解决,即使事情自己未能解决,但觉得还有自己的团队和公司,也不会祷告交托。虽然知道有神有耶稣基督,但我与这位神卻没有任何关系。我踏入社会比较早,也吃了很多苦,一步步奋斗至今天,卻偏离了神的道。我从事舞美演绎行业多年,常年出差奔波于不同省份、城市。伴随着圈内诱惑和世俗潮流,我无法分别善恶,迷失自我,颠沛流离这么多年,用“浪子回头”这个词来形容我最贴切不过了。但感谢神,主耶稣爱我,救赎我,不抛弃我,让我最终回转到祂面前。 后来,我因为债务问题出国,离开家人朋友,到了陌生的国家。语言不通,面对种种困难,我祷告向神呐喊:“我从小认识你,你知道我目前所面对的苦难,求你眷顾帮助我…”那一刻我觉得圣灵在我里面。也很感谢丁老师在慕道班教导我们:什么是罪,什么是永生,和洗礼/圣餐的知识。借着课程我真正了解自己的罪, 並向神认罪悔改,放下许多社会上的诱惑,归向主,渴慕读经,学习生命的粮食(主耶稣的话语)。我决定决志受洗,真正成为神的儿女,跟随他。 因为我从事的行业,我父亲一直不认同。我因工作的缘故每个月东跑西颠,常年不回家,父亲曾跟我沟通过多次,但每次总是争吵,我一直认为他拦阻我热爱的事业。感谢神,至今我才明白他用心良苦。父亲一直想让我有个稳定的工作,他是心疼我奔波劳苦,我们一家人总是分开。我跟母亲关系很好, 没有见面就打个视频问候一下,但我与我父亲即使在国内也从来没有 。即使我一直离开家奔波在外,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我们彼此从未通过电话/微信视频 。 我父亲做管理的高层,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父亲。真是感谢神的恩典,来到澳洲,天父上帝怜悯我,让我悔改从新做人。今年 10 月份我通过视频看到父亲,他却哭了。 当时自我感觉坚强,虽然债务缠身生意失败,拒绝父母帮忙的“我”,第一次有心酸的感觉!看到这个曾经那么骄傲自大,那么狂傲的人,如今消瘦许多,面黄憔悴,说话也特别和气。我当时一直强忍,不想父母看到难受。借着上帝的爱,我和父亲的关系改善了,现在我们每隔两周都打开视频看看彼此,他也鼓励我祷告交托给神,我真的感谢神,这都是祂的恩典 。能够来到澳洲不仅仅是工作,最宝贵的是真正认识这位又真又活的神。“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料的平安,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最后,分享一段我很喜欢,也让我重新悔改认罪的经文:腓立比书 3 : 13-14 节“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向着标杆直跑”。也借着这段经文让我警醒,不要停留在过去,因神的爱不去想之前的事,一心爱主,所有都从新开始,神的恩典使我能够认识祂,衪知道我的无助,无能,让我依靠他,在神凡是都能!我愿一生跟随主,将荣耀归给主。 主内侯海波弟兄

我的见证:自我悔改、父亲关系 – 侯海波弟兄 Read More »

受洗见证 – 李文悦姐妹

回想我与主的第一次接触,还是在初中的时候。在我家乡的小城市来了一个有 5、6 个外国人的旅游团,以外教的名义被我们学校邀请与学生相处大约一周的时间。怀揣着对“外国人”的好奇和对练口语的想法,学生们都很热情地围绕在“外教”们的身边,用蹩脚的英语跟他们交流。他们是一群和蔼的上了年纪的加拿大人,很友好得跟我们分享她们的生活。在她们快离开的时候,送给我们这些孩子几本从我们城市教会里拿到的中文圣经。因为对这短暂友谊的不舍和对这本圣经的好奇,回家后我非常认真且虔诚得从第一页开始阅读这本圣经,很不幸的是,当时的我卡在了创世记第一章,觉得语言晦涩难懂,难以理解,于是我很不舍的放下了这本书,认为这本书还不太适合年龄这么小的我。后来我听说,我的一位好友把圣经带回家后,她的妈妈,一位历史老师,开始阅读圣经并信主。感谢主,其实这么早就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也感谢主,经过这么多年的做工,借由我的老公,将我带回到主的身边。现在回想,小时候的那个“旅游团”或许就是一些宣教士,用那样的方式,将主的信息带到我们那个小城市。 曾经的我是个所谓的“无神论者”,但是我执着的相信,有这么一种神奇的力量,或者一个操控者的存在。他知道一切,只要他想,他就可以改变或是主宰一切。但是我不知道他叫做什么名字,或者应该如何称呼他,我不了解,也没有探究的兴趣。就这样做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像一个普通人一样生活。很久以前,在我曾经与他人谈到基督教的时候,我觉得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区别好像主要就是认为每个人都有“原罪”,我并不觉得我有犯罪,因为我没有做那些违法的事情,我觉得我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可在真的接触主、读经、祷告之后的某一天,我在祷告时莫名的开始痛哭流涕,我不由自主得跟神忏悔,但我流泪不是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罪,而是在那一刻的我感受到神对我深深的爱,即使我以前多么得不认识他、做了那么多神所不喜悦的事情,神还是不离弃我,将我找回、带我回家、原谅我、爱我。那一刻的我就像孩子长大后第一次懂了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一样,感谢神,带我回家。 慢慢的,我发现我内心里的改变,也在用神的话语提醒着自己每天的言行。马可福音 11 章 25 节“你们站着祷告的时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们,就该饶恕他,好让你们在天上的父也饶恕你们的过犯”。神的话语让我打开自己的内心,不在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计较”,更加得去关注我与神的关系。不论生活如何,留给自己与神相处的时光,学习神的话语,享受在神面前内心的安宁。在这条路上,我还是一个刚刚找到“回家路”的孩子,我渴求亲近神、待在神的身边,求神继续带领我,感恩! 主内李文悦姐妹

受洗见证 – 李文悦姐妹 Read More »

神的恩典够我用 – 于安光弟兄

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间我在公司已经工作接近十年了。原来的工作激情慢慢被时间消磨殆尽。所以我经常向神祷告,主啊如果你允许请让我找到一份合适的新工作。从此我就慢慢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有觉得合适的就投简历,中间也有拿到 offer 但是离家比较远就放弃了。大约是今年五月份吧,我发现了一个我认为对我非常合适的工作,并且许多对我有利条件:其中有我以前的几个同事在那里工作,还有我以前的导师可以给我推荐并且认识招聘的人,再加上我积极准备各种材料,不出所料很快拿到了面试的机会。那时我觉得非常得有信心,面试的时候也觉得回答的问题无可挑剔,面试后好像就等着通知了。可结果却是大相径庭,没有拿到,而是我们原来单位的一个同事拿到了。回来慢慢考虑我找工作的环节哪一步出错了,从整个找工作的过程可以看出,我有太多的人为有利条件,并且好像自己也很努力准备,可以单凭这些有利条件轻松拿到职位。而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把神作为主要的依靠,而是依靠同事,朋友和自己的努力。感谢神,当我在读经的时候不经意的读到哥林多后书 12 : 9“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 当我们遇到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时,我们是靠人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还是依赖神的恩典呢?当然从我这个找工作的经历是显而易见的。 主的恩典够我们用,因为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才能显得完全。如果我们不肯承认自己的软弱,凡事都要逞强,那神的能力就不能在我们的困难中显得完全。当我们只靠人的力量和精神去解决困难时,我们并没有完全地依赖主的恩典。我就是个例子。通常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在逞强,也是间接地对神说:“我是行的,我的能力是足够解决难题的。”请问主的能力怎能在我的困境中显得完全呢?因为这样,所以保罗说他喜欢夸自己的软弱。感谢神的带领和提醒让我学会谦卑学会诚心得向神祷告。 最近我又发现了一份工作,这个单位里面没有熟人,只能从工作要求上找一些信息。我常常向神祷告,神啊如果你觉得可以请帮助我得到这份工作,投了简历之后不断地向神祷告,最终拿到了面试的机会,并且面试完第二天我就得到了工作的电话通知。拿到工作以后觉得工作地点有点远,可能对孩子们的看顾就不是很方便了。但感谢神我们每天的工作时间比原来少了接近半个小时,回家的时间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我只能说神的安排非常奇妙。 很多人认为神只会帮助那些肯帮助自己的人。这根本不是圣经所告诉我们的。保罗说:“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哥林多后 12 : 10)当我们遇到困难时,第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要谦虚地承认自己的软弱和无能,然后把问题交托给万能的主。“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彼得前书 5 : 5)主赐的恩典在任何的困境中都够我们用。 愿主时时看顾我们弟兄姐妹,让我们都有谦卑顺服的心,在主里合而为一地衷心服侍。 主内于安光弟兄

神的恩典够我用 – 于安光弟兄 Read More »

參與兒童褔音事工,經歷神更多的恩典 – Yvonne 姊妹

回憶起今年3月中的主日崇拜後,兒童福音機構負責人Karen来宣傳在Queensland States  primary school 推行RI programme, 向小學生傳揚福音的事工,當時我有感動要參加這事工,原因是我家於今年3月初在洪雨中經歷了神奇妙的幫助,我好想報答神的恩典,便找這事工的負責人詢問如何能參加這事工,一個月後,4月初我正式加入兒童福音事工的培訓,5月初正式到 Ironside StatesPrimary School  做RI programme teacher assistant.我们需要每星期五早上9 30 am 在這小學集合,祷告後,每年級安排一位RI 老師及助理去向小學生傳福音,每堂课只有30分鐘。另外,感谢神,在參與這事工時認識了本堂的Crystal 姊妹,她已參加這事工多年,她知道我要走路去學校,我家離她家不遠,她便每星期五順路帶我去學校,为我節省不少时间! 現在,我已參與這事工快6個月了,令我經歷了神更多的恩典!首先,我剛從紐西蘭移民到布理斯本只有一年多,對這裏生活環境不甚了解,在參加這兒童福音事工當中我認識了很多這裏的澳洲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文化,對我適應這裏的生活節奏帮助很大!其次,他们都是那麼愛主的人,有年經的宣教士、神學生,牧師及信主很久的資深且謙卑的姊妹,從他們身上我看到很多彩虹見證人圍繞我,使我属靈生命更加增長。 最後,我參與這事工,原想報答神的恩典,想不到我卻得著更多,心身靈更健康更強壯!感谢神! 神的恩典長阔高深,超乎我们所想所求,數之不盡! Yvonne 姊妹

參與兒童褔音事工,經歷神更多的恩典 – Yvonne 姊妹 Read More »

认识主更多 – Mark郭长老

去年在神学院上付老师学习路加福音的时候,听到他要在艾瑞学会开设希伯来文的课程,就报名参加了。因为我不善于记忆,所以学习新的语言比较困难,实际学习过程中,也确实遇到许多挑战。但是相比于困难,得到的更多。 比如在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18节里面说的,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直到一切都实现。”这一点是指希伯来文最小的一个字母“י”。而一画是指希伯来文中两个非常相似的字母“כ”和“ב”,他们的区别就是一个字母下边多出一小画。耶稣在提醒我们,神的话语都要成就,毫无删减,不可修改。在圣经最后一本书,最后一段话,使徒约翰这样说“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 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 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份。”【启示录22:18-19】由此可见,我们认真学习神的话语是何等的重要,因为神的话语,不仅是成就在整个世界,成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面,更是决定我们在永恒里面的福分。 在希伯来文中神的名字写为“יהוה”。神在出埃及记中,当他差遣摩西去埃及拯救以色列人的时候,赐下他的名字。以色列人藉着这个名字,可以认识神。当在摩西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之后,神赐下律法,十诫中第三戒为“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出20:7】所以以色列人非常敬畏这个名字,他们读经的时候,遇到这个名字会用“主”这个词来代替。 希伯来文中,“知道”,“认识”这个单词,含有认同的意思。也就是说,真正的知道,不仅仅是知识上面的了解,而是表示在经验中的领悟。 彼得在受审的时候,被圣灵充满,宣告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 4:12】,保罗在去大马士革抓捕基督徒的路上,被大光照耀,瞎了眼睛。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使徒行传 9:5】当保罗认识主后,整个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我们已经认识了主,他的话语都要成就,他的名字是何等的宝贵。巴不得我们更多学习他的话语,更多认识他,更多经历他,愿神帮助我们。

认识主更多 – Mark郭长老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