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還是“被守望者”?
上個主日牧師講道的時候,提到上帝立先知以西結作“守望者”- 要吹角警戒以色列民:“他聽見角聲,不受警戒,他的罪必歸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便是救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以西結書33:5-6)
我不由就走神了,想到教會裏面、自己生活中的幾位“守望者”:
– 牧師。自己懶散懈怠的低潮時光,常常是牧師的提醒開導帶我走過;
– Mary。一想到Mary可能到師母那裏“告狀”,我就不敢“放肆”;
– 中國學者座談會中的一位姐妹。從6年前我第一次來懷恩堂,到最近一次,在我的記憶中,就從來沒有缺席過。
沒有嚴厲的話,甚至都沒有說話,但他們每次在那裏那時的出現,都是對我的“警戒”。有一段日子我的生活當中,刀劍變成了溫水,若是沒有這些“守望者”,我怕是像在一鍋溫水中遊泳的青蛙,失去警戒,不知跳脫危險,等火漸漸加強,不知不覺已經被煮熟了!
我感謝他們、敬重他們。“守望者”也是很酷很美的畫面。但是再想一下,我不喜歡當“守望者”這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我時不時就缺席學者座談會)記得有一次,我和Mary與朋友聚會,我從逗孩子玩,不知不覺成了baby sitter了。大家聊得熱鬧,我卻得跟著孩子屁股跑。這只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要是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被“綁”在一件事上、一個位置上,我怎麽能堅持呢?還是做那個小孩子好,求上帝透過他的“守望者”來看顧我。我求“被守望”,所以禱告的時候常說:求主保守我的心懷意念…
而越求“被守望”,就越容易覺得自己沒有被看顧。以致於年初的時候,覺得上帝已經不管我了,敬畏上帝的心冷淡了,很少讀經和禱告。若不是妻子的焦慮和催促,能夠一起和牧師、師母幾次的分享、查經、禱告,都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這段低谷。
難道不能只做“被守望者”嗎? 拉回自己的注意力,聽到牧師提到另外一段經文:“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示錄12:11)這經文,已經給了我答案!
主內 卜昀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