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殿在以色列民族中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約公元前 1250 年,當神吩咐摩西:「又當爲我造聖所,使我可以住在他們中間。」 (出 25:8) 神這個吩咐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反影出這位創造宇宙萬有 的神並不是一位虛無飄渺,不可捉摸的神。聖所原文是 “居 所”(dwelling place), 亦有 “與神相會的帳幕”(Tent of Meeting) 的意思。可見我們的神是一位希望與人親近的神。 神住到人的中間來是叫人得著神。
聖殿大約是在公元前 1027 年由大衛的兒子所羅門所建造。這座 美麗絕倫的聖殿只維持了一段短時期,僅在所羅門王駕崩後第五年, 這座聖殿就開始衰敗。因為南北兩國都沾染事奉外邦偶像和腐敗之 風。直到公元前 587 年, 耶路撒冷淪陷, 聖殿被燒毀, 猶太人被放逐 到巴比倫 70 年。似乎神的子民並不明白神設立聖殿的心意[神住到人 的中間來是叫人得著神]。這輝煌的聖殿只僅僅成爲猶太人崇拜禮儀的 場所,或只成了以色列民族的象徵物。
到公元前 537 年, 波斯王居魯士批準猶太人回國。猶太人回鄉的 第一件事就是重建聖殿。我們從以斯拉記中看見神鼓動猶太人一起去 重建聖殿。但我們這次看見重建的不單只是聖殿。以斯拉記前段(一至 六章)強調重建物質的聖殿(是外表可見的有形重建), 後段(七至十章) 則強調重建聖民的信仰生活(是裏面無形的重建)。神藉祭司以斯拉教 導回歸的猶太人認識律法,並爲違背律法而認罪、悔改(參九~十章)。
我們從猶太人這段千多年的歷史便能明白; 人要得著神, 不能 單靠一些外在物(宏偉的殿宇) 或一些宗教禮拜儀式,每週做著同一樣 禮節程序,而對神毫無感覺。這就是人们常說的「行禮如儀」。人要 得著神,裏面無形的重建更是重要。所以在新約,主耶穌教導撒瑪利 亞婦人: 「應當禮拜的地方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那真正 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約 4:2123)
什麼是「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用』字原文是『在... 裏』(in);『心靈』原文無『心』字。當時的人將敬拜變成外表 與形式,斤斤計較地點和祭物,而忽略了裏面敬拜的實際,故主 耶穌在此有意將『靈』與敬拜的『地點』相對,『誠實』與敬拜 的『祭物』相對,指出『靈』乃是敬拜地點的實際,『真誠』乃 是祭物的實際。
「父要這樣的人拜祂」:『要』字原文有『尋找』的意 思;神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人』,可見如此敬拜神的人並不多。
神所選立為祂居所的地方,豫表人的身子,就是神今日的 居所「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嗎?這聖靈是從神而來, 住在你們裡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爲你們是重價買來 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 6:19-20) 祭物豫 表基督,祂是百姓用以敬拜神之一切祭物的應驗與實際。因此, 主教導那婦人要在靈和實際裏敬拜神,意思是說,她不需要在特 定的地方,乃該在她的靈裏接觸神;並且不該藉著祭物,乃該藉 著基督;因爲現今基督這實際已經來到了,一切影兒、豫表都過 去了(約 4:23 節-: “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
我們被主用祂寶血的重價買回來之後,我們的身體就成爲 與基督聯合的『肢體』(6:13 節),也成為聖靈居住的『殿』(19 節)。因此我們不該再以自己的身體去作為犯罪的工具(參羅六 13),乃該用身體作爲榮耀神的器皿。『在身子上榮耀神』即指 一面守住我們身體的聖潔性質,一面讓神的靈更多占有、浸透我 們的身體,直到將神的榮美彰顯出來。
主內 Simon 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