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0, 2014

天路历程 (赵霞 姐妹)

        天路历程 从走入怀恩堂教会的第一天就很喜欢看主日周讯上的《天路历程》,却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叫“天路历程”。直到最近才了解原来《天路历程》是一本世界名著的书名,已被译成100多种文字和方言。此书是英国人约翰·班扬所著,用寓言和梦境的形式描述一位名叫“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传道者”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踏上了艰难的历程,勇敢地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从毁灭城出发,他经历许多考验,遇到各种阴险人物的诱惑和凶险。一路上基督徒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战胜困难,最终到达目标,天堂大门向他敞开。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找到了神国的方向,却仍然难辨对错、难抵诱惑、或举手向困难妥协。在迷茫和彷徨中我们不住祷告,求神的指引,挫折中不断学习谦卑,学习坚强,并坚守着那份执着。 约翰·班扬在自传中描述自己写书时的内心挣扎:「有一天,我正穿过田野,许许多多念头涌进了我的心,我深恐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费劲。突然,有一句话落进了我的心头:你的义是在天上。頓時,我心灵的眼睛大开,我看见耶稣基督,在神的右边。我顿悟那才是我的义。因此不论我在哪里,不论我做什么,神都没有说他要我的义,而要在他面前的耶稣基督的义。我更看见,不是我的良善使我为义,也不是我的邪恶毁坏了我的义,因我的义就是耶稣基督,他昨天、今天,直到永远都是一樣。至此我的枷锁解开了,我的铁一般牢不可破的苦恼委顿了,我的试探逃之夭夭了。自那时起,神的可畏的话语不再困扰我。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为神的恩典和爱而满心欢喜。」 面对最普通的事情,我们的脑海中也常会冒出各样判断,指令和念头,我们踯躅彷徨生怕偏离了义,反而束缚了手脚,甚至最终放弃了本该行的事。想想若是班扬也因着枷锁放弃了写作,就不会有今天的《天路历程》,更无法借此文学巨著传扬福音了。 摘录《天路历程》最后一段与大家共勉: 「他们在天门口把通行证递给守门的,由守门的再呈递给主;天门就在主的命令下打开了。但见城内光芒万丈,街上铺着精金。他们一进天门,就立刻改变形像,身上突然穿上了金光闪耀的衣服。天使又送给他们金冠做奖赏,并给他们金琴叫他们颂赞神。他俩马上唱出了心中的赞美:「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启五13)。然后天门就关上了。 过了不久,我看见无知也来到河边,他坐上一个名叫无望的摆渡过了河,但对岸却没有天使欢迎他。当他跑到天门使劲地敲门时,守门的出来问他要通行证,他却拿不出来。他就被捆绑起来,扔进了地狱。虽然他走到了天门,但他的结局和留在将亡城的人没有两样─永远沉沦。这时,我突然醒了过来,纔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主内 赵霞姐妹  

天路历程 (赵霞 姐妹)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