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途中好读书,遂分享一下读书笔记。最近阅读了迈克尔•库根的《旧约入门》和胡斯都.L.冈察雷斯的《基督教思想史》,参照读完后有一些感悟,作者通过写作呈现了对圣经和信仰有代表性的两种不同态度,简单总结前者是文献研究的“世俗的小学”,后者是集合历史上信徒对圣经思索的“云彩般的见证”。 明显《旧约入门》是学术性的导论,字里行间感觉作者并非真的相信上帝,只是把旧约圣经当作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来研究分析,类似学术研究的“吊书袋”,将旧约圣经当作一文献集,将神的话当作“神话”故事,诸章充斥着对文本的质疑和对记载神迹“合理化”的猜测解释。好在之前读过其他的圣经研究作品,对比知道作者从文本文献和考古文物里所谓言之凿凿的“怀疑”其实出处本身便有待考证或有其他解释,甚至对于其余更有说服力的符合圣经的考古材料加以忽略,直接将“怀疑”当作确定性的知识呈现,倘若刚接触基督信仰,尚未具備分辨真道能力的情况下便阅读这类的书籍,恐怕就相当与把信仰的种子撒在荆棘里的一样了。 重点推荐弟兄姊妹阅读后者《基督教思想史》,作者对基督信仰在历史中的各阶段思想和教义的形成进行梳理,纵向从使徒统续到教义形成;从卡尔西顿会议到宗教改革;从罗马的统治到希腊的哲学影响……作者把之前对我们来说只是概念化的名词在两千年的历史中串联起来,奥利金、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和故事,体会到他们信仰中的挣扎和在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见证。正如“大卫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徒13:36)横向也将基督信仰与世界政权间的架构关系树形展开,从罗马国教到英国国教,从拜占庭到东方正教,从敬虔派到清教徒,到现在改革宗、浸信会、长老会等等所谓的历史事件和宗派传统发展演变过程全面展现。让读者可以从历史深度了解教会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到我们当作平常的主日学教义如何穿过了各种思潮的重重拦阻、在权力和利益交织下的持守,最終成为今日的我们熟知的信仰根基是何其不易。 圣诞新年假期到来,读书与君共勉:“我们既有这许多的见证人,如同云彩围着我们,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来12:1-2) 主內 王鵬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