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zia Wong

回顾 – Holly姐妹

在写这篇分享时,我重新翻看了过去所分享的,发现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感到心里苦闷疲劳,开始怀疑神的安排,想要质问神,为什么非得让我用这样的方式来更深得认识你? 换一些温柔的方式难道不行嘛?在每一次重重跌入谷底的当下,我都不能明白这样的安排是何用意,直到相似事情再次发生在身边人时。 我的同理心真的很欠缺,尤其是在我未曾经历过的事情上。我常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帮助前来寻求安慰或建议的朋友,而我的表现,事实上也常常会再次伤害对方,让对方误会,我对他们所遭遇的并不在乎。但最近,有一位朋友,她家中的一位重要成员离世了,这对她的打击很大,因为一切都发生的很是突然。朋友止不住地哭泣,面对她的诉说,这次我却可以更加得理解她,因为我也经历过亲人的突然离世,可以明白那种无法接受的心情。而我曾经在工作中所经历过的挫折,因为疫情导致的焦虑,在与朋友相处的矛盾中,这一桩桩一件件在当时让我陷入失落低谷,看不清神的用意时,却会在不久后成了我理解朋友,并可以藉着自己的经历成为安慰朋友的见证。而我,也常常是在这样的情况发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所经历的低谷并不是突然,而这里面依旧有神的恩典在。 今天的灵修祷告中,“我感恩你从未放弃我。即使当我感觉不到你的时候,你也其实离我不远。你热切寻求我,从不辜负我。感谢你!在你面前有喜乐,所以今天,我选择与你更亲近。”这也再一次提醒着我神从未离开过,只是我时常忘记了。其实在我疲乏软弱时,神早已安排好众弟兄姐妹在身边,在最需要的时候带来安慰和鼓励,我还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呢? 主内Holly

回顾 – Holly姐妹 Read More »

有福信心 – 道书林

去年10月的时候,我们和儿子一家去Orange 探访女儿。Orange 是一个距离悉尼约300公里的一个小城市。 当我们决定要往女儿家,我们便面对一个抉择,就是我们要怎样去Orange呢?要到达Orange 有很多的选择,可以坐飞机,火车,大巴(coach), 开车。每个选择都好像有利有弊。到最后,我们决定乘坐飞机去悉尼,在悉尼飞机场租一部车子,然后开车子去Orange。我们四个人都从来没有去过Orange, 所以,我们从悉尼的飞机场开车到女儿Orange 的家,我们一定要用手机互联网(internet)和导航,才可以顺利抵达。 我的手机互联网是用一个规模比较小的internet provider (以下称A公司)提供,我儿子的手机的互联网是用一个规模很大的 internet provider(以下称B公司)提供。当然公A司的费用比较便宜一点。 平常我在Brisbane开车,A公司的internet coverage 很足够,所以我没有遇到互联网出现问题。我一直对A公司提供的Internet service 感到满意。但是这次去Orange的旅途,当车子离开悉尼不远的时候,A公司互联网讯号就消失了。因为没有讯号,导航也停止了。我感觉到非常诅丧。我儿子B公司的互联网,继续的提供讯号,全程靠着他手机的导航,顺利完成。 我想到我们人生的问题。我们人生中充满了抉择。我们好像在下棋一样,每走一步都有许多的抉择,每一个的抉择都会有不同的后果。我们怎样去抉择呢?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等等来做导航,这些在某些人生范围里能够担起一点导航的作用,帮助我们作一个慎重的决定。可是这个的导航,不是完全无误的;很多的时候,它会出错。 不但如此,我们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等,在许多的人生抉择,完全帮不了忙。这就好像A公司的互联网,在某些区域(远离悉尼的区域),则完全没有用处,我们根本不能依靠它作为我们的帮助。 我们人生免不了会有这些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往哪里去?死亡是怎样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死后有审判吗?怎样的审判?这个浩瀚宇宙是哪里来的?是被创造的吗?还是演变而来的? 要解答这些的重要人生的问题,我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等是完全于事无补的,如果我们执迷不悟,执着用我们有限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等,我们会被这些误导,走入误途。这些个人的聪明、智慧、学问、经验等,就好像A公司的互联网,到了某些区域,就没有讯号了。 我们需要一个好像B公司的互联网,它不但能够在我们平常生活的决定有导航作用,也在超出一般区域里起导航的作用。 感谢赞美主,圣经就是这样的互联网和我们的导航!它不但在我们平常生活里有正确的指导,就在我们灵命里,它照样给我们有清晰准确的指导,带领我们可以有丰盛、有福的生命。 “这圣经能使你因在基督耶稣里的信有得救的智慧。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三15-17) 道书林

有福信心 – 道书林 Read More »

凡事祷告,随时祷告 – 赵佩松长

感谢主,上个礼拜佳德牧师籍着使徒行传的经文勉励我们凡事要从祷告开始。如何对待祷告以及如何祷告,我们的主和历世历代的圣徒都给我们做了榜样。佳德牧师的证道在我心里产生很多的共鸣,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和孩子们的信仰对话很触动我,让我重新检视我对祷告的认识。 其实我们都明白祷告的重要,也都在参加各样的祷告会,而且每天也都在祷告,但是回想自己的祷告生活时,我发觉我其实并没有按照圣经所说的去操练。腓利比书 4 : 6-7 节是我们都熟悉的经文。保罗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这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词,就是“凡事”,所有的事,是 everything,全都带到神的面前祷告,祈求和感谢。我家老大去年底毕业后就得到了一份学校全职的工作,带一个 4 年级的班,他开始很兴奋也很期待。但是工作一段时间他发觉遇到很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面对班里很多调皮的孩子,如何管好他们,又不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他和我们分享他的烦恼的时候,弟弟提醒他要在每一天开始工作前好好的祷告。祷告的目的不是让神挪开他所面对的一切的困难,而是在神面前承认我们是软弱的,我们愿意将一切交托给祂,求祂的保守,看顾和带领。我在想我不是也同样只是遇到困难时才想起祷告吗?我非但没有凡事在神面前祷告,更没有每一天开始工作前都将这一天仰望交托给我的主。 仔细思考保罗为什么让我们凡事都要祷告神呢?原来这是一个与主连接的操练,他让我们操练凡事将主权交给神,这是违反我们从小养成的习惯和认知的,因为我们从小就学习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的设想和预期,我们会很自豪,骄傲,欣赏自己,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如果事情的发展超越自己的管控,甚至越来越糟,我们就会担心,紧张,焦虑甚至失去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能还没有把自己完全交给主,我们的生命还没有完全和主连结。保罗在劝勉基督徒要将所有的事带到主的施恩座前求,正是让我们来操练与主连结,让我们重新养成一个新的习惯。 我记得很久前接触到国内的一些老的信徒,他们最让我感到不一样的是常常在祷告,祈求和感恩,这种习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命。保罗的这句话除了让我们要凡事祷告,还有时时祷告交托的内涵。因为要想一无挂虑,我们除了事事祷告,一定也要时时祷告。记得孩子们小的时候,还在Salt 团契,有一次和当时的 leader,黄长老的儿子 Simeon 谈到他们一些问题时,他马上说我们一起祷告吧。那一次给我很深的印象。是的,我们是否时时向主祈求,反映了我们和祂的真实关系。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操练的。James 弟兄在我们的团契里分享,希望一个星期就做一件事,操练一件事,这是个很好方法,让我们在一段时间里专注在一件事上,必定看到果效。我希望我能在祷告上来操练自己,不但凡事祷告,也要随时祷告。愿主所赐那超过我们所能了解的平安常与清心祷告的人同在。阿门! 主内 赵佩松长老

凡事祷告,随时祷告 – 赵佩松长 Read More »

生命的主 – 冯嘉丽姐妹

“你当相信:万事都有神的旨意。”我一直坚信这句话,但有些时候,因为外界的干扰加上自身的忙碌,我也常常会忘记从而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 死亡,这词对于年轻的我们,好像很陌生,似乎也离我们很遥远。直到三年前,新冠病毒引起的世界大流行,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原来死亡,可以近在咫尺。今天我们还是活蹦乱跳,过一个星期,可能就躺在医院,再过几天,可能就在殡仪馆排队等候火化。圣经说,“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确实,我们的生命不掌握在我们手里。我们不晓得何时生,也不晓得何时死。唯有那厚赐生命的主 – 耶稣基督,知道我们的来去,也为我们预备了永恒的家。 在信主之后,我原以为我已经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我知道我死后的归宿,是要回到主耶稣为我预备的那美好的家乡,是好得无比的。直到上周,我的一位好姐妹,因病回到天家了,我整个人有些崩溃。她是那么得年轻,有那么多的抱负,有很多的不舍,为什么掌握我们生命的主不让她活久一点?!但这位掌握生命的主早已预料到我的悲伤和困惑,让我和姐妹在她离世前的一周有了一段 3 个小时的长谈。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我听到的是她满心地赞美,信心地祷告,事奉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听不到一丝的抱怨和愤恨的声音。姐妹对这位生命的主 – 耶稣的坚定信靠,深深地打动了我。虽是如此,但听到她的死讯,我还是接受不了,一宿辗转难眠,临近清晨,突然有个感动在我心头萌生,“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原来她是一颗麦子,相信曾经探访,认识和知道姐妹生病的主内的姐妹兄弟,都会因着她在病痛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主耶稣至死的信靠,对疾病是否得到医治没有苛求,甘心顺服主的带领而信心得到大大的激励。也相信很多还没有认识主耶稣的姐妹的亲戚朋友们会因着她“这颗麦子”而回转归向耶稣基督。至于我,感谢赞美主,他深知我是何等得软弱,不是通过我去安慰鼓励姐妹,反而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安慰和激励。 在和姐妹得长谈中,她提到了事奉,她说:“有机会的话,你要多参与事奉,在事奉中,你会更深地经历神的作为,虽然有时候,有苦难言,但是神必然纪念。事奉所带来的喜乐也只有经历了才能体会,难以言表。”这也让我想起一位老牧师语重心长的分享。他曾经邀请一位有恩赐的弟兄出来参与一项很重要的事奉,但弟兄因为工作繁忙推却了,说要等退休了才参与。结果,没有过上几年,这位弟兄生了一场大病,从此卧病在床,不得不提前退休,但再也不能参与这项事奉了。当牧师探访他的时候,他流着眼泪满心后悔。想到自己,我曾经也推脱了一些事奉,一是觉得做人要低调,有参与就好,二是觉得我已经参与够多了,看看别人,还没有加入事奉,三是怕做得不够好,惹来别人品头论足。自从听到老牧师的分享后,我再也不敢随意推脱。同时,主耶稣的灵也很奇妙地感动我,让我知道,只要我尽心、尽性、尽力、尽意去参与事奉就好,不需要理会别人的看法,因为我只需要对这位掌握生命并最后施行审判的主耶稣负责任,也只有主耶稣对我有最终的评判。哈利路亚! 主内 Kylie 姐妹

生命的主 – 冯嘉丽姐妹 Read More »

一切自有神的美意 – Jasmine Huang

“你当相信:万事都有神的旨意。”我一直坚信这句话,但有些时候,因为外界的干扰加上自身的忙碌,我也常常会忘记从而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 2021年我即将完成学业,同时也面临着“找到第一份全职工作”这样人生必经的挑战。我本身简历并不是特别出色,而且我对于将来要做什么也不甚清晰。在当时那种迷茫不知道前进方向的情况下,我每天都对神祷告说:“神啊,如果这家公司这条路是您为我安排的,请您让这条路变得顺利一点。”很感恩,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一家我曾经不敢想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很快便将我录取并且给我发了offer。我当时心里想:“这一定是神给我安排的道路。” 随后我便开始了上班族的生活。但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从学生走向职场这条道路充满了我未曾预料到的挑战。我需要独立和客户沟通并且主导会议,我也需要不停适应一直在更换的客户和小组,同时还要适应年审期间高强度的加班和出差。作为一个内向型人格,虽然我也可以完成工作,但我渐渐发现我并不适应这样的工作。在一次次出差和被客户指责的过程中,在澳洲职场文化和我内心信仰的冲击下,我感到很难过,心里想:“神啊,为什么这条路这么难走呢?”感恩在我的低谷期,橄榄叶的朋友们一直在鼓励我为我代祷,我也受到激励开始筹备下一轮找工作。 不久之后我便拿到了几份政府工作的面试。然而这几份工作由于竞争者太多,我没有顺利走到最后。听到这个消息那时我甚至又开始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质疑,但是我发现在今年一月份的工作期间,我开始融会贯通之前所学的知识并且可以开始引申思考。这不仅使我自信心大涨,同时去年还有点刁难我的同事,今年主动和我交换联系方式并且对我说:“我觉得你真的很不错,我们应该保持联系。”但我依然没有打消换工作的想法,也在最近找到了合适的下一份工作。 在这段职场经历中,我曾经怀疑过,也埋怨过。在我遇到困难时,我总是充满了悲观的情绪。然而我却一直忘记,事情不会无缘无故临及我们,一切都是神的安排和美意。我的遭遇和环境,是神安排的大工具,用以对付我这个人,好使我们能折服。比如神没有带我进入这样的大公司,我便不会如此顺利就能换下一条跑道。如果我顺利拿到的那份政府工作,我也没有办法经历今年的年审,也很难找到自己的自信。路加福音10:21说:“父啊,是的,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在我们经历人生的低谷期时,殊不知这都是神为我们安排好的道路呢。

一切自有神的美意 – Jasmine Huang Read More »

忙 – 张雪松弟兄

我们每一天都在忙碌,被很多事情追赶,想要尽快完成,却一件接着一件,看不到尽头。我们为工作忙,我们为家庭忙;我们为社交忙,我们为娱乐忙;我们为当下忙,我们为未来忙。瞬息万变的信息,日新月异的科技,我们似乎稍有懈怠就会掉落时代的悬崖。我们为维持现状而忙,我们为改变现状而忙,有时甚至忙到没有时间敬拜,没有时间查经聚会,没有时间默想、祷告、与主连接。北区姐妹小组刚刚查完《马可福音》。《马可福音》是四本福音书中最精简、最少章节的一本福音书,全书笼罩在很紧凑的氛围中。在中第一章带有“立刻”意思的表达形式就出现了多次。这让我们也看神计划的紧凑周密,主耶稣每日繁忙辛劳的工作,也看到了门徒在耶稣呼唤他们的时候果断行动。 耶稣在安息日进会堂教导,并为人赶鬼。赶鬼之后,耶稣一出会堂,就去到西门和安德烈的家。并为西门的岳母医病。治好病后,当天傍晚,又有人带了一切生病的和被鬼附的来到耶稣的跟前,而且全城的人都聚集在门前,耶稣又治好许多害各样病的人,又赶出许多鬼。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就又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我们看到基督耶稣的一天是何等的忙碌,然而他依然在次日,天还没亮的时候起床到旷野祷告。 在马可福音里,我们看到耶稣的忙碌。耶稣一直在over time 地工作,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就立刻做下一件事情,甚至吃饭和休息的时间都难以保证,即便这样,他也总会记得祷告,经常与父神连接。 与耶稣的时代相比较,现今的科技大大地进步了,但人却更忙了!为何科技的进步,并没有减少我们的忙碌呢?为什么政府甚至我们自己都希望work hard and play hard呢? “忙碌”真的可以增加我们内心的安全感、存在感、价值感、成就感吗? 基督耶稣是我们的榜样,他也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我们的盼望不在地上,乃是在天上。我们都应该像耶稣一样把“与神亲近的时间”摆在我们时间安排的首位。忙的时代,更需要有敬拜、有团契、侍奉、有默想、有祷告,更需要时常与主连接。这会帮助我们警惕,避免在忙碌中给魔鬼留了空隙却还不自知,也会让身处末世的我们充满从神而来的平安、智慧和力量。求主帮助我们,都能像西门和安德列一样,在耶稣召唤他们的时候都能“立刻舍了网,跟从他(马可福音1:18)”。

忙 – 张雪松弟兄 Read More »

基督徒的福分 – 王晶姐妹

圣经中提到:“常存敬畏的,这人有福了; 心里刚硬的,必陷在祸患里”【箴言 28:14】 。道书林长老在一月十五日题为《有福人生》的证道中提到我们首先要信靠耶稣,凭着“因信称义”开启有福的人生;又要时常依靠神的扶持和带领坚持走义人的路,继续有福的人生。 人希望自己有幸福的人生,也不断探索如何获得幸福的人生。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给出的“幸福方程式”是:个人幸福=物质财货/消费欲望。 这个公式指出:当财货的增速低于欲望的增速,幸福感就会下降。现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向人们展示着不断更新换代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奢华的生活方式,人内心深处的罪性驱使着人“看见什么就想要什么”,更有甚者是“恨人有笑人无”。为了满足不断扩展的欲望,很多人遵循着“金钱至上、自我至上”的观念,缺乏敬畏之心,行事无所顾忌、不计后果。今年农历大年初一,中国河南省三门峡市发生了人员溺水的不幸事件。事发地位于黄河三门峡大坝下游的河滩上,这个所谓的网红打卡地并不是一个正式的景点,平时有围栏和“水深危险”的警示牌,但是总有人漠视规则、缺乏敬畏之心而贸然下水,最终酿成惨剧。 心存敬畏具有警戒与自省的作用,有助于规范与约束我们的言行举止。以色列人曾经因为缺乏对神的敬畏之心,走上悖逆神的道路,以致于亡国被掳。但神有慈爱和公义,当以色列人真心悔改时,祂一次又一次伸出大能的手,拯救这个民族。就像张雪松执事在农历新年的证道中提到的以色列历史上,几次发生在“正月初一”的非常重大的事件。以斯拉先知也曾希望用神的律法洁净以色列百姓的身心灵,从而改善与神的关系。“人生应当有所敬畏,才不会为所欲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神耶稣曾教导我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敬拜他。 24上帝是灵,所以敬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敬拜他。” 【约翰福音4:23-24】 陈佳德牧师在元旦的证道中提到我们要学会“停止说 ‘我要’,停止忧虑”,尽量享受与神同在的时光。这样我们能有更多时间学习、思考神的话语。我们才能摆脱世俗的价值观,更好地遵循神的教导行事为人。“你的心不要羡慕罪人,却要羡慕常常敬畏耶和华的人”【箴言23:17】。能在主的安息中去生活,是基督徒最大的福分。

基督徒的福分 – 王晶姐妹 Read More »

信心与行为 – 丁荣刚弟兄

在信主这些年中,喇合是让我常常想起的一个圣经人物。她是如此的鲜活,她的经历是如此有戏剧性,她的故事最充分地体现了究竟真信心是什么,所以常常成为我的提醒。 耶利哥城的妓女喇合面对两个以色列探子的时候果断做出了决定,把他们藏起来并放走,并且她对两个探子的话显明她的信心和勇气从何而来:“我知道耶和华已经把这地赐给你们,并且因你们的缘故我们都惊慌了……我们一听见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为你们的缘故,无一人有胆气。耶和华你们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她面临被耶利哥士兵抓住的风险,而且注定成为耶利哥的卖国贼,但她冒险把自己和全家的性命交托给两个探子。 结果耶利哥城以我们耳熟能详的方式坍塌了,探子和约书亚信守诺言,全城只有喇合和她的一家得救。不仅如此,这个人人轻贱的外邦女子居然成为以色列人撒门 (或许是其中一个探子?)的妻子,并在在马太福音的耶稣家谱中再次出现:“撒门从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从路得氏生俄备得,俄备得生耶西,耶西生大卫王 (太1:5-6)。喇合竟然成了大卫王的曾曾祖母,当然也是主耶稣的远代祖母。神竟然把这么大的福分赐给了一个外邦出身卑贱的妓女,神真是不偏待人!难怪使徒彼得在使徒行传10章34节感慨说:“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 是的,喇合的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当全城的人怕得要死却拒不降服,都寄希望于坚固的城墙,她却首先撤去心灵的高墙,以色列的人进入耶利哥城门之前,以色列的神已经被迎入了喇合的心门。我们信主前的光景也许不会象喇合那么不堪,但是我们与老我的决裂多半也没有喇合那么彻底。 世人对喇合有各种各样的评论,但圣灵亲自对喇合做出评价。保罗在希伯来书11章31节写道:妓女喇合因着信,曾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就不与那些不顺从的人一同灭亡。喇合是耶稣家谱的五个女人中唯一进入希伯来书第十一章那“信心巨人名单”中的一位。雅各也把喇合与以色列人始祖亚伯拉罕并列为“因行为称义”的典范(雅各书2:25),让人看到神从粪土中把罪人喇合提拔到义人喇合这荣耀的地位。不过喇合究竟是因信称义还是因行为称义呢? 这两处评价矛盾吗? 喇合听说了神为以色列人所行的神迹奇事,就起了敬畏神之心,并因信神而有行义的行为,不是只停留在想法或言语。她不是象耶利哥众人一样随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她是一个信行合一的人。喇合的信心是一个有行为的信心,喇合的行为是一个有信心的行为,就如雅各所说”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 我们同样面临现今的远离耶稣基督的各样的潮流,那应该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呢?是更怕神还是怕魔鬼呢?是走宽门大路还是窄门小路呢?天路历程不易行,愿我们常常悔改认罪,靠着对神的信,以爱心和智慧去讲真话,行公义好怜悯,让我们的信心成为活的信心,借着行为让我们的信心得以成全,得以成就美好的复活和永生。 主内荣刚

信心与行为 – 丁荣刚弟兄 Read More »

心中的抵挡与接纳 – 张懿弟兄

我经常会想,面对一个非基督徒,怎样传福音,可以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多年前我在上一门选修课《哲学导论》的时候,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著名的“上帝悖论”,即,上帝是否能创造出自己无法举起来的石头。虽然后来我渐渐了解到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于全能的定义,以及逻辑学本身的论证,但当时的我,即使作为基督徒,也很难想到可以明确说服自己或者他人的解释,也让我给别人介绍信仰时总觉得不自信。 之后我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挣扎。我发现有很多类似的问题无法严密的从逻辑上被证明/证伪,也有很多的可能性无法被排除。就像写论文、出报告、做实验一样,没有严密的论证总会让我觉得缺点什么。而这一点,也往往让我们很难去“全然相信”。 这个思考的过程就像流行的辩论节目《奇葩说》,一个辩手,无论站在什么立场,都可以用严密的逻辑以及煽动的词藻来说服别人。但信仰并非辩论,圣经对我们的教导是明确的,然而怀疑论却没有尽头。在怀疑论的逻辑体系中,没有任何理论站得住,更不用说沟通、理解和被接纳了。也是那时,我渐渐感受到,怀疑和批判于思考有益,但也需适度,否则很容易产生抵挡。就像《哥林多前书》所说,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世上的智慧变为愚拙吗? 福音书中主说,不要怕,只要信;申命记里也教导,隐秘的事属于耶和华。我逐渐发现有很多思辨及论证,对于信仰似乎太过苛刻,也太过天真了,就像,希望通过找到一个小错误,来全盘否定信仰。诚然,圣经中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但这不是否认信仰的理由,却容易成为心中有抵挡的原因。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当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第一次学习数学,老师不会去讲数论,而是拿出几个水果,教授加减乘除。我们作为学生,也是谦卑的学习,而不会去因为黎曼猜想还没有被证明,就否定学习数学的意义。求主大大看顾,不要让知识和阅历成为心中的抵挡,让我们时刻警醒,用一个谦卑敬虔的心,领受主的话语,活出主的样式。 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林前 1:21) 主内张懿弟兄

心中的抵挡与接纳 – 张懿弟兄 Read More »

《上主与家庭》读书会学习心得

匿名分享- 四位弟兄姐妹的分享: 2022年,我们教会有三个读书会,我们一起研读林瑜琳博士所撰写的「上主與家庭」,很多的弟兄姐们在这一年时间,看完了这本书,都觉得受益匪浅,灵命得到很多的帮助。 这里有四位弟兄姐妹,愿意分享,这一年当中他们跟神的关系、跟家庭成员的关系、跟自己的关系有什么不同。以下是他们的分享/见证。 分享一:通過「上主與家庭」讀書會的學習,我發現這本書帶領我以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婚姻,特別是基督徒的婚姻。 書中的觀點帶給我很多的啟發, 也激勵和帶領我回到上主的面前,專心尋求祂對我們的家庭、婚姻和親子之間的心意藍圖。林老師在書中說,人生不是為了要有美滿的婚姻,而是為了要活出上主的旨意。 又說,門徒的婚姻,也不是為了幸福或是快樂,乃是為了要遵行上主的旨意。 林老师提醒我们,上主要我們的靈甦醒,要我們的靈強健,順服基督,效法基督,最後榮耀上主。 書上还說,婚姻是一種靈修生活。當一個人進入了婚姻, 他/她就進入婚姻的靈修之中, 不管他/她願不願意。婚姻靈修有助於與主連結。而配偶就是那個幫助自己更加歸向上主的那個人。我期待,藉著聖靈的引導,我及我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都能與上主連結,學習操練,尋求上主的眼光,看到自己及对方的原型形像,來活出神為我們家所預備的婚姻藍圖,來荣耀上主。 分享二:我参加了一年的上主与家庭的学习,感觉受益匪浅。所受益的不仅仅是有关知识内容上的增长,重要的是以下两点:首先,通过学习,使我看见很多我自己心理素质上所欠缺的部分,这部分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但我一直没有觉察到。第二,在教育子女方面,通过学习,也让我明白了我们做父母的任务是要发现神给每个孩子的恩赐,从而引导孩子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而不是按照我们自己属世的眼光来调教孩子,使他们朝着我们自以为好的方向发展。愿以此和大家分享。最后,非常感谢何师母一年来精心策划和安排我们的学习,以及台湾心灵家园的若玫老师和我们读书会成员互相的鼓励和带领。 分享三: 林老师说:“亲爱的孩子,请往内看,你有上主儿子的形像,只要活出你里面的基督,世上你最美你最帅”(「上主與家庭」65面)。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有上主儿子的形像;我学习到我们是神的儿女(约翰福音一12),我们都是王储,是祂所疼爱的。我的价值,不在乎我的成就,我也不须要让自己的成就来定自己的价值,我也不须要靠他人的眼光,评价来定自己的价值,我的价值,乃是基于上主对我的眼光,我在基督里,上主对我的眼光是“甚好”的。诗人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八4)看哪!神竟记念、注意、眷顾我,祂赐给我们荣耀尊贵为冠冕(诗篇八5)!我岂能忽视神的恩典呢?我也学习到看他人的时候,不能只看他的外在行为,需要看他的内在,我在学习看他人的内在的上主形像样式。 分享四: 2022年过去,我们一家人感恩分享的时候,大女儿说,很开心妈妈可以参加三一原型的课程,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我想,是因为参加了三一原型的读书会,让我更具体的认识到了神的丰盛以及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上帝的独特的形像样式,不断的学习操练用上帝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物,在看不懂的地方不再陷入沮丧无助纠葛愤怒等情绪中,而是学习定睛仰望耶稣、顺服圣灵的带领,学习管理自己的身心灵,操练当下的完全。这样的学习与操练,让我整个人慢慢地平和下来,不再是原来后原型中那个急躁易怒的自己。这份平和,感染了家人,使得家里的氛围不一样了。期待更多的学习与操练,每日做更新的自己,朝向基督,更像基督。

《上主与家庭》读书会学习心得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