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ing

参加怀恩堂教会营的收获 (于安光 弟兄)

参加怀恩堂教会营的收获          今年10月4号我们一家参加了怀恩堂教会营,感受颇深,收获甚多。两年前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全家也参加了营会,就在那次营会我和妻子一起决志信主。站在大厅环顾四周,犹如回到那日,心里无比的激动和喜悦。回想以往我们经过怀疑、疑问、抗争,感谢主最终带领我们全家信主,也感谢向我们传福音的人。那次营会的信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学习依靠祈求神到完全交托。信主后最大的不同是心里觉得平安,知道心里的问题有上帝会安排。至今在工作上、生活上,主耶稣的祝福非常丰富。 这次营会的主题是「与神和好,以神为乐」,我心里充满了平安和喜乐,正像经上所记「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诗16:11)」早晨灵修中读到哥林多后书8:1-2「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回想信主二年来,在经历考验时,自己是怎样回应神的?是以主为喜乐还是埋怨主的不理会?好多时候是在顺境的时候容易忘记神,而在逆境的时候又经常问神在那里,觉得自己委屈,为什么要让我承受这些?不过总安慰自己,主不会轻易考验我们,他是信实的主,「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的主。(林前10:13)」每每想到这句经文,就重获信心,心里满有平安,总会渡过一个个坎,不再难过和失落。但是总会想主为什么要给我试炼?这些试炼是为了什么? 营会中Johnson长老讲道「在试炼中常存喜乐」,让我明白了神的心意。雅各书1:2-5「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主要借着试炼来增强我们的信心,磨练我们的忍耐,以我们所能承受的试探来磨练我们,完备属灵的品格“忍耐,仁爱,喜乐,和平,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世界卧在那恶者撒旦撒旦手下,而基督徒被神分别出来,是属神的,必然会受到逼迫攻击。谢牧师讲「识我的预像-亚当或基督?」的信息,使我明白了背约犯罪的始祖亚当就是世人的“预像”,对世界的欲望成为我们的绊脚石,也会滋长成为罪的网罗,结局是“永死”。 然而,信主后基督是我的预像,「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7)」在试炼中仍然遵从神的旨意,神的恩典够我们用的,必能会靠主得胜,成全完备,因信进入安息(来3:17-19;启7:14-17;太17:20)。即使在百般试炼中,我也能因救我的神喜乐。当我明白这些道理时,欣喜若狂,感谢主再一次的造就! 短短两天的营会,意犹未尽,满是不舍。这期间和弟兄姐妹一起读经、讨论,一起生活,彼此更深了解,彼此鼓励帮助,经历了“在地如在天”的生活,初嚐天国的滋味,犹如生活在神所预备的新天新地。感谢主装,让我重新得力,再次启程,在天路历程中面对试炼常存喜乐。 「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先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罗:8:18)」   主内    于安光 弟兄

参加怀恩堂教会营的收获 (于安光 弟兄) Read More »

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黃澤群長老)

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刺青現在被廣泛地接納為一種流行藝術文化,但遠在先秦時代卻是用來標簽犯人的一種刑罰(墨刑/黥刑), 犯人臉上被刺上不能磨滅的圖案或字(奴,盜,賊),特顯其區別於常人。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和南太平洋的毛利族,不同的刺青代表不同的社會階級和地位;而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左臂青龍,右臂白虎』的刺青,則是黑幫份子的身份象徵。 為了確保輻射束精準地到達治療範圍,技術人員在開始電療(放療)前,分別在我的胸,腹和腰三個部位紋上『定位刺青』。起初Carol 以為這只是墨水筆點成的記號,還叮囑我療程後切記把墨點清洗乾淨;後來當她知道這是刺青,也只好接受我成為『電療一族』終身會員的事實。 躺在狹窄的電療床上,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盡量保持分毫不動。經過兩位技術人員相互按照刺青點揚聲复核定位數據之後,接下來便是一連串機器轉動卡拉卡拉的噪音;忽然燈被關上,周遭漆黑一片,人聲沒有了,機器聲也沒有了,我仿佛置身萬籟俱寂之中。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作為。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詩19:1,3)雖然表面看似寂靜無聲,但神的奇工早已覆蓋穹蒼,祂的智慧着實遍滿大地。肉眼看不見的輻射束,靜稍稍地摧殺我骨中的癌細胞,見證著神的同在是如何無法推諉——越大的恩惠,越是輕描淡寫地臨到受恩者身上,往往直至福杯滿溢方才知曉。   自從得病以來,收到的慰問不計其數,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從未謀面的肢體,也有二十多年沒有聯絡的朋友),透過形形色色的渠道(信,卡,電郵,電話,臉書,短訊—–),送上的祝福與打氣,特別是神話語的應許和安慰(牧師每天寄來的【神的應許】就是其中的表表者),都在不知不覺間成為愈合我傷口的特效良藥,更是我打這場屬靈硬仗的弹倉糧庫。   不知多少遍大門外無聲無色地出現一份大禮包,有時是花籃盘栽,有時是水果乾貨,也有試過是治癌食譜;也不知多少遍弟兄姐妹為我們送上精心烹調的可口美食,或在市集代購的用品雜貨。為了盡量不打擾我休息,他們的行動都有著一個共通點,就是“我靜悄悄的來,正如靜悄悄的我走了”,通常到達前先來一個短訊,進門逗留不過三分鐘,然後就在道謝聲中送別他們的背影。        “哪知祂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祂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祂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祂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祂也是這樣不開口。”(賽53:5,7)主耶穌大可開口為自己辯護,因為祂是人類歷史上唯一沒有罪的人;但祂選擇保持緘默,因為祂甘心順服父神拯救罪人的美意。   今天我們可以與神和好,進而在主裡彼此和好,藉著聖靈的同在切實地以言語和行動彼此相愛,都是因著主基督身上的鞭傷血印,是祂在十架上的犧牲,寬恕憐憫恩賜我們新生。求主幫助我每天在享受弟兄姐妹真摯溫暖的愛之餘,都不忘回望細察恩主手上的釘痕,是刻骨銘心的記號,是慈愛恩典的烙印。   主內 黃澤群長老

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 (黃澤群長老) Read More »

老同学 (王清羽 姐妹)

老同学    来澳后,虽然与昔日同窗多年失去了联系,但心里一直牵挂着他们,很想有机会能跟他们分享福音。凭记忆和猜测他们可能在的单位,尝试着写了几份信,本以为会石沉大海,居然有一个回信了。通过她终于与大学的同学又联系上了。 今年十月回国参加了离校20年同学聚会。聚会前我已与一些昔日室友分享了福音。我感觉她们一定是觉得我痴狂了,最后都懒得理我了。聚会时,她们看到了一个很正常的我。聚会结束分别前一个好友对我说:“我从你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平和,快乐。而且你很体贴关心别人。我要向你学习。”感谢神!这功不在我,我心里当然清楚我的这份平安喜乐源自于哪里。没有主在十架上那牺牲的爱改变了我,我不过还是那个处处自我中心的旧我而已。 几天聚会后,昔日同窗宛如亲兄弟姐妹,每天在微信群里保持联系。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同时又是中学同学,通过他我居然又很快和中学的同学群联系上了。这样我同时身处几个微信群。大家每天在群上热聊。你一言,我一语。虽然身处五洲四海,但完全没有时空的隔阻。我惊喜的发现这不是给我提供了个很好的传福音的平台吗?有什么要分享,摁一下手机,几个群几百号人都同时收阅。在微信上大家谈家庭,社会,人生等,能看出大家的思维是敞开的,内心是追求真善美的。有人分享关于特丽莎修女生平事迹的文章,有人分享关于Nick Vujcic 的故事-the life without limb, 有人传了一篇以色列的历史被圣经预言应验的文章,有人疑问为什么牛顿这么伟大的科学家居然信奉神学,等等。这些都给我创造了很好的机会去阐明福音的要义,科学和上帝的关系,创造论,基督徒爱的动力和源泉,基督徒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社会的影响等等。我分享的信息有人赞同,也有人持保留态度。碍于面子,不敢当面反驳而已。我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有爱心。要用全备的知识装备自己,不要讲错了要义,误导了人。更要恒切为他们祷告,完全交托给神。不要凭自己的聪明和口才,而要寻求神的恩典。 11月一位大学同学和家人来玩,我们自然热情接待。怕他们觉得太唐突,一开始我们并未主动向他们讲多少福音。但他的兴趣却很大,不停的问。我们于是和他分享了很多。他很有感悟。走时我们赠送了《游子吟》和许多DVD,书他在回国的飞机上就念完了。他告诉我他的一个马来同事兼好友就是基督徒,同事的为人对他影响很大,让他对基督教很有好感,很想了解更多。这件事提醒我做为基督徒,不仅口传,更要身传。在世上与人相处时,要将神的样式活出来,要将神的爱彰显出来,通过我们他们才会更愿意去了解并接受福音。 感谢神,不仅没有忽视我的心愿,更为我开辟了一个的福音工场。求神一路带领,保守,让我得力,能在这个工场勤勉做工,让更多的骨肉至亲成为神的儿女! 彼得前书3:15 「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主內 王清羽 姐妹

老同学 (王清羽 姐妹) Read More »

感恩 (王晶 姐妹)

感恩        感謝神的安排和弟兄姐妹的鼓勵,我參加了懷恩堂第二屆教會營。營會期間感覺過得很充實,在靈命上也獲益匪淺。 牧師、傳道和两位長老分享的信息提醒我們要清楚認識人生的終極目標、明白喜樂的源泉,積極尋求神,否則勞苦一生,一無所獲。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多數人整日忙碌,以求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感。但結果卻適得其反,往往是忙成了習慣,停不下來,忘了自己究竟為什麽忙。兩天的營會提醒我應該適當慢下來關注心靈的需要。明白人生的終極目標,才能夠準確找到人生的定位,而不會迷失自己。知識,事業和財富並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 所羅門王可謂擁有令世人羨慕的智慧、地位和財富。他終其一生想靠自己的努力尋找快樂的源泉,卻在年老時告誡世人:「我知道,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神這樣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 (傳道書3:14)」。又说: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傳道書12:13)」。 我也多次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日的加班加點卻不能提供解決方法。但在選擇靜下來、花幾分鐘禱告後,問題迎刃而解,而且發現自己在一昧的加班加點中忽略了問題的關鍵,在問題的外圍轉來轉去而一無所獲。就像生活中一些明明知道是不好的事,卻一直堅持著,執迷而不悟。其結果是与身邊的快樂和幸福擦肩而過。人想要靠自己的努力尋求真正的智慧是徒勞的。正如詩篇 111:10 所说:「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耶和華是永遠當讚美的!」。我也不断學會在工作和生活中適當地放慢速度,注意自身在靈命上的成長,不致迷失。 營會最后一天是Johnson 長老分享信息《在試煉中常存喜樂》,並帶領我們唱了《主信實無變》和《天父必看顧你》兩首詩歌。就像佩松弟兄提到的,不少人感動得流下了熱淚。這之後的一個禮拜,我們就知道了關於Johnson 長老的病情。也看到了他們一家用實際行動做的見證和分享。感覺他們是在帶領我們親身經歷如何將苦難的考验變為試煉而不是試探,如何從失望到認知、如何從失落到認識、如何從失信到認信。記得有人曾說“人在落魄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很多時候,人在最深的絕望里,能看到的往往是最美的風景!是靈魂的依附,是心心的通融———–在人生旅途上儘管有坎坷、有崎嶇,但有真正的朋友在,就能給你鼓勵、給你關懷,並且幫你度過最艱難的歲月。真正的朋友,無需想起,因為從未忘記”。 目前的苦難讓我們停下來思考,我們當信靠誰。事實告訴我們當信靠神,因為他是我們最知心的朋友,因為他掌管明天、他看顧我們。只要我們信靠,他有能力帶領我們經歷試煉得以完全。「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 (雅各书1:2-4)」 。 “慈愛主信實無變,在每天清晨,主愛已彰顯———”讓我們為每一個美好的清晨感謝主,感謝他無變的信實与慈愛。并將他的愛傳遞,因為每一份愛,總有一顆心會感受到。   主內   王晶 姐妹

感恩 (王晶 姐妹)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