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ing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張正昂弟兄)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每次團契查經都能讓我得以反省自己過去的作為,而神的話如同一面照妖鏡,讓我看到自己在信主和未信主前的行為以及對人、事、物的看法有何不同。更深層的反省自己,信了那位真神,那位願在十字架上為我的罪而死的神,自己是否還是三心兩意的讓以前的老我回來掌控我的行為?成為信徒之後,我是否有在神的話語中成長? 在上次準備團契查考 “神的故事,你的故事” 第11 課“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時,我有很多的感觸和領受。這一課是以羅馬書第三章為主,其中第24節「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求贖,就白白地稱義」讓我再次看到唯有聖潔的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血和捨身成為我的贖罪祭,我才得以在神面前成為義人。同時也想起以前未信主時,我一直相信我能依照自己的善行去補償抵消認為我所犯的罪,當面對死後的審判時,我應該能上天堂,這樣的認知在認識主以後全被推翻了。聖經說「你們要追求聖潔。人非聖潔,不能見主的面」(希伯來書12:14),我豈能用善事去遮蓋我的惡呢?我現在明白我的自義。 羅馬書3:9-12「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麼,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連一個也沒。」在神的眼中,世上的人都是罪人,但神的救恩不只給猶太人,也包含我和全世界的人。讀到此,心中對神這份的救贖計劃真正感動,若沒有讓主耶穌成為我這個罪人的中保,我的生命無法得到救贖。 這一課最後藉由保羅在羅馬書3:27-28「既是這樣,哪裡能誇口呢?沒有可誇的了!用何法沒有的呢?是用立功之法嗎?不是,乃用信主之法。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說明了從神接受這義、這稱義的途徑是信心。對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因為信心的效驗是取決於信心對象的真實性,這段經文也再次堅定我心中確信的對象是那一位從死裡復活的神,而不是廟宇裡的關公、菩蕯或者是路旁的土地公,這些都是由人手所造的偶像。而且希伯來書11: 6「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心中銘記警惕自己須更像主也才是呼應對神的信心,也懇求神增添我力量,使我有更大更多的信心,繼續與祂同行前方的天路。感謝神!   主內 張正昂弟兄

“宣告罪人為義的神”讀後感 (張正昂弟兄) Read More »

务要传道 (张镭 弟兄)

务要传道 保罗在提摩太后书4:2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这教导我们传福音的时候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还要用心。有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乘客,每次乘坐我驾驶的公交车时,都要给我留下福音单张,单张虽小,却包括了福音和救恩的机要内容。下车时,总是对我说,“God Bless You!”。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还有这样的负担和责任,要将福音和救恩传给他人,甚至一个跟他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说明这个老人把福音和救恩看得何等宝贵和重要。反省自己,过去在向亲人们传福音的时候,实在没有专心。常常谈论世上的事务多过谈论属灵的事,也很少专门腾出时间,认真专注地把完整的福音传给他们。 相比前面提到的老人家,我给亲人讲福音的时候,时常感到不自在,支支吾吾,且不全面,因为我在家是最小的,似乎只应该我听他们而不应该他们听我。这不是以福音为耻嘛!保罗在罗马书1:16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我应该以保罗为榜样,以福音为乐,放胆传耶稣基督的福音。 最近,我们举家回中国探望病危的母亲,蒙神的怜悯,给我们有机会在母亲生命最后的关头再次向她老人家传福音。感谢赞美神,母亲这次清楚地表示她愿意相信耶稣,使她最后能够安息主怀。回想过去十几年中曾回国探望母亲数次,虽多次与她分享耶稣的福音和神的救恩,但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没有把向亲人们传福音放在最重要的地位,没有传福音的紧迫感,总觉得他们都好好的,不着急,还会有时间、还会有机会,下次见面还可以再传。我母亲晚年身体一直不错,活到九十二岁也从未用过拐杖,在家一切自理,无须人照顾,全家人都觉得她起码会活到百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我心里没有紧迫感来向母亲认真地传福音。母亲此次患病来得突然,而且病情急转直下。我们在澳洲得知她的病情后,非常担心母亲的得救问题。若不是神的怜悯,她很可能失去得到神的救恩的机会。如果母亲没有得救,就意味着我们这次与她永别。现在母亲已经得救,我们今后还会在天家再次相聚。这是何等美好的盼望! 弟兄姐妹,如果你的亲人还没有信主得救的话,希望大家从我们身上学到功课,不要再拖延向你们的亲人传福音,抓紧每一个机会给他们讲救恩的真理,让他们尽早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做他们的救主,成为神的儿女,回到神的家中,一起事奉敬拜爱我们的神。亲人们信了主,我们就在永恒里会与他们永远在一起,否则就是永远的分离。向亲人传福音是我们孝敬父母、关爱亲人最好最有意义的工作和义务,这是神藉着保罗给我们的嘱咐:「作传道的工夫,尽你的职分。”(提后4:5)」你我还了多少福音的债?   主内 张镭  弟兄

务要传道 (张镭 弟兄) Read More »

耶稣所传的福音 (丁荣刚 弟兄)

耶稣所传的福音 最近读了美国麦种传道会出版的“耶稣所传的福音”,书中对耶稣所讲的福音清楚又直接的解释,和现在很多流行的所谓福音,真是天差地别。很多流行的福音缩减为一个简单又吸引人的信息:耶稣是一位慈爱的救主,很有耐性地等罪人来“接受”祂(或邀请祂进入他们心中)。祂立刻就赐下永生。但这种“简化福音”都不提耶稣明确指出永生之路是小的,只有少数人能找到;永生之门是窄的,只有少数人能进。耶稣呼召群众时也明确指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路9:23)」 耶稣要人悔改认罪,跟从祂,如同“奴仆”一样完全顺服“主人”的旨意。“奴仆”是一个讨人厌的观念,以至于很多圣经译本把它软化翻译为“仆人”。然而基督是主,门徒是奴隶,要完全降服主的旨意,这是跟随祂的人首先必须和祂建立的关系。无论在信主前还是现在,总是觉得这要求挺吓人的。耶稣难道就不怕把人都吓跑吗?确实,有些原想跟随祂的人听到这样的话后就退却了。但耶稣不怕人会被这些严厉的要求吓跑。祂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约6:37)」 天父的旨意很明确:藉着三千四百年前以色列人在旷野靠着天上降下的粮存活这个神迹,预表神子耶稣基督成了肉身降世,祂是为羊舍命的好牧人,祂是“生命的粮”,使一切信祂、跟从祂的人得以存活,进入永生。那些拒绝接受耶稣为救主的人不明白这位肯为奴仆舍命的主人,是要把世人从“罪的奴仆”救赎成为“主的奴仆”,然后经由门徒顺服天父旨意的操练,转为“主的朋友”! 耶稣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的吩咐,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奴仆,因奴仆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15:13-15)」遵行天父旨意是门徒一生的操练。主耶稣警告那些自认为得救,却不顺服神的人:「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太7:21)」 这本书让我看到那些“流行的福音”想把福音中扎心的信息软化,好迎合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我重新思考耶稣所传的福音,促使我在神面前反省:我是口称主啊主啊,却不遵行主的旨意吗?我侍奉的动机为何?为满足自己的还是神的心意?我肯下功夫来查考明白神的话吗?有没有曲解软化福音的信息?求神怜悯,能靠着圣灵走信靠顺服祂的道路。   主内 丁荣刚弟兄  

耶稣所传的福音 (丁荣刚 弟兄) Read More »

祷告中的信心 (张晓龙 弟兄)

祷告中的信心 很多基督徒在饭前、早晨晚上祷告,而且在特别需要神帮助的时候也会祷告。但是,我发现自己在还是很难做到完全的仰望交托,以致难以经常体验与神沟通所带来的平安。不过当自己技穷,真正认识到事情无法自己掌控,而完全放下自己来到神的面前,神总是赐我出人意外的平安,并托着我一路走来。 荒漠甘泉中写道,我们失了信心的祷告,等于否认神在圣经上给我们的应许,也否认神在我们心中给我们的一声“是”。这种祷告表示我们的心没有安息,没有安息就是不信祷告的答应。不知道弟兄姐妹们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境况,经常在祷告中跟神说,我全然交托,但是祷告后,依旧想用自己的聪明和办法来解决问题,总想在绞尽脑汁时,神忽然让我灵机一现。不过这种灵机貌似从没出现过,反而在心中给自己增加不少的负担,和焦虑的情绪。我现在想想,其实我就是对神的应许没有信心。 「所以我告诉你们,凡你们祷告祈求的,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着的,就必得着。(马可福音 11:24)」神在圣经里面已经清清楚楚告诉我们,这个信心的重要性。虽然我也读圣经,但是我自己经常因为在圣经话语中扎根不够稳固,已经得到神的应许,却仍旧抓住心里的担子不放。不过上帝真是很怜悯我,让我这样软弱的人,在诸多事情上,都得到保守,例如,移民申请的顺利,有个好机遇找份不错的工作,工作变动让我免遭裁员等。这些事情上,开始自己都用尽个人招数总是不如意,神动工时总是在我放下自己,完全用信心依靠时。 上帝所赐往往不一定是我所求的,但是却都比我期望的要更好。当我回想神在我身上的恩典时,信心总会大大加增。所以,我觉得祷告中信心的增长,不单单需要多吸收神的话语的养分,而且要多数算神的恩典。这样,让祷告的生活和圣经的话语相互应证,能帮助我们建立在祷告上的信心。希望我们弟兄姐妹在彼此生活中多分享共勉,让祷告中的信心得以更加坚固。   主内  张晓龙弟兄   主编注释:马可福音 11:24上文耶稣教导门徒要信服神,照着与神立约的应许祷告,求神把圣殿成为万民祷告的殿,不要像祭司长和文士等宗教领袖不信从神,把圣殿变贼窝,以至以色列如同原来应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却是虚有其表,有叶无果,白佔地土,惹神愤怒,让其连根枯干,被列国灭亡。门徒应警醒祷告,当主再来时,那些信服神,祈求救恩的门徒终必得救,如同撒迦利亚书14:4描述橄榄山裂开,让耶路撒冷剩余的居民可以从山谷有一条出路迅速逃生,因耶路撒冷被万国攻取。撒迦利亚书14:8应许神拯救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启示录22:1描写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圣城内一道生命水的和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神的应许必然成就!

祷告中的信心 (张晓龙 弟兄) Read More »

以便以谢 (陈佳恩 姐妹)

以便以谢 撒母耳记上四至七章记载以色列人安营在以便以谢(意为“帮助之石”)与非利士人争战,后来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打败,神的约柜也被掳去。「约柜在基列耶琳许久,过了二十年,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 撒上7:2)」 之后撒母耳带领以色列人认罪悔改,除掉他们所拜的偶像,神便帮助他们打败非利士人。「撒母耳将一块石头,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间,给石头起名叫以便以谢,说:‘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撒上7:12)」 就如以色列人一样,神也让我在生活当中遇到不少试炼。两年前因为工作压力,加上有甲状腺亢进的问题,常会消极,忧虑。不止影响健康,更影响与家人的关系和教会的事奉。当时虽然晓得主耶稣说过这个世界有苦难,而且祂也已经战胜苦难,但小信的我忘了交托神,安静仰望等候神。 之后正昂与我一起祷告,神让我有机会换去别的部门,但那只是半年的合约。本来老板说应该可以续约,但后来被告知不能续约,心急的我又再一次陷入不安的状况,想靠自己的能力找工作。神让我再一次经历挫折,我申请了好多份工作都被拒绝。这时的我如以色列人一样,领悟到要转向神,认罪,求主可怜我,并将一切的忧虑交托,因为祂是我的磐石,是我随时的帮助。感谢神,祂便为我开路。 虽然现在神在生活与工作上还是会让我遇到试炼,但我学习在试炼中经历神的同在与喜乐,并相信“到如今耶和华都帮助我们!”我不再如以往那样容易忧虑,我也求神帮助我结出忍耐,平安的果子。 1853年就从英国到中国传福音并行医救济的戴德生在《带着爱来中国》里说到“上帝不时叫祂的儿女遇上困难,目的是要使他们多认识祂,若非如此,恐怕他们难以明白上帝的心意。祂会启示祂的儿女,祂就是“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天父透过每一次新的启示,叫祂的儿女经历祂的信实,心里得着喜乐。我们所能领悟的虽然极少,但胜过试炼的甘甜,往往叫我们不惜任何代价也不愿错过;试想,当所有隐藏的事都要显明的时候, 我们将如何蒙上帝更大的赐福! 我们当如何称颂祂的圣名!” 三千年前大卫发出如此的颂赞:「我們的心向來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必靠他歡喜,因為我們向來倚靠他的聖名(诗篇33:20-21)。」 盼望我也能像大卫和戴德生,一生经历神是我的“以便以谢 ”,明白祂的心意,在见主面时把一切颂赞荣耀归给神! 主内 陈佳恩 姐妹

以便以谢 (陈佳恩 姐妹)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