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ing

祷告的功課與成長 (张雪松 弟兄)

 祷告的功課與成長            最近牧师师母聊天,无意中聊起我和太太赵霞信主以来的历程。回想起来我们一家来澳洲六年多所经历的变化,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真是感谢主的带领和看顾。 很多人喜欢提前做规划,往往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订好接下来要做什么事。而我和赵霞经常开玩笑说,我们连下个月下个礼拜要做什么都没法规划,因为变化太快。仔细想想,在这么多变化中,唯一不变的,是在每次变化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互相提醒要不住祷告。就像腓立比书4:6-7所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 上帝所赐那超越人所能了解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回想去年中秋节我和Mark表演相声。准备的时候我多次和Mark提到因为没有经验,比较紧张。Mark开导我说,把一切交给神。晚会开始后,我一个人在后台准备台词的时候,忽然出现了胸闷气短和心跳加速。我知道自己面对很重要的事情时会紧张,但通常都还可以控制自己慢慢放松下来。但那次感到从来没有过的紧张和甚至是莫名的恐惧,我知道自己控制不住了。以前即便是要面对几百人的培训也都从没有这样的紧张和恐惧,我不知所措。突然想起,太太下午还在提醒我要记得祷告,于是我一个人跪在后台祷告,求神赐予我信心和力量。在反复的祷告中,我的心情逐渐平稳下来,最终和Mark一起完成了相声,真是应验了约书亚记1:9所说:「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慌。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有弟兄曾经提醒过我,在神要使用我们的时候,往往会有灵界的争战。那一次,我又一次真切的感觉到祷告的力量。 上一次我在准备主日崇拜主席资料的时候,凭着祷告的感动我选择了「如鹰展翅上腾」作为回应诗。因为通过祷告,实现了交托,使我们内心充满了自由和力量,真的有一种如鹰展翅上腾的感觉。就像以赛亚书40:31所说:「但那等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疲乏,行走却不困倦。」 我还与牧师分享最近我改变了祷告的方式。以前我管理的物业有空屋出租或出售我总祷告求神快快帮我把空屋租售出去。现在祷告求主带来适合的人来,让他们住得很开心,结果心里常常喜乐,不象以前租售不出去时感觉有压力。牧师说我的祷告成长为了,不是以前不能那样求,但现在是讨神喜悦的祷告、更有福的祷告。愿神祝福大家,都能够借着常常祷告,真实体验到如鹰展翅上腾的感受。   主内 张雪松 弟兄

祷告的功課與成長 (张雪松 弟兄) Read More »

情緒 (陳柏顯弟兄)

情緒       2008年筆者還在中國公幹, 5月12日四川汶川出現特大地震。88,419人遇難, 在電視中看見全中國都在落淚。世界衛生組織WHO收到中方的數據, 中國2009年全年有109,529人自殺結束生命。這個龐大的自殺數字每年都出現,每年中國自殺人數佔世界自殺人數的三分之一。沒有太多人注意這個靜悄悄的大數目, 沒有太多人為這些消失的人落淚。 奇怪! 馬航370事件239人消失,大家卻很注意。可能大家都以為這些自殺的人都是精神出現問題? 誰也沒辦法改變?但據WHO的分析顯示, 這些人大部份都是因為長期處於情緒低落狀態, 而患上憂鬱症, 而最終踏上不歸路。 最近從書中才知道原來負面的情緒能對人的身體產生那麼大的破壞。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顯示; 人的情緒、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和人的免疫系統之間的關係是互相影響及互傳信息。大家都可能知道人的免疫系統是保持人的身體健康, 專責擊退細菌、真菌、病毒或癌細胞等侵略者。故此, 情緒、心態和負面壓力, 全都可以對免疫系統的功能構成消極影響。無數的研究顯示, 人在遇上喪親之痛後, 免疫系統會出現被壓抑的情況。事實證明, 焦慮、沮喪和壓抑情緒會特別妨礙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相反, 研究亦顯示, 正面或健康的情緒亦可以保持或恢復身體的健康。有證據顯示, 如歡笑、放鬆、對事物保持正面看法、感到平和與滿足、正面看自己、生活在充滿愛的關係中, 均有助促進健康。這些特質經常在那些彌患絕症卻能出人意表地痊癒或生命得到延長的病人身上出現。 親愛的弟兄姊妹, 你是否因為孩子學業跟不上而擔心他們將來的前途/就業、你是否因恐怕失業而擔心澳洲目前的經濟、你是否擔心越來越多病的身體會影響現在的工作、你是否擔心退休後不知怎樣打發時間? 是的, 人要擔心的事情實在數不清! 難怪我們的主說: “一天的難處 一天當就夠了。” (太6:34) 因為祂造我們, 瞭解我們身體的成份, 祂知道這些憂慮是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和靈性。盼望你肯接受主的邀請,得到主寶貴的應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 (太11:28) 希伯來書10:19-25說:「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是藉著他給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從幔子經過,這幔子就是他的身體。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上帝的家,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上帝面前;也要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不致搖動,因為那應許我們的是信實的。又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你們不可停止聚會,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倒要彼此勸勉,既知道那日子臨近,就更當如此。」 主內 陳柏顯弟兄  

情緒 (陳柏顯弟兄) Read More »

平安的基础 (马良驹 弟兄)

平安的基础    孔子论语按人的年岁总结人生的几个阶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意思大概是人在三十岁时阶段就应该确定人生目标和发展的方向,那么经过一段人生的历炼和不断积累处事经验,在进入四十岁那个阶段时,就应该没有什么可顾虑和疑惑的事了。 我本人已经进入不惑之年这个阶段多年,回顾多年以来的心路历程,自以为经历生活中高高低低的事情也不少,但确实依然达不到不惑的心境,还是免不了经常为家庭、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种种事情而烦恼,为自己加增许多无形的压力,特别当面对突而其来的健康问题,或有时亲人朋友发生意外之事时,总会不自觉的忧心顾虑,惶恐不安,甚至在困惑不解之时,向神发出怨言。但感谢神,每当这个时刻,圣灵的提醒,让我籍着祷告,重新回到神的面前,神也藉着他的话语,给了我许多的安慰。 约十五5主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馬太福音六25-34「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26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上帝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 32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33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是的,我们的平安如果建基于人生的经验或个人的能力上,其实都不可能长久,因为我们都不完全,也有我们自身的软弱,而神是生命的源头,也是万物的主,所以只有将我们的生命主权完全交托在那位全知全能的神手中,与他建立亲密的关系,一心寻求他的旨意,人生才有真正的平安,才会充满信心喜乐。 求神帮助我,赐我属天的智慧,指引我以后的人生路,让我无论在任何境况下,都可以安静在他面前,一心仰望等候他,"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耶和华,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诗62:1)"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   主内  马良驹 弟兄

平安的基础 (马良驹 弟兄) Read More »

苦難中的平安 (謝吳月雪 師母)

苦難中的平安   一位住在墨爾本已經很久沒有和我聯絡的姊妹,2月2日突然邀請我加入她的微信好友,我很高興的和她聯繫,立即收到她的微信回覆:「我的小兒子1月24日在海邊衝浪,遭暗流漩渦捲入,不治身亡。明天舉行追思禮拜,請妳和謝牧師為此代禱,為明天參加的未信者禱告,盼能種下福音的種子。」看到這不幸的信息,我呆住了,我真的無法接受。但我的朋友卻安慰我說「神賞賜,神收取,我都感謝。靠主剛強,靠主得勝。謝謝妳的安慰!替我代禱!明天的追思禮拜用禱告托住我,求能在未信者的心中種下福音的種子!」。 隔天我在臺灣透過網絡參加了在墨爾本舉行的追思禮拜。從姐妹的致謝詞知道她為了專心照顧兩個兒子成長,選擇不外出工,;也知道她的小兒子少年時雖也有叛逆,但因信基督以愛心幫助了不少遊蕩好玩的年少朋友。他告訴媽媽:「如果我多陪他們,他們就減少在街頭遊蕩學壞的機會。」追思禮拜在星期三舉行,可容納100人的禮堂來了超過250人,許多人站在禮堂外聽。我相信姊妹的致謝詞感動在場的人,把福音的種子播在他們的心裏。 主在約翰福音6章33節應許我們「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這世界」。年輕人因意外離世的事件讓我傷痛,也深深感受到我們平常過著平安的日子,一方面我們要懷著感恩的心過每一天、珍惜每一天。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生命的長短不在我們的手中,如同雅各書4:14-15 「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你們只當說:主若願意,我們就可以活著,也可以做這事或做那事。」 我們每一天都要為永生預備,過合神心意的生活,免得措手不及。 我的朋友因為相信神的應許並知道主權在神,賜予及收取都在於祂,所以她在極端傷痛中還憐憫許多還沒信主的朋友,不論是小兒子的朋友或她的朋友,盼望他們聽到福音! 2003年6月間,一向健康的我突然被醫生宣告得了癌症,我因平時就有 “別人遇到的苦難,也會臨到我” 的心理準備,我沒有問神為何我得癌症?我只求問神:我要如何面對我的癌症?神給我的答案是「凡事謝恩」,當下我不知道要感恩什麼,所以我禱告:「神,謝謝你,我得了癌症」。因心懷感恩,我很平靜的面對癌症,開刀前照常上班,做一切我該做的事。因此,牧師在神學院的學習、女兒的工作都不受我影響。「要常常喜樂,不住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  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 我們從聖經中明白神的心意,抓住神給我們應許,並且藉著禱告和祈求,將我們的需要告訴主,順服主的引導扶持過日子,就可以在苦難中經歷主賜的平安。   主內   謝吳月雪 師母

苦難中的平安 (謝吳月雪 師母) Read More »

週六(26/3)懷恩堂華人之家(學者座談會)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和朋友: 大家好!本周六(26/03/15)又是我们每月一次的“华人之家”时间。在本次的华人之家中,我们将邀请张复华牧师为我们讲“复活节的重要性”。 张复华牧师在复活节前夕,给我们来再次回顾神救赎人的奇妙计划,复活节是何等重要。每年的复活节和清明节都相差不远,清楚的对比让我们看到在祖先的纪念和崇拜里我们只有对死亡的恐惧,逃避和无助,而在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那里,我们有对罪恶和死亡的夸胜,有复活和永生的盼望,那是我们和亲人所能得到的最珍贵的福分—重新团聚在神的荣耀和圣洁里,永不再有死亡。 在初期教会中,复活节的意义远远高于圣诞节和所有的节期。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中心,没有耶稣的复活,也就没有基督教。耶稣基督的复活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也是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圣经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 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 要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如果基督死后仍不能复活,那么信祂的人哪里还有永生的盼望呢? 我们教会有耶稣受难节(本周五,3月25日)特别崇拜和复活节崇拜和洗礼(本周日,3月27日),时间都是早晨9:00-10:30,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更多认识主耶稣基督的受死和复活。 在聚会开始前,照例我们将为各位参加的朋友们准备精美的晚餐。欢迎各位朋友们参加,也欢迎大家邀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和我们相聚。如果您需要了解本次华人之家的详情或需要交通等其它帮助,请不要犹豫和我们联系: 赵佩松 0422 345 233,丁荣刚 0408 808 641。 本次华人之家的内容时间及地点如下: 晚餐:6:00pm 26/03/15 (Saturday) 分享题目:复活节的重要性 分享时间:7:00-9:00pm 地点: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of Brisbane, 83 Ryans Rd,St Lucia   荣刚

週六(26/3)懷恩堂華人之家(學者座談會)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