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ing

“守望者”, 還是“被守望者”? (卜昀弟兄)

“守望者”,還是“被守望者”? 上個主日牧師講道的時候,提到上帝立先知以西結作“守望者”- 要吹角警戒以色列民:“他聽見角聲,不受警戒,他的罪必歸到自己的身上;他若受警戒,便是救了自己的性命。倘若守望的人見刀劍臨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刀劍來殺了他們中間的一個人,他雖然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守望的人討他喪命的罪。”(以西結書33:5-6) 我不由就走神了,想到教會裏面、自己生活中的幾位“守望者”: –  牧師。自己懶散懈怠的低潮時光,常常是牧師的提醒開導帶我走過; –  Mary。一想到Mary可能到師母那裏“告狀”,我就不敢“放肆”; –  中國學者座談會中的一位姐妹。從6年前我第一次來懷恩堂,到最近一次,在我的記憶中,就從來沒有缺席過。 沒有嚴厲的話,甚至都沒有說話,但他們每次在那裏那時的出現,都是對我的“警戒”。有一段日子我的生活當中,刀劍變成了溫水,若是沒有這些“守望者”,我怕是像在一鍋溫水中遊泳的青蛙,失去警戒,不知跳脫危險,等火漸漸加強,不知不覺已經被煮熟了! 我感謝他們、敬重他們。“守望者”也是很酷很美的畫面。但是再想一下,我不喜歡當“守望者”這件辛苦的差事。(所以我時不時就缺席學者座談會)記得有一次,我和Mary與朋友聚會,我從逗孩子玩,不知不覺成了baby sitter了。大家聊得熱鬧,我卻得跟著孩子屁股跑。這只是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要是幾年十幾年的時間,被“綁”在一件事上、一個位置上,我怎麽能堅持呢?還是做那個小孩子好,求上帝透過他的“守望者”來看顧我。我求“被守望”,所以禱告的時候常說:求主保守我的心懷意念… 而越求“被守望”,就越容易覺得自己沒有被看顧。以致於年初的時候,覺得上帝已經不管我了,敬畏上帝的心冷淡了,很少讀經和禱告。若不是妻子的焦慮和催促,能夠一起和牧師、師母幾次的分享、查經、禱告,都不知何時才能走出這段低谷。 難道不能只做“被守望者”嗎? 拉回自己的注意力,聽到牧師提到另外一段經文:“弟兄勝過它,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啟示錄12:11)這經文,已經給了我答案! 主內  卜昀弟兄

“守望者”, 還是“被守望者”? (卜昀弟兄) Read More »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鄒慧萍 姐妹)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聖誕節快到了,也比平日裏更多想到“要感恩”。我回顧信主以後的經歷:神沒有計較我的小信,一路以憐憫和恩典來帶領。 剛信主讀“出埃及記”的時候,我心裏還嘲笑那時的以色列人,為什麽他們那麽輕易就埋怨神,為什麽那麽快就忘記了神的恩典:他們在埃及看到神降十災使埃及王法老不得不釋放以色列人,逾越節的經歷記憶猶新,怎知他們離開為奴之地不久,看見埃及的追兵就懼怕、出口埋怨摩西「難道在埃及沒有墳地,你把我們帶來死在曠野嗎?」;他們剛經歷海水分開的神跡過了紅海,才在曠野走了三天,就發怨言沒水喝;出埃及才二個月十五天,以色列人在曠野又發怨言沒肉吃,於是神從天上的賜的嗎哪和鵪鶉…他們忘了感謝神已給的恩典,只看見眼前的困難,整天想的是神沒有給他們所要的。甚至得不到自己所要的,就想再回去埃及當奴隸。 過了這些年,我再也不敢嘲笑以色列人了,反而以為警醒。我不也時常像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樣,才領受了神的恩典,轉頭就忘記了,開始抱怨神沒有賜給我的,埋怨神讓我遇見的困難。我還記得,剛信主以後,我就申請到來澳洲留學,家庭教會裏的弟兄姐妹都幫忙禱告,等收到簽證後,我從一開始的感恩很快就變成了發愁,我在澳洲連一個認識的朋友都沒有,怎麽找地方住?總算找到暫住的地方,到了澳洲又發愁怎麽找長久一點的地方住…上帝一次一次奇妙的帶領,卻也讓 我一次一次的感恩然後再犯難。神終於讓我在人生中碰到了難題,讓我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 回顧自己信主以來神奇妙的帶領:祂帶領我在中國的家庭教會參加了許多查經和訓練;之後來到了澳洲,找到了我們的教會;畢業以後,順利地拿到了綠卡,留了下來;這時神也帶領了牧師和師母也來到了我們當中;有教會裏弟兄姐妹的關心和情誼。感謝神,在澳洲賜給我溫暖家庭。要感謝神,這些年裏,賜給我許多祝福,也讓我經歷困境,讓我成長。他對我不離不棄,即使在困難的時候,我以為他離開了的時候,他仍然在保護著我。 我明白前面的路程並不平坦。但是聖誕節再次提醒我,主耶穌為我們降生。神愛我們,甚至把他的獨生愛子賜給我們,還有什麽留下不給我們的呢?求上帝保守我做一個不忘本、知感恩的兒女。 主內    鄒慧萍 姐妹

做一個感恩的兒女 (鄒慧萍 姐妹) Read More »

小孩子的样式 (庄丽 姐妹)

小孩子的样式 曾听到这样一句话:“去问问孩子们吧,他们刚从上帝那里来,他们知道一切。”  这令我想起耶穌曾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太18: 3)」耶稣要众人回转变成小孩子谦卑、单纯、信赖、愿意听从教导的样式。今年弟兄姐妹们在婚姻小组中分享如何按照神的心意养育小孩时,也常感慨从孩子那儿都学到了不少东西。最近我从两件小事,再一次学习了信靠交托的功课。 一个晚上先生因为有事晚上没能回家吃晚饭。我和两个孩子吃过晚饭之后,孩子安静地做作业,我也抽空整理一些文件。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十分急促的“嘭、嘭、嘭”的砸门声(有门铃,来人却没按),在寂静的夜里听起来很吓人。小儿子一下站起来跑到我身边,颤声道:“妈妈,我害怕!是不是坏蛋呀?”尽管当时我心里也犯嘀咕,觉得来者不善,但仍然拉着他的手安抚他,说:“别怕!有妈妈在!”仅这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即刻由害怕转为全然的放松,肯定道:“OK,妈妈在,我不怕!” 另一次是带孩子们去滑冰,大儿子不小心重重地摔了一跤,崴了手腕,当时手痛得一个劲儿地抖,头也有点发晕。孩子担忧地坐在冰场边上问我:“妈,我不会有事吧?”在确定没伤着骨头之后,我肯定地安慰他:“不会的!妈妈帮你揉揉,慢慢活动活动就好了。”听了这话,孩子放心地笑了…… 这两件事都让我感叹: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是何等大!当你告诉他们“没事”、“别怕”的时候,他们总是毫不怀疑地相信你。每当遇到困难、麻烦、危险时,他们会选择完全交托给大人。反观我自己,虽然信主很多年了,理论上知道 神是值得信赖的,祂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着我的益处。但在遇到具体的事情时,对神的信靠仰望有时真的还不如一个小孩子那么纯然。 今年景气较差,先生诊所的生意较往年清淡。我心里就开始着急了,想东想西的。神藉着腓4:19保罗的祝福提醒我:「神必照祂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箴3:5-6也提醒:「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感谢神,神是富足的,祂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 神喜悦我们不存一丝杂念全然的仰望。信靠,顾名思义就是:相信和倚靠。我既相信神,却未能全然倚靠祂,真是小信了。只能再次来到神面前,求神怜悯我,赐给我如小孩子一般单纯仰赖的心,把自己完全地交托给神,就像小孩子把自己完全交托给爸爸妈妈一样。 因为我知道“ 神向我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耶29:11)祂为我预备的始终是最好的。 主内 庄丽 姐妹

小孩子的样式 (庄丽 姐妹) Read More »

向目標邁進 (林詩華 姐妹)

向目標邁進  11月牧師開始為我們上釋經講道的課程。牧師勉勵學員們不論是對人傳講神的話語,或者帶領查經班,或者講台服事,都應該按著釋經講道操練的方法預備。牧師指定每個學員都要讀幾本書,並且寫讀書心得,使用投影機在訓練班上報告。我讀的第一本書是「全民讀經法」。書中提到美國蓋洛普調查, 有82%的美國人相信聖經就是神的話,  超過一半至少一個月讀一次聖經,  卻有一半的人無法說出任何一卷福音書的名稱。只有少於半數的人知道登山寶訓是誰講的! 我不能嘲笑書裡提到的這些人。感謝神,感謝牧師,  我在教會裡有很多學習聖經的機會,如果不是牧師提醒, 今天我也還說東方“三”博士。在讀這本書作功課之前, 我也認為把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丟入獅子坑和火坑的是同一個王。 我們都知道透過讀經的才可以使我們的靈命成長, 成熟, 結出聖靈的果子,但是為什麼不讀經?本書列出了幾個理由: 認為聖經裡提到的事無法在現代生活中運用;認為聖經太難, 不知道該怎麼讀。認為讀經是傳道人的工作, 我們只要禮拜天聽聽講道就好;認為 沒有時間;對聖經有懷疑; 覺得查經沒興趣。 的確,聖經是需要我們花時間去研讀,去查考,去思想,去尋求神話語裡豐富的寶藏。我們在學校研究學問,也一樣需要努力學習才有成果啊!箴言2:4 「尋找祂, 如尋找銀子, 搜求祂, 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忙碌的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抽出時間來作聖經功課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我經常在工作或者是作家務的時候, 心裡就開始著急書念不完。讀書的時候也會分心想著我等一下要趕快去洗衣服, 肉要拿出來退冰,感覺蠟燭兩頭燒。奇妙的是, 心裡雖然焦急, 覺得應該是作不到了, 事情也是一件一件的完成了。 上課的時候, 牧師給我們看一大堆參考書, 大家都傻眼了。讀一本寫報告就快要了我的命,面對這些堆積如山的書是要怎樣才能啃完? 牧師笑著問我們「老鼠面對一大塊起司是要怎麼吃呢? 」當然是一小塊一小塊,慢慢的吃, 只要持續不斷, 一點一點的啃, 總有一天可以吃完的。 在這過程中, 我雖然覺得不可能, 作不到, 快要不行了.  但是想到牧師願意花費八個週六的時間, 花費精神來為我們上課真的是神的恩典。每個禮拜天能夠來敬拜神, 聽道也是神的恩典。能夠參加成人主日學, 查經班也是神的恩典。在教會能夠服事也是神的恩典。不然一天也就過去了, 一年也就過去了,一生也就過去了! 管理專家Jim Collins提出一個“20 mile march”的概念:20英里等於32公里,一般人一小時可走4公里, 每天走8小時就是32公里,因此我們要立定目標, 每天不管天氣好壞, 心情如何, 總要朝著目標前進32公里,日積月累,就會到達。親愛的恩主一定加恩加力添智慧給我們去完成目標,祂的恩典夠我們用。 主內

向目標邁進 (林詩華 姐妹) Read More »

佈道培靈特會-遠志明牧師

11/12 和12/12兩天遠志明牧師將來到布里斯本舉辦佈道培靈特會,詳情如下: 做上帝的兒女(佈道會) 時間:11/12(週三)晚上7:00 (免費) 地點:布里斯布新利班浸信會 127 Nemies Rd., Runcorn 4113 朝著標竿直跑(培靈會) 時間:12/12(週四)晚上7:00 (免費) 地點:國際基督教會(ICC-Australia) 32 Valmar St., Mt Gravatt 4122

佈道培靈特會-遠志明牧師 Read More »

中國學者座談會-講員陳鴻天弟兄-題目儒佛道與基督教

週六(11月23日)晚上有中國學者座談會,這是一個向留學海外的中國學生學者傳福音的平台, 晚上6:00聚餐, 7:00開始聚會, 有短講,詩歌,福音錄像和其他特別節目,歡迎弟兄姐妹和朋友參加。 本次聚會講員是陳鴻天弟兄,題目是儒佛道與基督教。

中國學者座談會-講員陳鴻天弟兄-題目儒佛道與基督教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