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hing

新造的人,新生命的成长 (郑华彬 弟兄)

新造的人,新生命的成长 由于自幼都上重点学校,所以深信一切靠自己不断努力,尤其工作以后,认为人生目标就是在职场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成就。为了提升业绩,为了接近领导,我绞尽脑汁。每次的获得录取,业绩,升迁,我都感到非常的快乐,但回顾获这些成功前后的苦,比那一瞬间的乐要多得多。但那时并不自知,彷彿就要沿着这条路走完这一生。 07年夏天,我参加一个专业学者论坛,一位当地著名的教授主讲,而且他开了几家设计院所,无论是学识和财富都是令我羡慕和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他早来准备好了之后,我们闲聊起来。他突然问我:“华彬,有两种工作,你愿意做哪一种?第一种每天工作很繁重,应酬很多,能赚很多的钱,但停不下来;另一种是你有时间去思考问题,周末可以和家人打打羽毛球,但赚钱只够一般花销。”当时我想,这种问题还用考虑吗,每天那么辛苦图啥?不是就是想多赚一点吗?可是这问题既然能困扰学坛老大,一定有深意。我当时答不出来,然而这个问题就触发了我对快乐,对人生的思考。 如果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会马上建议他看箴言10:22「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职位上升,我越来越感觉到学坛老大的当时的困扰并非事务繁忙这么简单。腐败和腐化是普遍的社会问题。贪婪、造假并不少见。这样的工作环境驱使自己贪婪,或利用别人的贪婪。那时还觉得财富可以带给我力量,却不知道魔鬼想藉着我的追求俘虏我。就在魔鬼不断诱惑我的时候,虽然我还不认识神,神拉了我一把,使我有机会来到澳大利亚。 三年前我们到过墨尔本和悉尼,虽然时间短,但都很“巧”接触到了教会和基督徒,留下深刻的印象。决定来布里斯班的因素很多,但是当时未见一面的信莲姊妹通电话时,发现她和我们在悉尼的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基督徒朋友的声音是一模一样。我们毅然决定前来布里斯班。相信吗?三年前第一次踏足澳洲是一位叫做Weiwei的朋友接待的,当我们再来澳洲时是住在另一位也叫Weiwei姐家,是何等的亲切! 神藉着三个“巧合”召唤我走进神的家。之后接触到教会的弟兄姐妹、牧师、长老,感受了他们对我们的关爱,也感受到他们了对人生、对家庭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谈吐举止都觉得他们比其他人散发着人性的光芒。所以我们非常乐意参加教会组织的礼拜、祷告、团契等活动,而且每次活动之后都觉得受益匪浅。 带我们家淘气的小孩是我人生中的一道坎。来到澳大利亚后,我们的儿子即上了这里的小学Prep,由于他的桀骜不驯,几乎每天我们都被叫去校长办公室把儿子领回家。为了儿子的事情我几乎天天没有睡好觉。神爱我们,在祂恩典下,我们找到了一所接纳我儿的学校,有一群愿意帮助他的老师,我感激涕零。圣灵渐渐在我内心作工,我惊叹圣经的完美;我信服《创世纪》的宣告比《进化论》的臆测更合乎观察到的证据;我认识到人的软弱,人的罪;感觉到宇宙一定是有神管理;我认识到圣父、圣子、圣灵是宇宙中唯一的真神。有一天我走在接小孩的路上,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我突然感觉到神在天外注视我,那一刻起,我决意要相信祂,颂赞祂,依祂所言而行。 以往一个事情解决不了,晚上总要思考着怎么依靠自己、靠他人来解决这个事情,结果是彻夜难眠。现在我内心平安,因为我信靠神,也深信神给我的历练和重担也是我能肩负的了的。我觉得现在的人生是如此的轻松、喜乐。 主內    郑华彬 弟兄

新造的人,新生命的成长 (郑华彬 弟兄) Read More »

常存感恩 (馬良駒弟兄)

常存感恩 近來生活上和工作上都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甚至經濟上也帶來部份意外的損失,好像不好的事情總是接連不斷。在憂慮煩惱之中,也曾向神抱怨說 :  神啊,我信主多年,一心信靠你,也願意參與一些事奉的工作,為何你依然允許那麼多不如意的事發生在我身上!而觀看身邊很多從不相信神的人,反而事事順利,生活無憂無慮,似乎很不公平,也讓我百思不解。 當我安靜自己的心向神禱告后,神引領我重新回到聖經中的歷史事件,對我如同當頭棒喝。四千多年前神紀念與亞伯拉罕立的約,要使亞伯拉罕後裔成為大族,並得地蒙福,也成為萬民也因此蒙福。三千多年前以色列人在埃及當奴隸受苦而呼求神拯救,神通過降十災給埃及,使法老容許以色列人可以離開埃及為奴之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到應許之地的路途上,神用雲彩引路,每天降下嗎哪作食稂,讓盤石流出水,在曠野中行各樣神跡,供應保護以色列人,從不缺乏衣食,也能平安度日,但以色人卻不思感恩。稍有不順心的事,就發怨言,多方埋怨神,結果神讓他們在曠野飄流四十年,磨練他們,那些好發怨言的人最終不能進應許之地。我終於明白到自己其實也如以色列人一般,只是顧及自己個人的需要,而不親近神,也不願尋求祂的心意,我只是定睛在暫時的難處,而怱略神一路的看顧和保守 , 所以感恩的心就蒙閉了。 主耶穌曾經如此告誡他的門徒 :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6:32-34) 回想信主多年來的日子,真的是恩典滿滿,雖難免經歷人生逆境低潮,內心軟弱鬱煩的時候,但我相信一切都有神美意的帶領。順境的時候,神讓我看到他的恩典和祝福,使我懂得感恩,逆境的時候,讓我學習在神面前謙卑忍耐,專心尋找等候神的旨意, 而且主耶穌已經告訴我們,在世我們必有苦難,但在他里面必有平安,並且他會在苦難當中為我們開出路,所以,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有如何一位看顧者,幫助者與我們同行,我們還有什麼懼怕憂慮呢 ? 保羅身處監獄時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弟兄姐妹們:「我靠主大大地喜樂,因為你們思念我的心如今又發生;你們向來就思念我,只是沒得機會。 我並不是因缺乏說這話;我無論在甚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祕訣。」(腓利比書4:10-12) 是的,信靠神是我一生的祝福,我愿意每天都帶著贊美感恩的心來跟隨主。 主內 馬良駒弟兄

常存感恩 (馬良駒弟兄) Read More »

奔走天路的健兒 (黃周乃琨師母)

奔走天路的健兒 “天路歷程”記載了我們懷恩堂許多弟兄姐妹的生活和屬靈心路的見證。相信大部份弟兄姐們和朋友們都人手一冊了。每星期當我整理主日週報時都有幸先睹為快,常常為不同的美好見證感動不已,很受激勵。 平時靈修除了閱讀聖經以外,我們也喜歡看一些屬靈的傳記。這些如雲彩般的見證人常常教我們又敬佩又羨慕;無論是他們轟轟烈烈的事跡,還是生活的點點滴滴,他們所走的天路都是那麼充滿信心和力量的。正如希伯來書12:1說“要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他們是盡心盡力地“奔”向已鎖定的目標,他們的動力源頭來自滿有大能的神,因為他們“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2) 那麼,我們這群正在途中的“同路人”怎樣才能跑好這條天路呢?使徒保羅勸勉:“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 (腓3:13)。他用賽跑比喻天路歷程,要跑好一場比賽,必須全神貫注面向終點,而不是左盼右顧,一跑三回頭;而且要輕裝上陣,而不是身負重擔。提摩太後書2:4提醒我們:“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世務纏身”並不是指我們在世上應盡的本分,而是我們平時沉迷追求的世俗事,比如享樂,金錢,名利,權勢等等;又加上一些憂慮,煩惱:工作前景不明朗,讀書成績不理想,兒女教育問題···對這些東西終究不能釋懷,身上的擔子沉重無比,舉步維艱。 聖經告訴我們:“當放下各種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來12:1)。我們不但要將一切憂慮卸給神,而且要自潔:“脫離卑賤的事”(提後2:21),因為神是聖潔的,人非聖潔不能見主面。 奔走天路還有一個秘訣,就是要“存心忍耐”(來12:1.)奔天路不是五十米短跑,而是馬拉松,是要終其一生的。如果剛起跑時發力,中途就放慢腳步,甚至停滯不前,那等於自我放棄。當然,途中的苦於累是需要忍耐的。我們要仰望創始成終的神,因為那是我們能量的源頭,是永不枯乾的活水。只要我們持守,忍耐,我們最終是要得冠冕的。使徒保羅殉道前告訴提摩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7-8) 我們的主耶穌在天上作王,這就是我們的喜樂和盼望。我們奔走天路既使受苦受難也是值得的,因為我們將來必得榮耀,得勝者要與主耶穌一同作王。在天路旅程上我們並不孤單,因為我們有一群“同路人”,彼此扶持,同得冠冕。   主內 黃周乃琨師母

奔走天路的健兒 (黃周乃琨師母) Read More »

约翰福音3章16节省思 (丁荣刚弟兄)

约翰福音3章16节省思 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让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是基督徒熟悉的经文, 我跟福音朋友传福音也常引用这节经文,也听人讲过多次。我一直以为对这节经文的理解没有什么问题,就是神一直在爱着所有的人,你只要愿意在某个时刻相信耶稣,然后你就可以获得永远的生命。但最近看了一篇大卫∙鲍森的原文逐字解经和上下文解经,让我对这节经文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看英文翻译会注意到时态的不同: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ly begotten Son, that whosoever believes in him should not perish, but have everlasting life (KJV).虽然英文用loved (爱的过去时),但在我头脑里自动就改成loves(爱的现在时)了。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是过去时呢?而希腊文原文的时态更为精细,表示这是在人类历史中只发生了一次的动作,表达“神爱世人的事实”不会改变,祂曾经为了我们这个悖逆的罪恶的族类所做的一次特定的爱的行动。神的爱永远都有一个焦点,那就是十字架上的耶稣。至于信(believes)在希腊文的动词则表示一直持续地信靠顺服,不是一次性地。 中文的翻译把For 和so 也去掉了。但鲍森牧师按着上下文连贯的意思把3:16中的 “so”翻译成“照样”, 因为对照3:14希腊文“而且正如摩西在旷野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这两节里用的是同一个希腊文词 “照样”。 鲍森牧师将3:14和16译为:「而且正如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的确,同样地,神(曾)在另一场合下向整个悖逆人类实施他的大爱,(曾)将自己的独生子(一次性地)赐给他们,让所有一直持续信靠他儿子的人不被(一次性地)灭亡,反而一直持续得到永远和丰盛的生命。」 我读过才发现我原来是有意无意地把时态反过来读成 : 神一直持续爱(loves)着我们,我们只要信过 (believed) 就可以一直得永生。如果只单独看16节,而忽略了14和15节,很可能会误认为新约里的神比在旧约的神更慈爱。可约翰却是说“同样地”。旧约时代在旷野中的以色列人被判了死刑,神却用挂在杆子上的铜蛇被举起, 让愿意悔改的人一仰望就从死里逃生。现在,神依然是一个给全世界判了死刑的神。但“同样地”,同一位神也给了我们一个根本性的死里逃生的出路-仰望挂在木头上的耶稣。正如谢牧师所提到的,神與亞伯拉罕/摩西立約都是恩典之約,而新約是恩上加恩,旧約的预表应验了,神的救恩是连贯的,新旧約是连贯的。这真理让我感到震撼,不由生出敬畏的心。我感到神的话是真容易被断章取义和误用,岂能不认真对待呢? 鲍森牧师的这篇讲道篇幅很长,内容极为丰富,还特别分析16节是耶稣讲的,还是约翰讲的,以及是对基督徒讲的还是对非信徒讲的,非常发人深省。已有主内弟兄译成中文,愿意进一步了解的弟兄姐妹可Google搜索:约翰福音3:16节讲的是什么(分上下两部分),发表于神学网刊。 主内   丁荣刚弟兄

约翰福音3章16节省思 (丁荣刚弟兄) Read More »

28/09(星期六)-Toowoomba中秋晚會

感謝神,昨天晚上弟兄姐妹和朋友們歡聚一堂共度佳節。為了讓Toowoomba的朋友也有機會分享這份喜樂,本堂將於下週六在當地舉辦中秋晚會: 時間:28/09(星期六)17:00pm 地點:Toowoomba Salvation Army Cnr West St and Anzac Ave Toowoomba 4350 歡迎弟兄姐妹帶親友來參加,同時也請您們帶一份菜餚(大份量),與我們邀請的朋友們一起分享。

28/09(星期六)-Toowoomba中秋晚會 Read More »

祂必有预备 (李耀宗 弟兄)

祂必有预备 我出生在 新加坡,到美國進修碩士後回新加坡雀巢公司 上班。婚後三個孩子陸續出生。我們有一棟漂亮的房子及兩部車。我們經濟條件很好,為什么要移民到澳洲,收入只有原來1/4的呢? 2009年我太太知道有同事移民澳洲後,沒多加思考也申請移民澳洲。獲批准時,我突然覺得在一個十字路口:親戚朋友都在新加坡,家庭收入優厚,移民到澳洲如何生活? 我當時非常的失落。我花很多時間到上帝面前禱告尋求祂的旨意,這段與神在一起的時間我深刻反省。我開始意識到雖然我有家庭,但生活是忙碌和例行公事。 5:45離家,6:30開始工作,晚上7:30-8:30回家,一周工作7天。太太是部門主管,早上7點前需到達學校,周末常排滿學校活動。我們與孩子的時間只是查問功課情形、成績結果和學校的活動。一家人每天見面的時間很短,生活只是“該做什么事、什么事應該完成”,并沒有彼此關懷的話題。孩子即將進入青少年期。我們注意到朋友們的青少年孩子寧愿花時間和朋友在一起,而不愿和父母在一起。他們總是在補習班裡補習。 我們每個禮拜到教會崇拜只是一種形式,沒有參與教會的活動。生活被很多活動佔滿,沒有時間親近上帝。當我在上帝面前尋求祂的旨意時,心中起了一個問題:這是神的心意嗎?這種生活是我們要的嗎?我們雖還年輕,但可以長久過這種生活嗎?是否會遭遇和一些朋友一樣的高血壓、糖尿病、焦慮、癌症等?還有夫妻親子之間的緊張關系?我知道神指引我走一條新路! 在澳洲我如何供應家裡的需要?                                                                                               來澳前我申請工作都沒有結果,但我意外發現澳洲移民讀博士免學費。2010年8月昆大接受我修博士,不但免學費還給生活費。我的博士項目和15年前修碩士的牛奶防腐研究項目類似。我找到足夠的研究經費、也在相關工業界工作。我安排了從前康乃爾大學我的指導教授來澳演講,並被邀請回去訪問我的母校。這真是一個很理想的接觸點,有助於日後在澳洲找工作。聖經說:上帝必有預備。我經歷了。 我們在澳洲的經濟如何自足?                                                                            新加坡的房子於2009年大漲價。我們賣房的錢不但還清貸款,且足夠在布里斯本買房子。我們不需負擔孩子們的學費,政府還給孩子補助款。我們基本生活夠用。再次經歷:上帝必有預備! 我們在澳洲的生活有何改變?                                                                            來澳後,我們一家人有更多的時間交談,也給彼此更多的時間。我們固定上教會,每個禮拜參加教會小組活動,也在教會服事。我太太是主日學老師,我則在教會彈鋼琴事奉。我有更多的時間向上帝禱告、讀圣經。 如果我們渴求上帝,祂會給我們生命的水,並且祂接納我們做祂的兒子,引導我們,我為我們預備。 啟示錄21:6-7『祂又對我說,都成了。我是阿法拉,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終。我要將生命泉的水賜給那口渴的人喝。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做我的兒子。』 主內       李耀宗  弟兄  

祂必有预备 (李耀宗 弟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