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講解: 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
曾思瀚博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副教授)將於六月在本堂主講聖經講解系列,主題是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 日期:6月17日(星期一) 6月18日(星期二) 6月19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7時正 地點:懷恩堂 語言:普通話 詳情請向佳德弟兄查詢。
曾思瀚博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副教授)將於六月在本堂主講聖經講解系列,主題是路加福音與使徒行傳: 日期:6月17日(星期一) 6月18日(星期二) 6月19日(星期三) 時間:晚上7時正 地點:懷恩堂 語言:普通話 詳情請向佳德弟兄查詢。
勇士的箭 一個5歲的小男孩等待從夜市擺攤的爸爸回家。到了平常回家的時間都還看不到爸爸回來,心裡著急就跑出去找爸爸, 結果迷了路在路旁哭泣, 被路人送到了警察局。沒多久, 爸爸媽媽都趕來警察局。看到孩子趕快噓寒問暖..沒想到孩子無論如何都不肯認爸爸媽媽。原來孩子以為離家出走被警察逮捕了,害怕爸爸媽媽也被捉起來,所以不願意認他們。 還有另外一個小女孩,她想要媽媽買一個玩具給她,可是媽媽不答應。結果她就把媽媽平常上班帶的首飾藏了起來,無論媽媽怎麼威脅利誘都不肯拿出來。 一定要媽媽買玩具給她, 她才肯拿出來。後來媽媽沒辦法,帶了她上警察局。警察叔叔才一開口說”小妹妹..” ,她就嚇得全盤托出了。 這兩個故事中兩個孩子的個性有很大的差別。是的,每個孩子都不同,但是在主裡的管教原則是什麼呢? 上次蔡敏弟兄在“天路歷程”分享了詩篇127篇「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作為父母雖然好像園丁認真負責地澆灌,但唯有神叫他成長。 127篇的下半篇接著說「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一支好箭需要具備的條件是銳利的箭頭, 筆直的箭身和穩定平衡的箭尾,這樣的箭才能射得又穩又遠,正中目標。若是把孩子比喻成一支箭,那麼聰明的頭腦是箭頭,他們的品格就是箭身,而身體就是箭尾了。 我孩子的成績有一點進步,我一開始很高興。可是慢慢的野心就變大,對他的表現越來越不滿意。感謝主,牧師在母親節的講道 「孩子, 你在那裏? 」讓我好好的反省。我以為我的孩子應該在哪裡呢? 不是應該在父的殿中嗎? 神的道把我又帶回到神的面前向祂認罪,也獻上感恩。 重視教育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只想把箭頭磨利而忘掉其他的部分,那麼很銳利的箭頭掛在彎曲的箭身上,或是失去平衡的箭尾上,那麼這支箭是無法使用的。良好的品格以及健康的身體是同等的重要。如果孩子一生不是走在主的道路上, 順服祂的教導,敬畏神,作為父母怎能保證這支箭射出去的時候是對著正確的方向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神把打造箭的責任交給父母。當我們按著神的心意來打造時候,就能看見他們依循神的軌道朝著祂的目標前進。 主內 林詩華 姐妹
健康的成長 【以弗所書4:1-16】 PPT文檔下載 Google文檔在線閱讀 聖詩讚美在線播放 日日夜夜, 將天敞開 耶穌在我裡面, 我獻上自己 主日講道在線播放 注:謝牧師在PPT的Notes裡面有一些講道信息的詳細分享,請大家參考。
主日講道: 健康的成長(謝榮昌牧師) Read More »
神的恩典够我用 上个月波士顿恐怖爆炸发生之后,报上登出读者来信提出的问题:“神在哪里?”。人常把事件的发生怪罪于神。人常常看不到 神的恩典,却将出于人的罪的事件归咎于 神。人就自以为义,看不见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罪。 灾难来就说神为什么这样、神为什么那样?病了,就问,“神为什么让我这个好人患上这种病?”贫穷,就问,“为什么比我不如的人比我更有钱,住的房子更大?”我信主前后一段时间,这些问题常在我思想里出现,因为来澳州后的头几年,我觉得自己很不顺利,到处碰壁。眼看周围很多我觉得不怎么样的人都比我过得好、比我顺利,心里自有愤愤不平的感觉,而没有认真全面地反省过自己的人生。 过去,我只是为一些顺利的事来感谢 神,比如说拿到居留权、找到好的工作、获到学位、有幸福的家庭等,而我习以为常,想当然的事,在我已经麻木不仁,很少在祷告中为这些事感谢 神。直等到自己三年前患重病中主对我的保守,才开始看到 神的恩惠恩典是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伴随着我的。在病中,八天没有进食,五天没有睡觉,简单的吃东西、睡觉,对我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牧师来探访的时候建议我默想及背诵诗篇。我背诵了好几篇之后,睡眠逐渐恢复正常。 从诗篇中我领悟到:我的一切都是出于主的恩典。《诗篇》第三篇5节说,“我躺下睡觉,我醒着,耶和华都保佑我。”英文《圣经》中‘保佑’一词用的是‘sustains’,意思是‘供养、维持、扶持、支撑’。若不是 神的恩典,若不是 神‘保佑’我,我将立刻失去生命的气息,寸步难行。我能吃能睡,能起卧,能行走,能思考,能做学问,能工作,能认识 神,能爱 神爱人…..都是出于 神的恩典。 神已经将最好的赐予了我,就是那全备的救恩,永恒的生命,与神和好的关系,天父儿女的名份与地位。我在世上所有的一切,乃是 神给我额外的恩典。神给我所有的这些恩典,都是我不配得的,但神都赐给了我,神的恩典是何其大啊!如今,我对神不再有,也不应该再有任何埋怨,而只应该对天父的恩典存无尽感恩的心。 所以,《圣经》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 (give thanks in all circumstances),因为这是 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五章16、17、18节)这就意味着我要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环境中,都要感谢 神,因为 神的恩典高于天、深如海,数算不尽。所以,主对使徒保罗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十二章9节) 愿与弟兄姐妹共勉,一起来天天数算神的恩典,将一切的荣耀归于 神! 主内 张镭 弟兄
Dear All, 為讓Brisbane地區也有機會參加小敏姐妹的培靈佈道會,小敏姐妹特別在5月29日(週三)晚上前來布里斯本。請各位弟兄姐妹邀請親友參加。 主內 謝牧師 布里斯本音樂見證佈道培靈會 特邀嘉賓:1500多首“迦南詩歌集”創作者小敏姊妹 時間:2013年5月29日週三晚上7點30分 地點:澳洲國際基督教會(ICC) 32 Valmar Street, Up Mt. Gravatt, QLD 4122 (地圖201,H5) International Christian Church Australia 教會電话:07-38491381 联络人:常虹姊妹0407914709
布里斯本天歌好聲音“迦南詩歌”小敏姊妹 Read More »
主,我願像袮 【尼希米記第五章】 PPT文檔下載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 Google文檔在線閱讀 聖詩讚美在線播放 祂又真又活, 袮配得至聖尊榮 袮真偉大-副歌, 在耶穌的腳前 主日講道在線播放
主日講道: 主,我願像袮 (鐘俊明弟兄) Read More »
各位亲爱的弟兄姐妹和朋友: 本月的中国学生学者座谈会将如期于本周六(5月25日)晚上6:00在布里斯本华人基督教会怀恩堂举行。许志平长老为大家分享的信息是: 《六福客栈》的原型-“小妇人”艾伟德。 《六福客栈》(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是英格丽·褒曼主演,1958年获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的好莱坞电影。其实《六福客栈》是真人真事改编,说的是三○年代一位撕毁英国护照、志愿当中国人的女宣教士艾伟德(Gladys Aylward), 带领她收养的一百名孤儿,翻山越岭从山西阳城逃难至陜西西安,途中饱受饥饿、疾病和各种危难,却坚持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动人事迹。艾伟德1949年回到祖国英国后,写下了《我的心在中国》的自传,作家艾伦·伯斯奇为她写了英文版传记小说《小妇人》。艾伟德的事迹震撼了欧美的基督教世界,感召了无数的美国青年自愿来华参加抗日战争,包括著名飞虎队的许多飞行员,来中国从事最危险的飞行员任务,阻止日本空军在中国内地的滥炸屠杀。可以说,她是影响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支持态度最重要的人之一。后来她于1953年想回到中国,但被拒绝。后来她辗转到了台湾,帮助在台湾的孤儿们。1970年1月,这位伟大、传奇的女性逝世。她死的时候,要求把自己埋葬在中国,在当时的条件,只能埋葬在台湾,按照她的遗嘱,下葬时头颅朝向中国大陆,以示她永远怀念着中国。然而,由于政治原因和信息封锁,这段历史在中国却鲜为人知,不要说别处,就算现在你到山西阳城,也未必有人知道八福客栈在哪里,以及那个年代在那儿发生的故事。 艾伟德在山西阳城所开设的客栈原名是「八福客栈」,结果电影上映后她才辗转知道,本来的「八福客栈」,不知如何变成了「六福客栈」。片商不但把原著改成面目全非的爱情故事,为了美人配英雄,剧中还虚构一个中德混血的国军军官,与艾伟德热吻;事实上艾伟德终其一生,都没有和任何男人接过吻。这使艾伟德既羞惭又厌恶,虽然她因这部电影而被声名大噪,但她从不愿提起「六福客栈」这部电影。 「八福客栈」这个名字的 八福」来自《圣经》里耶稣的「登山宝训」,原文是: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在聚会开始前,照例我们将为各位参加的朋友们准备精美的晚餐。欢迎各位朋友们参加,也欢迎大家邀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和我们相聚。如果您需要了解本次学者座谈会的详情或需要交通等其它帮助,请不要犹豫和我们联系:赵佩松, 0422 345 233,丁荣刚0408 808 641。 本次学者座谈会的内容时间及地点如下: 晚餐:6:00pm 25/05/13 (Saturday) 分享题目:《六福客栈》的原型-“小妇人”艾伟德。 分享时间:7:00-9:00pm 25/05/13 地点:Chinese Christain Church of Brisbane 83 Ryans Road, St Lucia
中国学生学者座谈会【2013年05月25日】 Read More »
黃金海岸華人基督教會主辦: 小敏詩歌見證佈會(黃金海岸)2013 時間:2013年5月28日晚上7:30pm 地點:黃金海岸華人基督教會 3 Byth St (off Allied Drive), Arundel Q4214 語言:普通話 費用:免費 自由奉獻
與主同活 六年前曾經從墨爾本到Toowoomba及懷恩堂作見證的Kim姐妹,約一年多前她左眼角邊長了腫瘤,經開刀化驗結果是良性的,但醫生很謹慎的在手術後也進行電療。當時複查結果很好。誰知今年初她覺得全身骨頭痛,越來越嚴重。照CT Scan發現癌細胞已侵蝕全身內臟及脊椎骨了。醫生說無法治療,估計只有幾個月的存活。 當我聽到這消息時,心裡非常難過,有點無法接受,只能跪下來為她禱告。當我在憂傷中禱告時,突然意識到:『為什么我的禱告像是一個沒有盼望的禱告?我們的神不是給我們永生盼望的神嗎?』。 我繼續禱告,不知不覺中,竟轉為懷著感恩的心讚美賜我們永生的上帝,整個心境就完全反轉,由憂傷變為盼望。我們的盼望不只在今生,卻是永永遠遠的,這盼望基於耶穌基督犧牲的愛和復活的大能。 禱告幾天後,打電話給Kim丈夫潘弟兄,他說他要弟兄姐妹為Kim禱告時,不要只求醫治,也要求主的旨意成全。他說他的兩位親戚,因為看到Kim對生死的態度很淡定,已決定信耶穌了。我定了當天來回的機票回去Melbourne探望Kim,她在病痛死亡的威脅下仍然喜樂平安,不像個癌末病人。Kim與大家分享她的心情: 心靈在微笑裡 喜樂在捨棄裡 新生在痛苦裡 我們都在基督裡 Kim姐妹4月30日安息主懷,當晚潘弟兄打電話告訴我:『Kim說是神呼召她躺在床上為祂作見證』。他哭著說:感謝神,Kim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們禱告吧!” 帖前5:8-11『但我們既然屬乎白晝,就應當謹守,把信和愛當作護心鏡遮胸,把得救的盼望當作頭盔戴上。因為我們的神不是豫定我們受刑,乃是豫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他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著、睡著,都與祂同活。所以你們應該彼此勸慰,互相建立,正如你們素常所行的。』 主內 謝吳月雪 師母 後記:宇宙光雜誌發行的『光譜月刊』2月號新書分享版中 簡介“ 走進希望的門”一書。該書敘述美國赫斯牧師得了急性骨髓白血病,是一種急劇惡化的癌癥。在醫院獨處的時候,赫牧師才體悟到,平日裡讀經並且牢記經文有多么重要,因為當你無力打開聖經也無法啟動收音機時,唯有在心中大聲朗誦經文。沒有什么比神的話語更能帶給我們屬天的信心。面臨死亡,赫牧師全然渴望主的同在,『千言萬語還不如主耶穌一個同在的安慰』。赫牧師終於在靈裡深刻了解到這一點。神的話每一句都是信實的,當我們牢牢抓住,我們才能超越眼前的一切絕境,看見神為我們指向的真理。
孩子,你在哪裡? 【路加福音2:41-52】 PPT文檔下載 Google文檔在線閱讀 聖詩讚美在線播放 我敬拜你全能神, 荣耀归于真神 何等奇妙的救主, 主在十架 主日講道在線播放 注:謝牧師在PPT的Notes裡面有一些講道信息的詳細分享,請大家參考。
主日講道: 孩子,你在哪裡?(謝榮昌牧師)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