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song

心裡的聲音(王彬璇姐妹)

心裡的聲音 幾週前,父母來澳洲探望我。第一次,一家人在澳洲團團圓圓過了個大年。 除了要提前安排好全家每日的生活,更多時候我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但是,真正的喜悅,是我們全家一起去教會。第一次帶爸媽去教會那天,心裡有一個聲音不斷重複著:「我們全家終於一起來教會了。」為了這一天,我期待了很久,它帶來的喜悅遠比玩樂更讓我開心。使徒行傳16:31「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幾年前,因為我信主,媽媽開始關注基督教的信息。然而由於住的偏僻,交通不便,媽媽一直沒有機會去教會。感謝神,讓她在去年遇到了能夠講解聖經的同事,每週開始了固定的聚會,唱歌查經。電話裡的媽媽分享她學習聖經的心得,開始講一些屬靈的話。雖然還沒有洗禮,但是她從神得到了很大的平安。甚至在我低谷的時候,用神的話鼓勵我,讓我驚訝不已。媽媽的這一變化也鼓勵著我去進一步學習聖經,和媽媽交流神的信息。也感謝主,讓我有一個允許我們母女自由選擇信仰的爸爸。雖然神還沒有完全進入他的心中,但是媽媽和我的變化和對話,他都知道。現在我和媽媽不僅為彼此的需要禱告,也在為爸爸能夠早日信主而禱告。 这次妈妈也经历了一次很奇妙的事。她刚抵達B risbane我住的地方,就聽到烏鴉的叫聲,叫個不停。她很擔心是不吉祥的徵兆,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事要發生了?她才搭長途夜機來澳洲,機上沒睡好覺,來到澳洲也被烏鴉叫聲弄得心煩意亂,睡不著覺,折騰得很辛苦。剛好懷恩堂有春節福音晚會,爸媽都來參加了。福音晚會謝牧師講道時提到天父如何照顧烏鴉,天父更珍惜人。牧師提到烏鴉的夫妻家庭和群體如何守望相助並且以恩情相待,請大家從2014年起,看到烏鴉不要再看成不吉利的象徵,媽媽聽了就心裡平安了。後來媽媽還特別問謝牧師,是否因為我先跟牧師講她擔心烏鴉叫聲這件事?牧師說:「沒有,講道的經文就有提到烏鴉的,我也沒和任何人商討我要講什麼。不過上帝知道你的心,上帝使用講道的信息對你說話。」 每次在教會看到信主的一家人,我都不禁從心裡感嘆,多麼有福!為著我們家的這一天,媽媽和我會繼續禱告。約書亞24:15 「我和我家必定侍奉耶和華。」 主内 王彬璇姐妹

心裡的聲音(王彬璇姐妹) Read More »

中国学生学者座谈會(22/2/14)

各位弟兄姐妹朋友们: 大家好!本周六(22/2/14) 晚6:00 我们将继续每月一次的中国学生学者座谈会。在本次的座谈会中我们特别播放冯秉诚牧师的一段录像,题目是“普世罪人”。 罪的问题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题目,不象讲“爱”、讲“恩慈”那样悦人耳目,但是耶稣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将世人从罪恶里拯救出来 。读过《圣经》的人都能感到神责备人的罪恶的严厉。“诗篇”的作者写道:“耶和华从天上垂看世 人,要看有明白的没有,有寻求神的没有。他们都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污秽;并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诗14:2-3)。“合神心意的人”、以色列的伟大君王大卫坦陈道:“我是在罪孽里生的,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就有了罪”(诗51:5)。但正如圣经所说:“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如果对人的罪行没有认识,对耶稣在十架为世人罪恶而受死的大爱也就难有什么感受了,更怎么谈得上悔改信主呢? 冯秉诚牧师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7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82年赴美,1987年获密西根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俄亥俄大学和西方储备大学工作。 1993年后,在威斯康星医学院从事基础医学研究工作。曾长期崇尚无神论和个人奋斗,虽然有九年之久他一直抵挡神,但在神的大爱的感召下,最终接受耶稣为救主。 1992年复活节受洗,1997年蒙召专职传道。蒙神引领,于1999年秋季,进入美国海外神学院学习,后在美国加州获神学学位,并按立为牧师。   冯 牧师信主前从事多年科研工作,对知识分子和理性主义者在信仰历程中的迷惑和挣扎非常了解,善于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探讨基督教的基本信仰,我和其他 一些弟兄姐妹都曾因观看冯牧师的讲座光盘受益匪浅。 有兴趣的朋友可上网观看冯牧师的所有讲座录像:   http://www.chinasoul.org/index.php?option=com_virtuemart&page=shop.browse_cg&category_id=6&Itemid=59&lang=zh-cn   或读他的书 游子吟 :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youziyin/htm/index.htm   在讲座开始前,照例我们将为各位参加的朋友们准备精美的晚餐。欢迎各位朋友们参加,也欢迎大家邀请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和我们相聚。如果您需要了解本次学者座谈会的详情或需要交通和其它帮助,请和我们联系:赵佩松, 0422 345 233,丁荣刚 0408 808 641.   本次学者座谈会的内容时间及地点如下: 晚餐:6:00pm 22/2/2014 (Saturday) 分享题目:普世罪人 分享时间:7:00pm 22/2/2014 地点:Chinese Christain Church of Brisbane 83 Ryans road, St Lucia   荣刚

中国学生学者座谈會(22/2/14) Read More »

等待的祝福(邵一轶 弟兄)

等待的祝福 “主啊,请给我一条明路,如果这是你所希望的,我也愿意承受。”飞机缓缓地起飞。 离开澳洲的那一刹,留在我心中的却不再是焦急,而是平静。 我们每天都经历着这样或那样的等待, 在超市等待结算,在马路上等待通行,在医院等待挂号, 在家门口等待 Domino 的 pizza。甚至你等待的是更重要的一个签证,一份录取通知书,一份工作, 一个人……。 对于这个早已腐朽和浮躁的世界,等待是让人如此烦躁与痛苦。 去年 4 月,我终于满足了申请技能永久签证的所有条件。但当我信心满满的递交签证申请,并憧憬未来时,没有想到换来的却 是 5 个多月的漫长等待, 而得到结果的却是拒签。 移民局片面的认为我的技能认证时间晚于申请签证之时,拒签的决定对我而言犹如晴空霹雳。我不得不做出支付高昂申诉费,并向法庭复议的决定。 那晚我向谢牧师抱怨生命的不公,牧师和师母同我促膝长谈并为我祷告,鼓励我凡事祷告,不可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牧师说万事万物都有定时,神不误时,神的时候最美好。 考验一再来临,有如“屋漏偏逢连夜雨”,学期末的超额工作压力和考试早已使我身心疲惫,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又收到父亲发来的消息让我速回,原来母亲脚腕再次骨折,这也已经是一年中的第二次。心急如焚我连夜买好了回国机票。可由于走的太急,复议中的签证也在此时失效。偏偏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澳洲的屋主突然决定卖房 ,我收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搬出的通知,我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那么多事…… “在 指 望 中 要 喜 乐 , 在 患 难 中 要 忍 耐 , 祷 告 要 恒 切 。”圣经的羅 馬 書 12:12 这样写道。 向法院申诉是个复杂的过程,我没有灰心放弃,我不停的祷告,熬着夜灯自己准备好了所有申诉材料和证据。并在回国的同一时间,再次办理了 offshore 永久签证的申请。 Offshore 申请,又名“离境申请”, 一般而言,这意味着比境内申请更长的等待时间。可以是 6

等待的祝福(邵一轶 弟兄) Read More »

Scroll to Top

陈佳徳(牧师)

1975年生,1991年受洗。学生时期开始参与教会青年团契、主日学、及学园传道会的服事,曾到过西马、印尼、泰国、台湾、及创启地区参与短宣。大学毕业后从事项目工程师工作,也有一年在创启地区生活和参与宣教的经验。
2004年到布里斯本昆士兰大学深造,毕业后从事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是名注册的信息系统审计师。2014年神学学士毕业后卸下昆州审计署正高级审计师工作,开始于怀恩堂部分时间传道服事,并继续修读文学(神学)硕士。
佳德是名受训的灵修指导导师,他最大的满足莫过于邀请大家放慢脚步,调整生活步伐,多停顿,多聆听内心那微小的声音,因为那是主对我们说话的声音。这也是他牧会的异象,不是要建立人数多的教会,而是专注在邀请每一位来到主面前,在生活中去安静聆听、等候、体验和经历主的同在。
在教会服事以外,佳德最爱与家人一起。除了在家里泡咖啡和看橄榄球赛,他也喜欢重温八、九十年代的中文流行歌曲。每个月他会拿出一点时间当Meals on Wheels的义工,与社群建立关系。佳德是澳洲联邦政府的注册证婚人、也是昆州华人教会联会的同工。
佳德知道他是软弱有限的人,在有意无意中常常得罪神得罪人,他时常以诗篇119:176勉励自己,这也是他最常向神发出的呼求。
MA(Th) & BTh (布里斯班神学院)
MComm (昆士兰大学,商学院)
BEng (南洋理工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